李劲松
韶关市城规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512000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日益凸显重要。市政道路的质量直接取决于路基设计,良好的市政道路基础是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条件。故而,必须提高对市政道路路基设计重要性的认识,严格控制其设计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市政道路路基设计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以供借鉴。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设计;质量控制
1、市政道路路基设计存在的问题
1.1道路边坡设计问题
边坡可对市政道路中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减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道路交通的危害。但,强降雨天气会对边坡的防护性能产生影响,特别是长时间的持续降雨会造成道路地面出现水涝,排涝过程水流的侵蚀作用会危害道路边坡,特别是影响边坡的坡面和坡脚。水流的冲击作用会使路基面部出现冲击沟,进而导致路基整体遭到破坏,引发路面出现裂缝、甚至坑洼、塌陷,影响道路通行。 [1]所以,路基的边坡设计首要考虑坡面和坡脚的实用性、安全性设计。
1.2填挖交界处问题
公路路基设计必须要综合考虑工程材料质量、地基牢固程度、路基稳定性等系列影响道路质量的问题。一旦考虑不周,极易因设计不合理引发路基的填挖交界处不同程度出现沉降事故,造成路面塌方。及时是小范围的塌方,也会导致路面不断开裂,造成公路路面的破损范围日益增大,最终削弱公路最的交通运输能力。[2]故而,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必须加强路基填挖交界处的稳定性设计,确保交接处牢固紧密。
1.3路基排水设计问题
路面积水和地下水同样会对干扰路基设计,二者均会对路基和路面产生一定侵蚀作用。因此,路基设计不容忽略对公路路基的排水能力的设计,设计人员要根据道路建设地区的水文地理条件灵活设计切合实际的排水系统,要提升雨水天气及汛期道路排水的畅通性,避免因排水不畅出现道路水涝而影响道路交通。[3]在市政道路的设计中,排水设计是设计内容的重中之重,要最大限度减低水流对道路的路基的侵蚀,改善道路路基的质量。
2、市政道路路基设计的对策
2.1道路路基边坡设计
道路路基边坡设计必须要考虑到道路的现场施工情况、土壤情况和地质情况、施工材料等因素,并据此进行针对性设计,确保在边坡设计符合国家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地基的稳定性、边坡的安全性及坚固得到最优化保证。此外,在建设环节,还应根据现场强开灵活设计或变更施工方案,并作好设计核准及校对工作,确保路基设计、施工符合安全性能要求。与此同时,路基材料、路面压实和路基高度也会影响路基边坡质量。[4]因此,务必要对这几方面进行优化。一是路基的材料应该选择黏土性的材料,使其能够抵御水灾害的影响,使路基更加稳定。二是路基的边坡设计还要考虑路面的压实度,如果路面具有较高的压实性,那么路基的密度就会更大,从而保障路基边坡的稳定性,使得道路的路基更加坚实,延长道路的使用时间。另外,设计时需要合理控制路基的高度设计,过高的路基更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使得边坡遭到破坏,在路基设计中要全面考虑路基的高度。
2.2做好填挖交界处设计工作
路基的设计工作涉及填挖交界处的设计施工,开挖土质交接处时,需要采用防渗性较好的原材料进行施工,另外在填挖交界处要做好工程的路栅设计,当开挖地区为岩土层时,路基的填筑应该采用填充石料的形式,对于道路地下渗水沟的设计,要根据当地道路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比如在开挖道路时,需要注意如果设计纵横向交错的排水沟,会影响地下渗水沟的渗水性,会使地下渗水沟的设计更加合理。
2.3路面路基排水设计
路面路基的排水问题是影响路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排水性是道路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一些道路的病害都是因为水的侵蚀作用影响的,路基排水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路基的使用,所以在路基设计时,要对路基排水性的设计方案进行全面考虑,要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对传统的排水技术进行革新,路面路基的排水设计包括排水沟设计、蒸发池设计、截水沟设计等内容,而在路基以下的区域,包括渗井的设计、渗水沟的设计、暗沟的设计等,这些设计通常位于填挖交界处,通过渗水的方式汇集到一起,再通过最近的排水设施排出路基外,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道路系统的情况各有不同,因此没有任何一个万能的排水设计系统,需要人员在做设计工作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符合当地实情的排水系统方案,从而帮助道路做好排水工作。
2.4路基的防护与支护设计
在通常情况下,路基的边坡和防护措施做正常防护系统,如果是征地比较紧张的情况,就会使得路基或是出现不良地质路段,对于这些路段的防护,都应该做好挡护加固工作。首先是做好路基防护设计工作,合理选择边坡材料,坡度以及坡面的防护措施,对于边坡的防护措施包括:在边坡上种植一些植物,防止滑坡、泥石流的侵害;采用混凝土喷护技术对边坡进行防护,利用浆砌石对边坡墙进行防护;其次是采用支挡加固技术,全面考虑当地的地形条件、地质状况、安全性和稳定性等,选择适当的支挡加固方法,支挡加固技术包括挡墙技术、锚喷支护技术以及上钉支护技术等,值得注意的是,要做好边坡路段的支挡设计工作,在路基施工中注意一些边坡路段的设计,对于一些强风区的路段和一些岩石路段,可以采用设立防护墙的形式进行设计,在防护墙上种植一些爬山虎等植物,这样可以起到防风的作用。另外,在防护工作中,要采用碎落台进行设计,可以使用一定量的填充材料,种植防风固沙的植被,为之后的城市绿化工作打下基础。
2.5软土地基设计工作
对于一些软土地基的道路设计,人员要清楚它与普通的岩石地质有所区别,软土地质在道路各层间具有较大的物理影响作用,不能抵御一定重力,压缩性程度较高,土质之间具有一定缝隙,淤泥含量较大,因此软土地基不能作为市政道路中的支撑力层和稳定层,需要人员在设计时另外选择设计方案,使其具有较大的支撑力,保证市政道路的质量。进行软土地基路段的设计过程中,要做好全面勘察工作,保证勘察工作的项目完整,获取的勘查数据精确,经过对比勘查数据和勘查结果,对勘查数据资料进行详细整理,根据设计情况和工程施工目标完成施工设计工作,比如人员可以采用原位测试方法对土壤进行调查,在勘查工作中要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土壤作为勘察样本,从而保证取样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另外,地基设计方案要根据土质条件选择,如果是黏性土质,则要采用压实法,黏土一旦受到搅拌就会影响其强度,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减小对地基的影响;如果是砂性土质,则需要采用振捣方法。软土层的厚度和高度同样影响软土地基的结构,而道路的等级设定也影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选择。道路的等级设定越高,那么道路平整度的设计要求也就越高,道路的设计难度就越大,需要人员制定更加有效的地基设计方案和采取更加强有力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3.结束语
一言一概之,市政道路路基设计对市政道路的建设、安全通行至关重要,在设计道路路基前,相关人员必须到施工现场进行探勘、调研,全面掌握道路相关地理地质情况,综合考虑、把控可能影响市政道路路基的因素,并降低其不利影响,确保市政道路建设质量和通行安全。
参考文献:
[1]姚勇.某高速公路高边坡特征及优化设计模式[J].中外公路,2014(5):89-92
[2]徐磊.市政道路路基设计质量控制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6):56-58
[3]马新宇.探究市政道路路基设计质量控制对策[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2):142-144
[4] 闫景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路基压实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2):1327.
[5]徐臣晨,庄园.浅谈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管理[J].科学中国人,2015(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