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菁
45262219910830****
摘要:近年来,由于建筑给排水工程做的不到位而引起的积水事故频频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都带来了很大的危险。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关键,有助于将建筑的使用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及时更新建筑给排水技术,才能够确保单体建筑工程在投入使用后能够更好地实现给排水功能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优化;发展
1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流程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要根据要求合理开展,基于规范要求有序施工,其主要工序流程如下:(1)准备工作。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状况做好施工准备,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之前,要熟悉了解施工图纸,了解管道安装是否合理,分析在管道安装过程中是否出现偏差等问题,如要积极与施工设计人员沟通,探究合理的施工方案,要确定分析预留孔洞大小、精准定位管道位置。(2)预制加工。给排水管道施工中预制加工主要就是对管材进行预制加工。对铸铁管道预制加工过程中要做好防腐处理,进行 UPVC 管道预制加工中,要根据规范要求做好安装实验分析,在合格之后及时清除水分与灰尘,保障其干净清洁。(3)干管安装。干管安装要根据规范要求明确具体的位置,在预制加工管道区段条件允许的时候进行安装,完善安装之后要做好接口的封闭管理,在完成工序之后要做好坡度控制,保障预留位置精准性,保障其符合设计要求。(4)立管安装。根据实际状况构建安装平台,做好准备工作,根据规范要求进行立管安装。将预制加工处理好的立管在现场中进行伸缩节安装,固定,清除杂物,有序安装。(5)支管安装。检查预留位置,清理施工现场,根据实际状况构建操作平台,做好准备工作,根据编号在现场中进行安装。(6)试水试验。观察管道安装质量,通过灌水、满水排泄以及通球实验的方式进行处理。在给排水系统中通过灌水实验检查隐蔽工程,了解是否存在漏水等问题。卫生器具管道在安装完毕之后要通过满水排泄实验进行质量检查,合格之后方可应用。
2建筑给排水施工现状
2.1给排水施工项目的质量不达标
首先,就是给排水建设管道材质方面的因素。当给排水施工建设团队需要应用的建设管道,出现砂眼等相关质量不合格,而这些不合格的材料又被应用到施工建设中,必然会使施工项目的质量大幅度降低,并提高了施工建设中的不安全因素。其次,当施工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时,会导致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出现渗漏,直接影响到施工建设项目的质量。最后,则是施工团队的相关因素,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技术水平不够,致使建筑物给排水系统出现渗漏的问题。
2.2给排水施工程序不够规范
给排水管道建设施工同建筑行业中的其他施工项目一样,均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就意味着给排水施工建设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建设制度进行施工,遵照科学的施工程度进行建设,以免施工中由于随意性以及盲目性,导致给排水项目的安全、质量方面出现问题。比如,给排水系统中止回阀的错误安装,部分设计人员由于专业素质不过关,在设计止回阀的安装位置时不够科学、合理,甚至有的设计人员在图纸中颠倒了止回阀的流向,从而导致建设人员安装错误的止回阀,最终影响了给排水的施工质量以及安全。
3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优化及发展策略
3.1完善施工前的技术准备
施工前的技术准备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技术交底,包括与设计单位进行充分的技术交底和必要的技术澄清,了解设计意图和工程功能;同时,做好与施工队伍的交底。两种交底要有所侧重,交底过程要有记录,全体参加人员须签字备查。二是制定目标,包括工程质量控制目标、改进措施和控制手段,同时明确验收标准,目标应公示并能够具体、可控。三是根据工程需要制定特殊施工措施,既要体现新技术的应用,又要明确工艺水平的控制方法。
四是现场踏勘和测量,由于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是一项施工周期较长、过程复杂的工作,因此,在施工前要对工程的整体情况进行系统的规划,包括方案的制定和现场的踏勘,确保所有方案的制定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并能及时根据施工现场布置调整施工计划和完善施工措施,现场踏勘和测量后,根据需要应及时做好相应的标记,便于交叉施工时进行识别。
3.2给排水工程管道合理安排
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优化发展的主要对策之二就是管道合理安排,具体操作为,对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环境,施工条件,以及气候规律,温度变化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调查,结合工程的要求,确定合适的管道属性,进而确定管道的型号,管道的材料,在进行市场调查,确定最为合适的管道,这能够保证管道的应用相对长久性。同时在管道衔接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按照设计标准,进行规范性的施工操作,保证管道衔接的紧密性,同时要注意必须涂密封胶,保证管道接口的密封性,密封胶在使用前要进行检测,保证质量合格性。并且在一阶段管道施工完整之后,需要进行测试,进行检查,保证密封性,保证畅通性,一旦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确定产生原因,及时调整解决。
3.3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工作
在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落实好管理工作。施工人员在开始正式的施工前,应该仔细阅读施工图纸,充分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及管道的质量重中之重,如果材料不合格、管道是劣质产品,必定会影响整体的给排水工程质量。因此,施工单位要做好材料采购工作,并建立健全的材料验收制度,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不可以进入施工现场,要杜绝采购员以假充真的现象,一旦发现必须严肃处理,以此起到警戒的作用。另外,土建主体结构的施工也尤为重要,要确认好排水系统及给水系统的地下结构,检查其是否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及套管的质量。在进行底层室内地面灌浇混凝土前,要再次检查给排水管道的垂直度,并做好给出管通水试验及排水管排水试验,检查是否漏水。最后,再将预留管封堵好,并配合土建部门进行回填土及堵孔洞工作。
3.4制定给排水设备调试试运行方案
设备调试及试运行方案的制定是调试及试运行的操作指南,是检测系统性能最为关键一部分内容,只有明确了方案,才不至于在运行当中出现误操作,发生质量,安全等施工事故。同时,制定此类方案有助于近一步早期发现应用过程中问题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将一系列影响因素考虑到位,进而显著检验与提升安装成果。总的来说,此阶段质量验收的保证措施,也是发现后期运行工作不足之处积极做出弥补的重要阶段,需要充分明确此类阶段施工关键节点所在,进而合理规划、综合提升。
3.5提升给排水施工人员自身综合素质
对于施工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不够高的问题,施工企业也要积极的解决。除了严格选拔标准之外,企业还要对选拔出来的专业人员与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来提升施工人员的自身道德素养,与技术水平。另外施工企业还要让施工人员提前对城市的环境进行熟悉。对施工环境充分的了解,能让施工人员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另外提前进行环境预估能很好的预防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结束语
当前市场竞争局势愈演愈烈,建筑企业要想获得较高的竞争优势,必须提高对给排水工程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建筑功能。其中,要想使给排水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应加强施工方案的合理制订,并加大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力度,确保各个流程操作与规范化要求相符。
参考文献:
[1]庞世维.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3):44-45.
[2]田亚川.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33):71+73.
[3]熊文涛.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实践应用[J].门窗,2019(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