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3期   作者:周燕肖
[导读] 精细化管理是随着建筑工程竞争市场不断发展所衍生的重要产物
        周燕肖
        45262219880205****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随着建筑工程竞争市场不断发展所衍生的重要产物,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建筑企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准,也代表了建筑工程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所以,企业应将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应用放在企业运行的重中之重的地位,进而更加有效的通过精益求精管理办法的拓展,加强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优化。目前来看,,要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在整体上有效落实精细化管理,促进建筑工程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工程管理
        1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建筑行业在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包括施工质量问题、施工安全问题等。上述问题的出现都指向建筑工程管理成效低下。因此,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就必须提高对管理活动的重视程度,要从现代化的管理视角出发,对管理细节进行全面调控。随着建筑工程管理活动的不断实践,越来越多的管理理念开始出现,管理人员应积极对精细化理念进行应用,以帮助改善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在精细化理念的指引下,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会开展更加科学、全面的管理活动。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从各种细节入手全面分析施工方案,由此会及时发现施工方案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最终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具体优化。与此同时,在执行精细化管理理念时,管理人员还会对建筑工程中的责任进行细分,由此可以显著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从而使施工质量以及管理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针对建筑工程企业而言,通过精细化的管理,还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能够实现对原材料、设备等的合理配置,从而显著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
        2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员缺乏精细化管理意识
        我国的现代建筑工程虽然已经实行精细化管理,但建筑企业对于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力度仍不够大,管理人员缺乏精细化管理的意识,疲于宣传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或者是宣传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却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员工便按照之前的工作方式去做,并未做出改变,精细化管理只有理论支持却没有实际行动。
        2.2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效率偏低
        项目施工中,部分施工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缩减项目施工成本投入,应用一些劣质施工材料取代质量较好的施工材料,这些施工材料通常都不达标,会给项目施工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同时项目没有达到相应要求,也会影响企业的信誉度,从而阻滞企业的良好发展。所以,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对施工管理问题加以重视,做好质量监管工作,在保证经济收益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工程项目施工中,各道工序应该采用差异化的管理方式,然而在具体工程项目管理中,有关工作人员只是采取单调的管理方式实行工程项目管理。
        2.3材料监管不到位
        选择高质量的建筑材料,是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内容,选择时不但要充分考虑到其性能是否过关,还要选择质量过硬,使用寿命较长的材料,不可只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注重消费者的利益,选择价格低廉,质量较差的材料。建筑手段不断地在进步,建筑物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水平,这就需要建筑单位动用大量的建筑机械。由于现在的大部分企业都是私人企业,由个体承包的,所以这些大型机械建筑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都是掌上明珠,在进行建筑时,这些大型建筑机械都是必不可少的,都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企业和建筑单位应该更加注重对这些大型建筑机械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但这些都是远远不够的,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构建完善的精细管理机制
        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需要建筑施工人员保持自觉,同时也需要通过强制性的措施,约束建筑施工人员的行为。目的在于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规定的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进行建筑施工,避免出现违规操作的行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提升工程质量。为了实现精细化管理,需要建筑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精细化管理机制,通过制度的方式,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进行细化,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可以明确地认识到自身的职责,责任落实到个人,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让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开展工作,提升管理质量。
        3.2施工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需要有良好的质量,才能避免重复施工的情况,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为了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采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首先,建立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构建完善的质量验收标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和用户的需要。其次,建立跟踪机制。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建筑工程各项工作、工序的密切跟踪,包括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各项工序的施工情况,是否存在工程变更,是否存在质量不达标,是否存在施工与图纸不符等问题。监督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成本等内容,利用精细化管理,将各项工作要求细化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身上,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3.3安全精细化管理
        在施工期间采取合理管理措施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确保施工期间不发生任何事故。因此,我们必须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这种管理,并对施工人员的健康状况保持警惕。在时间和地点等方面,工程必须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建立一个安全的建筑系统,使所有工作人员都能认识到安全的建筑工程的重要性,并通过业务标准和相应的制度适当控制其行为。应提前制定合理的建筑方案,应划定项目的不同地区,所使用的材料应妥善储存。在维护工地完整性的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披露不同材料的使用情况。每个工程师都必须戴安全头盔,以避免因疏忽造成的事故和人员伤亡。
        3.4优化进度
        工程进度的控制是体现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筑企业要加强对施工进度的有效规划。这就要求施工主体要严格按照事先的施工方案来执行操作,不得随意进行调整与更改。除此之外,施工主体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要避免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主观性的失误,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排查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与风险,以此来推进各项施工环节的有序进行,避免在后续造成工期的延误和推迟。同时,施工现场的机械操作人员也应当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特别是在高空作业的过程中,要尤其注重防范坠物,坠落,塌陷等等现象的产生。并且,施工现场也应当设立必要的警示标语和警示区,要尽量避免闲杂人员入场,同时也要重视加强对材料的投入使用,要保证其储存安全和供给充足。另外,相关主体也应当从经济利益出发,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寻找降低成本的措施和方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现代化的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精细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更好的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其管理体系的完善也具有直观的影响。因此,企业要逐步通过经济社会转型,实施精细化施工管理模式,实施全面、系统性监督管理考核机制,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可以顺利实施,保障建筑施工项目整体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从而促进建筑施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邱瑾,崔胜利.建筑工程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3):138-139.
        [2]金宇川.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7):80-81.
        [3]毕志皎.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路径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13):129-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