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珮如
中煤光华地质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邯郸 056000
摘 要:当前,工程管理工作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对项目施工的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站在工程管理角度来说,即使它发展的规模比较迅速,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依旧面临很多问题。与此同时,我国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管理者需要对这项工作进行完善和改进。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创新进行研究和分析,其次又推广了绿色施工管理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工程建筑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绿色施工管理办法
如今社会进程的加快,很多项目工程管理工作都是人们比较重视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建筑单位都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尝试。对工程管理工作的完善和革新可以促进建筑单位的发展,同时合理运用绿色施工管理方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项目施工的有序开展,能够提高施工工程的质量。所以,有关人员需要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创新和绿色施工加以重视,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一、建筑工程工作创新以及绿色施工的作用
现如今,由于建筑单位种类越来越多,大部分的建筑单位如今都处在重压之下,如果建筑单位想要在行业中拥有一席之地,那么就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从而全面推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实现经营创新是建筑单位发展的关键性手段,能够使行业管理更加标准化,从而可以实现建筑单位合理有效的发展。另一方面,当前为了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要求。建筑单位需要对工程管理进行优化和更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绿色经营管理方法,从而实现管理的变更,并且要对建筑工程加以研究,优化经营的每个方面。所以,需要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进行革新,才能提升建筑单位的施工品质[1]。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人们对资源的大幅度开发,使生态平衡遭到一定的破坏,但是,节能减排,绿色施工这个理念被提出来之后,在这样的条件下,政府对这项工作越来越重视,很多项目的施工都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推行绿色施工的理念,从根本上缓解环境污染这一问题[2]。
二、绿色施工的管理手段
(一)运用环保材料,使能源消耗降到最低
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管理者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实现经济与生态平衡的共同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建筑工程有机结合。需要实现绿色施工这个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环保节能的材料,并且用于工程建设的设施也需要满足环保的要求。除此之外,对传统的设备和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做到节能减排,减少能源的消耗[3]。
(二)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
需要运用绿色建筑管理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工原料的排放,尽可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同时也需要管理者充分了解绿色开发技术。在能源开发时降低对附近生态环境的污染,对水资源污染予以重视。除此之外,还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降低对施工现场附近环境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完全封闭;在材料运输中对路面洒水以及对周围已经破坏的环境和植被进行复原。这种手段可以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施工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还要全面考虑影响环境的其他因素。第一,降低建筑工程建设中机械的噪音排放,以免影响住户的正常生活和健康。第二,降低运输过程和施工现场的粉尘污染程度,防止因为周围环境的污染,从而威胁人们的健康。第三,严格控制化学废物以及有害物质的排放。第四,需要重视化学原料和易爆物质的管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第五,严格管理污水的排放,防止污染环境。第六,需要管理施工日常的损耗,比如水资源等,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4]。
(三)材料的回收
对原料进行回收和二次利用、加工,能够实现节约建筑工程的成本,减少资源损耗,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施工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很多设施会经常发生故障和破损,施工结束后还会剩余很大部分的原料。管理者需要回收已经出现故障设备,把其中可以二次利用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对资源充分利用。把多余的原料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资源。与此同时,可以把污染物质加以回收,例如可以回收利用粉尘,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并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5]。
(四)管理污染排放的问题
首先,需要严格管理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需要政府发挥其管理职能,对每个施工现场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查,严格监管污染排放的问题。同时还需要积极宣导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理念,鼓励建筑企业能够控制污染气体的排放。我国虽然具有丰富的资源,但是也需要降低资源的损耗程度。建立健全系统的节能条例,尽量选择使用一些低耗能的设备,推行绿色环保施工。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中,需要使用环保原料,并且管理者要充分了解绿色开发技术,做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
(一)管理方式的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其中涵盖了很多信息的存储,同时每个流程都环环相扣,因此,要对管理方式进行革新,首先要推广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资源的合理共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的质量。其次,构建员工信息体系,搜集有关人员的信息,把人员的绩效制度和考核信息等方面建立信息化档案。运用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对员工的信息化管理。与此同时,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模式,对工程进度和人员管理以及工程的规划等进行全面的研究,能够全面了解工程进度以及员工的跟踪情况,能够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发生的意外情况,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从而可以从根本上调动员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二)对管理制度的创新
如果要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合理有效开展,那么就必须对有关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实现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和系统化,需要对现有管理体系进行革新和优化,同时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并且有关人员需要对管理工作明确划分,实现岗位职责的权责分明,杜绝一些不合规定的操作,例如,不按照标准规定减少原料成本,以及很多原料不符合规定、质量不达标等。并且管理者需要重视预算工作,按照规定的预算成果,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管控。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使员工在工作中可以拿出认真负责的态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员工在值班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系统的问题,同时及时处理,还需要按照设备的使用情况,合理安排设备维护的规划,在一段时间内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通常是半个月维护一次,如果发现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需要第一时间检查、修理,对老化的设备进行日常的保养,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从而有效的降低施工单位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总结语:
总的来说,建筑行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工程管理工作也作为建筑单位日后发展的重点内容,但是之前的工程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方式和制度进行创新和优化,建筑单位的管理者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加以改善,使用科学施工的管理方法,尽可能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平衡,同时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这样也能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治江. 高周转理念下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强化措施研究[J]. 砖瓦,2021(1):106-107.
[2]何建伟. 市政建筑工程质量与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研究[J]. 建材发展导向(下),2021,19(1):374-375.
[3]刘国栋,马美.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 写真地理,2021(2):135.
[4那俊杰.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进度管理以及控制措施[J]. 建材与装饰,2021,17(2):173-174.
[5]张颖.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研究[J]. 消费导刊,20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