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民 尹相美 常文娟
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东营分中心 山东省东营市 257300
摘要: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关文件与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储存,并加以系统地管理利用,但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参建单位较多,所产生的文件材料内容浩繁,实际操作起来较为烦琐。尤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水利工程档案管理需要处理的数据信息逐步增多,如何对庞大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成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
1水利工程档案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1.1水利工程档案的主要类型
水利工程档案主要包括项目前期、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管理、竣工验收等阶段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项目前期档案包括项目核准、项目评估、项目选址、建设用地、招投标以及合同等文件。项目设计档案包括设计基础(地质勘测、地形测量)、初步设计、施工设计、设计变更等文件。项目实施档案主要包括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备制造单位、质量检测单位所形成的各种原始资料。项目管理档案包括资金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监督管理、物资管理、环保管理等文件。竣工验收文件包括竣工交接文件、竣工验收文件、工程总结文件、工程决算与审计文件、竣工图等。
1.2水利工程档案的特点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所有档案都需要进行归档,包括项目立项、项目审核、项目工程招投标、项目现场勘查以及项目实施、竣工验收等档案资料。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档案都具有记录性、真实性、系统性和不可再生性。水利工程档案包括多个单项工程、多个领域、多种管理活动等多方面的记录内容,涉及很多专业技术领域,多个参建单位、多种不同类型的档案资料,具有专业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2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淡漠
对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已成为目前制约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受传统思维定势影响,一些档案人员还习惯于纸质档案管理方式和工作模式,认为档案管理就是简单的对档案进行保管,缺乏创新性,思想上无法全面、深刻地认识到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再就,工程建设过程中,领导重视工程现场质量和安全的检查督导,而对同步产生的各类文件材料的管理不够重视。另外,水利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资料人员更换频繁,导致重要水利工程文件数据的遗漏和散失。这些都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存在威胁。
2.2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软硬件建设脱节
从实践来看,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比较缓慢,主要还不是硬件设备更新缓慢,而是相关配套软件,特别是数据库和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出现滞后现象。再就缺少统一的规范标准要求,软件间不能实现很好的兼容。但某些施工单位存在信息化设备更新缓慢问题,为了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只为档案管理工作配备最为基础的信息化设备,人力、物力投入非常有限,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工程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因而,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和实效。
2.3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的应用能力薄弱
在大数据背景下,水利部门档案资源整合与管理工程虽然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但在实际工程开展过程中,存在档案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部分单位在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管理和利用相关系统建设上存在滞后的情况,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作为支撑,导致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难以有效提升。另外,档案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基本的水利专业知识,或缺少计算机信息管理的能力,难以对所保存的水利工程档案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无法积极挖掘档案的内在价值。
3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3.1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制度性建设
在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建设中,要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用制度促进档案信息化基础平台构建,用制度约束人员、规范工作,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并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在签订合同时,就对各参建单位提出档案收集整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要求。目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多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3.2加强档案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主要是配置相关的计算机设备,建立良好的运行环境,构造适宜的库房空间等。软件建设主要是配置实用的软件系统,以满足电子档案形成、收集、管理、利用等各个方面的要求。然而,在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等硬件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就容易出现软硬件兼容上的问题。另外,必须要有重点地抓好数据库建设。建立数据库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经过由低到高、由局部到整体的循序渐进过程。还要建立统一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借助移动互联网络、云端数据存储等服务技术,在设置不同级别访问权限的保密措施下,把水利系统中各个节点的档案数字化处理,录入数据库,再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对接,使档案的信息查阅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大幅度提高,从而实现档案电子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
3.3加强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
首先要健全档案数据保密制度。大数据背景下,工程档案数据的外延不断扩展,哪些属于档案数据,哪些不属于档案数据还没有明确的界定,这给档案数据的安全带来了一定风险。因此,完善档案数据保密制度,明确档案数据保密内容,是保障档案数据安全的基础。数字化档案的安全保证也要通过多份存储的备份方式,以服务器、移动硬盘、光盘等作为载体,分别备份。涉密档案只进行目录数据库建设,并对网络环境进行物理隔离。
3.4打造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人才梯队
推进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人才。造就一大批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已被广泛关注。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要用档案信息查阅搜索能力、档案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和档案信息汇编利用能力。并且坚持让档案业务人员同计算机技术人员协同配合,否则,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的高效信息自动化管理。要加强档案教育和培训工作,切实加强档案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档案人才服务科学发展能力和水平,为实现档案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5丰富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服务形式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档案信息的要求和依赖越来越大,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适应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需要,切实转变和变革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已成为档案信息部门的重要任务。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水利工程档案管理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发展,采用信息技术的方法,使档案的信息资源逐步得到优化,提升档案信息服务的形式。档案信息服务形式要由机械服务传统的查阅、外借、展览等形式逐步向智力型服务模式发展,包括编研服务、情报服务、咨询服务等形式。让水利工程档案信息服务逐步走向多元化、多样性的信息产业之路。
4结语
水利工程档案是水利工程建设中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文件和资料,是不可再生的宝贵信息资源。在信息化、网络化和大数据环境下,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化管理和利用服务,推进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时代对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必然要求,是水利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叶敏,郭涓.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办公室业务,2020(13):84-85.
[2]宋丹.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考[J].信息系统工程,2015(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