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的通病及处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3期   作者:朱健
[导读] 作为一项施工复杂、施工投入大的工程项目
        朱健
        广西鸿威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贺州   542899
        摘要:作为一项施工复杂、施工投入大的工程项目,市政公用工程对于提升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加快城市的发展速度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备受关注。市政公用工程涉及内容多,影响因素较多,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的使用质量,还会降低市政公用工程的使用年限。因此,为了提升市政公用工程的使用价值,本文将对市政公用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处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通病;处理对策
        引言:随着大量市政公用工程项目陆续建设,一些质量问题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质量。此外,市政公用工程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与民众生活工作紧密联系,所以必须要解决好当前市政公用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为市民营造安全舒适的城市环境。
        一、市政公用工程在城市中的重要性
        市政公用工程可以细分为许多中类型,例如,桥梁工程、道路工程以及给排水工程等均属于市政公用工程的范畴,并且与城市发展以及民众生活等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确保民众的各项生活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必须提升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质量。当前,市政公用工程的重要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大量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可以促进民众生活水平跃迁至新的层级,也可提升城市发展速度,使民众获得更高的生活品质。(2)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可以提升政府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使城市更具发展活力。但是,市政公用工程时常出现质量问题,不仅有损城市的形象,也不利于市政公用工程的发展,成为了阻碍城市发展的因素。因此,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城市发展速度,有关职能机构必须要在梳理市政公用工程质量通病的基础上,分析通病问题的出现成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对策降低通病的出现概率,确保市政公用工程可以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动能。
        二、市政公用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
        1、施工管理难度大
        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区域有限,加之作业面比较狭窄,无法做到封闭施工。此外,在施工阶段,由于城市中的车流与人流比较密集,进出施工现场比较频繁,导致难以全面控制进出场地的人员与车辆,从而提升了施工管理难度。与此同时,城市规模扩大,地下管线的分布十分复杂,例如,电力管线、通讯管线以及热力管线等在地下形成密集的网络,如果施工前未对地下管线分布进行勘测,将会引发管线破损问题,影响施工的连续性,加大施工作业难度。此外,部分工程需要分段施工,一些施工单位的技术应用水平存在差异,工程连接段的施工时常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市政公用工程整体建设质量。
        2、存在偷工减料问题
        由于我国市政公用工程数量逐年增多,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部分施工单位采取压低价格的方式提升中标几率,在中标后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降低了工程质量。另外,在具体施工环节,施工主体较多,部分施工单位对材料质量缺乏足够的管控,导致大量低劣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导致施工质量问题频繁出现,影响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质量。
        三、市政公用工程通病问题的成因分析
        1、工程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市政工程工程施工环节多,施工难度较大,为了杜绝质量通病问题发生,应构建科学的工程管理机制。但是,在部分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发现,施工单位由于资质有限,难以制定出完善的工程管理机制,从而导致对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的掌控能力,致使施工问题时常出现。


        2、监督管控能力有待提升
        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施工单位要做好人员、设备的调度工作,有助于提升施工效率。但是,部分施工单位由于监管人员数量有限,加之技术储备不足,难以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监控,从而使得许多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与解决,严重影响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
        3、施工人员专业水平有限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难度大,对施工现场人员的专业素质往往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部分施工单位技术实力有限,并且缺乏培训机制,导致施工人员专业能力与素质难以胜任市政公用工程的要求,所以使得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大打折扣。另外,施工人员与现场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针对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导致问题影响越来越严重,进而导致质量问题频繁在市政公用工程中出现。
     四、市政公用工程质量通病的处理对策
        1、加强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力度
        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提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应做好完善的准备工作,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完成施工方案的制定,并合理构建施工质量控制计划,确保所有工作可以在计划的时间节点内高质量的完成。此外,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帮助现场参与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单位了解施工细节与施工要点,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调配工作,为施工有序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严格管控施工原材料
        对于市政公用工程而言,原材料的质量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在市政公用工程全部施工周期内,施工单位要严格把控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并要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检,检查原材料的性能、规格等要求是否符合图纸规定,如发现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需要立即清理出施工现场,以免影响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对于关键区域的施工材料,施工单位要采取随机抽检的方式检查重点区域的施工原材料质量,确保重点环节与关键区域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力度
        为了强化施工质量,杜绝质量通病问题在市政公用工程中出现,要求施工单位从施工技术方面入手,加强对施工技术现场管理的力度。对于市政公用工程而言,现场会使用大量的施工技术,施工技术能否高质量的应用,将会决定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应在每个环节指派专人对施工技术应用情况进行监管,如有问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与处理,实现所有施工流程的严格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通病问题。
        4、加强人员能力的培养
        在市政公用工程中,施工人员在施工阶段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为了防止质量通病问题发生,施工单位应做好以下工作:(1)从施工人员招聘环节入手,加强对施工人员专业能力的审核力度,确保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可以胜任市政公用工程的要求;(2)做好施工人员培训工作,邀请专家或富有经验的人员到场进行施工技术的讲解工作,使每位现场人员了解施工技术应用要点以及如何高效处置施工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增强施工人员的临场应变能力。
        五、结语
        为了提升我国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质量,降低质量通病问题的发生几率,需要施工单位从加强施工管理力度入手,积极分析常见的质量通病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对策降低通病问题对市政公用工程的影响,对促进我国市政公用工程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益萍,朱永锦.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相关技术问题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0(27):47-48.
        [2]曾会文.论市政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18,0(8):188-189.
        [3]薛成攀.市政桥梁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