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宁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 合肥市 230088
摘要:识别和发现施工工程项目经营风险大多数工程项目建设周期有共同的人力和费用投入模式,开始时慢,后来快,而当工程项目接近结束时又迅速减缓。工程项目的经营效益最终体现为工程项目资金的净流入(即形成利润),成本、质量、工期是项目管理的三大基本目标。及时识别和发现生产经营的突出问题,及时识别和管控住施工工程项目经营风险,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的经营效益。
关键词:企业经营风险;内部控制;风险防范机制;
1企业经营风险控制的意义
1.1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面临的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将会出现经营管理风险。为了避免经营风险出现,需要从内部控制角度入手,为企业经营管理创建良好环境。企业通过加强营销体系建设,规范内部控制管理行为,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减少企业经营风险出现,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1.2促进企业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想实施战略部署,要求企业做好经营风险内部控制工作,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支持。受到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要求企业加强风险防范,把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实施战略部署,整合企业各项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为企业创造更高价值。此外,企业受到市场、成本等因素影响,通过加强经营风险内部控制,能够实现企业战略部署,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快速完成战略目标。
1.3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首先,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经济效益将会受多重因素影响,通过加强经营风险内部控制,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入手,确保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经济水平。其次,风险通常以客观形式出现,一旦发生风险必将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但风险也会给企业提供一定附加值。企业需要依据自身运营发展要求,从风险防范的角度对内部控制加强管理,将内部控制和经营风险管理互相结合,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因此,内部控制能够给经营管理提供条件,可以从经营发展战略部署角度出发,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更好发展。
2施工工程项目经营风险的管理控制
2.1工程实施进度风险控制
针对项目施工地的实际情况,制订施工计划,并及时组织项目实施,保证项目顺利完工。①制订合理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项目施工前,应充分了解项目施工地的气候环境和人文环境,梳理项目设计,明确施工项目的关键节点。针对以上内容,将项目设置为不同的施工段,根据本单位的施工能力及特点,有效合理的设置项目施工工序。若有施工设计变更的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工序计划,以达到最佳的施工工序组合。②明确项目组织实施方案。按照施工网络进度计划,明确项目现场人员、设备、物资组织的到场时间等,同时采取备选应急处理方案,防止应各种因素,致使人员、设备、物资未能及时到时位,形成停工、窝工现象,影响项目进度的正常进行,力保项目依序、正常施工。③严格项目施工工序和进度的执行。按照项目既定的施工工序进行施工,明确施工执行量的完成,如一个时间、工序完成多少立方米(平方米、米、吨),未能及时完成既定目标,如何在后续的工序实施过程中进行补救,以期完成整个项目工序。
2.2资金风险控制
资金风险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为保证工程项目正常运行,按照珍合同约定需要垫付的资金总额和时间。目前,工程项目存在预付款的情况较少,为了保证工程项目正常施工运行,必然会存在资金垫付的情况,垫付的资金额度和来源就需要细致的规划。②垫付资金的回笼情况,既工程款按合同约定的收取情况。保证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的方案,是基于合同约定的条款进行的,若甲方未严格执行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是必会影响到项目施工的正常运行。
2.3成本效益风险
项目的成本效益是生产经营的一项重要指标,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项目结算收入与项目成本的匹配程度。①工程结算风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因合同或施工环境变化,已施工内容未得到发包方的及时确认存在的结算风险。一是要求完善各种现场原始资料的签证手续,二是收集完整的施工资料,以及相关的申报材料签证确认后备案;三是及时向甲方确认工程结算进度量;四是及时完善签证手续后,要求发包方在财务账上确认,明确双方的债权债务金额。②成本费用风险。由于存在施工环境和市场的波动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因市场波动形成的风险。风险控制就是做到以下内容,一是要注意市场价格的波动,在市场价格下移的影响下,对外的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人工费支出,尽量签订短期价格合同;在市场价格上扬的影响下,对外的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人工费支出等,就要尽可能的签订长期的价格合同。以此来规避风险。第二方面,因施工环境波动,影响了项目耗费支出的影响。主要是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用料和其他耗用超过预定值,形成的风险。项目管理人员就要严肃的组织生产,规划好项目的总量与分量的合理搭配,保证项目按规划推进进度外,减少项目不必要的损耗。第三方面,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减少不必要的项目例外支出。如诉讼费支出、资金占用费支出、清欠费用支出等。
2.4自留风险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风险的控制过程中,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要实现自身的稳定、健康发展,还需要在采取自留风险的防范措施,其主要是对于保险公司拒保的某种风险,企业可以选择自留风险,相较于投保而言,这种方式更加划算,可以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对自留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其主要包括了计划性风险自留和非计划性风险自留两种,第一种计划性风险自留是由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流程来做出防范,其主要是基于风险管理人员严谨的分析与判断,人员分析可以达到及时性的目的,其风险控制效果也较好。而第二种非计划性风险自留则主要是由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对突发性的风险进行应急处理的一种措施。但要实现自留风险作用的最大化发现,相应的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就需要立足于实际,在实际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各种风险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在施工作业完成后,施工单位也要及时对项目管理风险情况进行评价,并完善相应的评价体系,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与探究,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完善评价体系,这可以掌握真实的项目管理风险情况,为后续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3结束语
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工程项目经营风险的管理控制,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经营风险防控机制,协调处理好施工工程项目各方面的关系,从提高施工工程项目经营风险管控能力方面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突出工程项目的盈利能力来保证企业在竞争激烈与复杂多变的建筑市场中,实现稳步、健康、安全的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琳.企业经营风险内部控制的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24):99-100.
[2]黄莉,许冠斌.战略偏离度、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基于经营风险的中介效应研究[J].财会月刊,2019(24):111-118.
[3]何建兵.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J].全国流通经济,2019(18):63-64.
[4]张长海,李开庆,曾春华.异质性机构投资者、企业政策与企业风险[J].商业研究,2019(04):11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