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培
杭州皓逸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1
摘要:混凝土是当前建筑工程中最广泛使用的材料,如果浇筑质量不达标,将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甚至会埋下安全隐患。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拔地而起,为保证浇筑质量,施工单位要针对浇筑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满足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建筑工程行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全社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更高的关注度。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混凝土浇筑工艺关系着建筑工程质量,为了增强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施工单位要以施工技术为突破点,着力做好混凝土浇筑工艺的研究工作,并严格把控混凝土浇筑的每一个环节,积极落实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以科学施工的态度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符合建筑工程要求。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与其它施工工艺相比,混凝土浇筑环节比较复杂,为了保证最终的浇筑质量符合要求,要严格把控所有浇筑环节。一般来说,混凝土浇筑的通常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即:(1)在浇筑开始前,施工人员要对浇筑面进行清理,为后续浇筑作业奠定基础。(2)在浇筑过程中,根据工程要求选用合适的浇筑方法,例如,平铺法、台阶法等,并确定浇筑厚度。(3)如果有表面溢水现象,则应在浇筑过程中及时消除,以免影响浇筑质量。(4)为了防止离析现象出现,要考虑运输距离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做好相关预防措施。(5)浇筑工作要尽可能一次完成,并做好振捣密实工作,保证混凝土综合性能符合建筑工程要求。总之,为了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施工单位要认真做好混凝土浇筑阶段的所有工作,了解浇筑要点,保证混凝土浇筑作业可以高质量的完成。
二、影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因素
1、原材料质量不达标
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质量把控不够到位,甚至会使用十分劣质的材料,没有优化原材料配置方案,使得配制的混凝土综合性能达不到建筑工程要求,影响浇筑质量。
2,配合比设计不合理
部分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私自更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方案,导致混凝土的耐久性、强度等性能远远达不到工程要求,致使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裂缝、麻皮等问题,不仅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会缩短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
3、施工不规范
部分施工单位缺乏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在混凝土浇筑作业中,难以把控施工流程,导致施工不够规范,没能第一时间发现施工违规作业问题,从而导致浇筑质量受到影响。
三、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力度
在施工开始前,施工人员应根据图纸要求完成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采购工作,并要对原材料入场进行检测工作。如果在入场检测环节发现原材料质量有问题,施工人员应禁止有问题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并对原材料检测结果进行记录。施工原材料在进场后,施工单位要予以妥善的存储与管理,以免因存储不当而导致原材料性能下降。
2、混凝土试拌
在正式配制混凝土前,需要根据配比方案进行混凝土的试拌,验证配比方案的合理性。在试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配比方案将混合料放入搅拌设备中,并对搅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对试拌混凝土综合性能进行测定,根据测定结果调整配比方案,直至混凝土综合性能全部满足建筑工程要求。
3、做好模板工程技术管理
在浇筑过程中,如果模板结构拼缝过大,或者缺乏稳固性,将会引发漏浆、模板失稳等问题,影响浇筑质量。因此,在正式浇筑前,施工人员应依据工程要求确定模板的规格尺寸,完善模板结构设计工作,并对模板进行加固支撑,以免出现失误问题。另外,做好模板外观检查工作,查看是否存在破裂、弯曲倾斜等问题,将模板安装到图纸要求位置,并将密封材料填入拼缝区域,彻底清理模板内部的各类杂质,将脱模剂均匀的涂刷到内壁表面,为后续浇筑作业可以正常进行奠定基础。
4、混凝土浇筑工艺要点
(1)浇筑墙柱混凝土。为了提升浇筑质量,施工人员可选择分层的方式进行浇筑,下层混凝土要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浇筑工作,防止施工缝在结构中出现。浇筑时间与速度要严格控制,当有浇筑问题出现时,需要立即中断浇筑作业,待解决问题后方可开始重新浇筑。(2)浇筑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桩位测量放线、桩头浇水等工作。在浇筑过程中,尽可能一次性完成所有浇筑作业,为了杜绝施工缝问题,建议选用垂直浇筑的方式完成基础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做好施工面清理工作,并根据工程要求在施工面均匀涂刷水泥砂浆。
5、混凝土振捣
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要求选用合适的振捣设备,并选用合适的振捣方式。例如,当选用斜向振捣技术时,施工人员要将振捣棒以一定倾斜角度插入混凝土中,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振捣工作;振捣时注意控制振捣棒与模板、底部埋设件的距离,以免发生磕碰;振捣棒的插入深度要严格控制,以“快插慢拔”为原则进行作业;当振捣结束后,施工人员应检查混凝土表面是否存在翻浆问题,如果存在此问题,则要重新调整振捣时间与振捣方式。
6、施工缝及后浇带的设置
为了避免裂缝问题在混凝土结构中出现,需要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将施工缝设置在混凝土结构中。通常来说,施工缝应设置在基础顶面、无梁楼板柱帽下方等区域。除了设置施工缝外,还要做好接缝工作,并对表层残留杂质进行清除,以此来提升接缝质量。此外,为了避免出现收缩,不均匀沉降等问题,施工人员应将后浇带设置在梁柱、基础底板等区域,后浇带的长度与宽度要根据工程要求进行确定。如果条件允许,可将一定量的铝粉混凝土掺加到后浇带的水泥混合料中,从而起到提升后浇带强度的作用。
7、混凝土养护
在完成浇筑工作后,施工人员应对养护工作加以关注。在养护时,注意控制混凝土内外层的温度,当内外温差比较大时,需要做好保温工作,防止裂缝在混凝土结构中出现。另外,施工人员要做好洒水覆盖工作,将养护液均匀的喷涂在混凝土表面,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速度。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条件,科学的完成养护方案的制定工作,使养护作业更具针对性。
8、混凝土拆模
在拆模工作前,施工人员应依据工程要求,完成拆模方案的制定工作。在混凝土养护工作结束后,施工人员应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测定,待强度符合拆模条件后,才可允许进行拆模作业。在拆模时,注意严格按照拆模方案中的要求进行作业,不得私自更改拆模流程,避免野蛮拆模情况的发生。在拆除模板后,如果混凝土表面存在质量问题,需要施工人员进行修复,确保浇筑质量符合要求。
四、结语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环节十分重要,施工人员应做好相关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严格把控混凝土浇筑流程,避免浇筑过程中发生施工质量事故,提升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苏俊钢.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砖瓦,2021(1):177-178.
[2]蔡春平.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版,2020(39):0118-0118.
[3]刘成艳.工程管理中混凝土工程施工控制分析[J].中国宽带,2020(11):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