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西宁城宏建设工程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工程招标控制价的编制要求,招标控制价的工作重心逐步向施工方案转变。其中,招标控制价,指招标人以行业建设主管部门、省级及国家颁发计价办法为依据,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招标工程的最高投标限价。工程项目在招投标阶段,建设单位应综合考虑与工程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更加高效地运用招标控制价有力提升工程招标质量。鉴于此,本文针对施工方案对招标控制价影响的分析,具备显著价值作用。
关键词:施工方案;招标;控制价
1招标控制价解读
1.1招标控制价的概念
招标人根据相关计算价依据和施工设计图纸计算的对招标工程限定的最高工程造价。即我们常说的“拦标价”。是招标人可以承受的最高工程造价,故是投标人投标报价的上限。招标控制价应该在招标文件中公开,招标控制价可以有效防止抬标,超过招标控制价的投标报价应予拒绝(即成为废标)。
1.2招标控制价的作用
招标控制价的编制能够反映出拟建工程的工程造价,评标时通过编制招标控制价,避免了中标价以偏高的价格中标,同时降低了招标人的投资风险。建设工程费用的支出必须在投资人的控制预算范围内,在不设置招标控制价的招投标工程中很容易出现互相串标、围标、投标人之间哄抬投标价等不良现象,这种行为给投资人带来了很大的投资风险。在之前的招投标过程中,有的投资人即使设置标底,但是也避免不了这些不良行为的发生。通过编制招标控制价可以让投资人的资金有效地利用,保证了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在评标过程中,招标方可以参照招标控制价,合理地判断投标人的报价是否合理,可以为确定中标人过程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在编制标底的招标过程中,投标人的投标价越接近标底,中标的可能性就越高,这种招标活动会发生标底泄露和暗箱操作等行为,也会让投标人恶意的贴近标底投标,而不是反映投标人自己的工程计价及施工水平,会让投标人失去了公平性和公正性。招标控制价是招标过程中最高上限价格,在招标过程中,与招标文件一同发出,这样减少了不公平的现象发生。编制招标控制价招标时,投标人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及管理水平来进行报价,更符合了我们目前的市场规律,同时可以促进投标人之间的良性竞争。
2招标控制价与施工方案之间的关系
2.1施工方案是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依据
造价人员在进行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时首先就要到现场进行施工勘探,以此掌握施工的特点和确定施工的方案,然后在进行招标控制价的制定。在我国《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就明确的对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方法进行规范,并指明了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一定要立足于施工现场的勘探及施工方案的确定。
2.2施工方案保障招标控制价落实
对于施工而言,施工方案是保障和指导施工项目按计划和按规范进行的重要性文件。从施工方案的内容上来看,其主要是从时间、空间、人力、物力等角度来对施工项目进行部署和安排,以确保施工工作能够有节奏、有计划的开展和进行以确保能够以最小的投入换取刚打的效益目标。此外,对于施工方案而言,其是施工项目在全过程进行活动掌控的重要确保机制,能够有效的对施工项目过程中的技术、经济进行组合,并形成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结合产物,确保施工活动能够科学、高校的进行。
2.3施工方案与招标控制价间相互依存
在上文章中提及施工方案是招标控制价的确定基础。从招标控制价的角度上来看,施工方案是招标控制价的价值化表现产物。在《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就明确规定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需要围绕着建筑工程的开展情况进行编制,并根据施工方案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定价模式。
3招标控制价现存问题分析
3.1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
在招标控制价的综合单价之中,应当包含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所需承担的风险费用,但是在目前的招标控制价应用过程中,往往缺乏风险费用问题的登记。就我国目前招标代理机构的相关数据显示,近九成的债表控制价中缺乏对投标人承担风险的明确。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目前我国的相关规范中对于风险因素的费用界定还不明确,尤其是在工程量风险及设备价格风险上难以做出详细的规定。
3.2招标控制价备查机制存在问题
就目前的招标控制价备查机制而言,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就在于管理工作存在机构较差,目前在招标人根据招标控制价相关规范进行方案的确定的时候,存在多个部门的受理和管辖,尤其是在备查阶段,需要分别将资料配置于不同的部门,导致备查工作的效率低下,且在交叉工作的开展下导致信息交流不畅且,信息结构欠缺。
3.3围标现象依旧明显
目前招标控制价是在投标截止日期前进行公布,目的在于提高招标控制价的透明度,尽可能的避免违法活动的产生。但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投标人和招标人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产生。在这种大环境下,当施工单位多,挂靠现象依旧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围标的问题。使得招标控制价成为投标人围标的报价依据,导致招标控制价的作用和目的得不到较好的显现。
4对策建议
4.1加强招标控制价审查机制
设定合理的招标控制价,可以起到招标价格控制的作用。建议加强审查机制,将招标控制价变更为招标控制价记录。不仅要将招标控制价格提交有关部门审查,还要加强处罚机制。应严格规定招标控制价格复审制度。为减轻主管部门的压力,主管机关可以指定中介机构审查并实施审查责任制度。招投标管理价格的编制质量包含在成本人员的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估系统中。建立成果文件质量奖惩办法,完善定量结果质量标准,如招标控制价误差在±2%以内的有效招标控制价(含±2%),一般误差在±2%和±4%之间(包括±4),以及纠正错误的顺序;超过±4%的重大错误,不良行为记录等等,以增加评估准确性和严谨性。
4.2增加投标人数量并减少纵容投标的问题
只要投标人支付低于收益,投标将被执行。利润是导致围标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增加投标人的数量可以减少纵容投标的可能性,增加成本并使投标人无利可图。同时,加大了对涉案勾结当事人的处罚力度,包括经济,行政和刑事处罚,并降低预期效益,使参与围标的各方的综合损失接近或少于经过纵容投标后的好处。
4.3常设机构规范配额
鉴于工程量清单定价法的应用,建议区域主管部门应设立定期修订工程量清单定价机制,设立专家委员会,收集工程量清单使用反馈信息,并收集有关该行业应用的信息。并及时编制补充配额,且根据需要及时更新配额,从而逐步引导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在招标控制价中的应用。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工程施工技术的逐步成熟,为了提高工程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效率及质量,加快招标控制价的变革,及时分析建筑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的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具备显著价值作用。因此,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转变传统理念,加大对于施工方案的重视程度,落实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流程,强化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招标控制价编制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伟.基于知识工程的招标控制价质量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20.
[2]邱林.施工现场情况及施工方案对招标控制价的影响[J].工程造价管理,2017(05):60-65.
[3]王玉.合理设立招标控制价的探讨[J].工程经济,2015(12):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