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霞
滨海县林果生产服务中心 江苏 滨海 224500
摘要:植树造林工程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工程开展过程中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因此需要选择合理的植树造林管理技术,逐渐提升植树造林工程效益。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综合自身工作经验,对植树造林管理技术和有关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证植树造林的最终效益。
关键词:林业植树;造林;管理
引言:
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不光可以恢复自然环境,同时也能增加森林覆盖率,确保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在管理技术方面仍然存在欠缺,因此需要针对此方面进行重视,加强植树造林管理技术创新,发挥出植树造林工作的全部成果。
1植树造林具有的重要意义
1.1保持水土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各地区之间经常出现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恶化。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保证水土得以保持,预防出现水土流失等问题,通过这种方法也能改变固定区域内的气候情况。通过有关数据显示森林出水量和水库有着相同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做好植树造林工作,预防出现水土流失等问题。
1.2防风固沙
在出现沙漠或者荒漠的情况下,田园风光会被逐渐覆盖,让整个地区变成废墟,若想针对土壤沙漠化问题进行有效调节,植树造林属于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通过有关数据显示,在建设防护林的情况下,风速会得到明显下降,采用种植树木和种草有效融合的方法,可以降低风的运行速度,达到固沙定沙的良好效果,最终达到恢复生态环境的目标。
1.3净化空气
通过对有关数据进行研究得出,每公顷树林每年可以吸附的灰尘达到2万到6万公斤,同时还能做到吸附二氧化碳的作用,从而释放出更多的氧气。在理论的角度来讲,特定的植物品种,还具备良好的杀菌效果,整体预防了传染疾病的合理传播,所以需要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1]。
2理性把握林业植树造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植树造林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得出目前仍然在很多环节存在问题具体的表现为,林业植树造林工作开展中并没有科学的设计与规划,在种植品种的选择方面,需要在初始阶段确定相应数量与种植方法,完善已有的规范指标,怎样才能实现科学指导。在有关制度构建方面来讲,林业种植标准和种植规范仍然处在需要完善的开始阶段,因此需要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相应的生态效益,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联系,预防出现农业生产和作业方面主观性过强等问题。最后是举措方面存在不到位情况。在选择种植种类的过程中和现实的生长情况不匹配,从而造成植物成活率相对较低等问题,若想针对这种现象进行合理解决,保证最终的作业效果有所提升,就需要逐渐完善植树造林相关举措,逐渐提升造林效率[2]。
3林业植树造林作业方法的分析
3.1播种造林作业方法
在现实的角度来看,播种造林属于一种比较典型的造林技术,需要在初始阶段播种相应的种子,为种子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通过这种方法,才能在自然的环境中逐渐成长为树林。在经济成本的方面来讲,在使用人工播种方法时,不光实际的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这种方法只能适用小规模的园林播种。例如针对一些出现自然灾害或者火灾等问题时,若想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可以选择通过人工播种的方法达到造林的最终效果。播种造林作业模式,发展的时间相对较长,这种方法还可以被称为直播造林。在大量机械设备得到广泛应用的情况下,机械播种逐渐产生,并且在工作效率和资金收益方面都完成了突破,在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同时,也获得了地势方面的优势,并且可以满足大面积植树造林的需求。
在应用播种造林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对地区环境和天气状况等因素进行考虑,在完成相关工作之后需要做好后期养护工作,通过这种方法才能保证种子的成活率[3]。
3.2栽植苗木造林作业方法
如何选择相应的栽植苗木种植方法完成植树造林,逐渐提升植物生长的适应性已经成为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选择种植树苗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土壤条件和天气状况以及气候条件进行考虑,通过这种方法才能逐渐提升植苗的成活率。其次为栽植苗木作业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作业的角度来看,需要为树植提供充足的生长营养来源,将当地的气候,地貌情况,土壤成分融合到其中,选择符合成长需求的优质树种,通过这种方法才能确保最终的作业质量。在针对小区绿化和公园绿化进行作业过程中,在一般的情况下会使用栽植林木的造林方案,通过这种方法,不光可以实现快速的绿化,同时也能确保植物的观赏性,满足植物生长的多样性特点。
3.3插条造林作业方式
在植树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插条造林工作技术适用的环境相对较广,并且还能实现季节性方面的突破,需要选择在秋季或者春季进行操作,若是在春季进行插条造林工作时,需要保证温度有所提升,并且还要考虑土地的解冻情况,选择土壤温度较为合适的条件,在针对枝叶进行修剪过程中,需要将枝条的侧枝进行剪除。插条造林施工开展的初始阶段,需要对附近土地进行清理,保证土地的平整性,控制好植物之间的间距,在一般的情况下间距需要超过半米,通过这种方案也能合理避免枝条养分不足等问题发生。在插条工作完成之后,需要使用相关设备对土地进行压实。插条造林区域若是破旧干旱,需要适应的在环境内部添加水分,通过这种方法,在保证插条成活率的同时,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空间[4]。
4林业植树造林管理的具体措施分析
4.1做好幼苗管理相关工作
幼苗成长周期相对较长,并且也是成长过程中比较缓慢的环节。新的幼苗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生根、缓苗、生长等不同环节。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可以做好幼苗管理工作,不光可以直接增强幼苗的成活率,同时也能对后期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在现实的角度来看,幼苗的成活能力相对较弱,所以需要提供充足的生长环境和养分,幼苗的管理其实就是土壤和环境等方面的管理,阶段性分析幼苗生长状态,做好相应的抑制和调节工作,对于植树造林来讲,幼苗管理属于非常重要的环节,所以需要在考虑幼苗生长周期的情况下,为后期的成长创下良好基础。
4.2做好封山育林管理工作
在幼苗成长之后,需要合理应用封山育林管理方法,针对一些天然的灌木丛,需要预防人为破坏等问题发生,使用封山育林的方法,也能降低日常的投入,属于确保植物生长的有效方案。并且还需要形成不同的林区,发挥出土壤和病虫侵害抵抗等方面的优势。某些地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若想针对这种问题进行解决,需要安排退耕还林,逐渐增强树林的覆盖率,这也是保证长期发展的重要策略,对于可持续发展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5结语
在水土流失和环境恶化等问题逐渐严重的背景下,做好林业植树造林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针对植树造林管理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当下植树造林过程中存在的不良现象,针对现实需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将重点放在了技术应用上,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逐渐提升植树造林的管理水准。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当下使用的造林方法主要有培植苗木造林技术和播种造林技术等,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做好管理工作,重视幼苗管理和封山培育,在宏观角度入手,逐渐提升植树造林的管理工作,发挥出植树造林的全部效果。
参考文献:
[1]罗沛全.关于林业工程造林管理方法及意义的探讨[J].农村实用技术,2021(01):137-138.
[2]张继武.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种子科技,2019,37(18):130+132.
[3]何玉玲.浅析林业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科学技术创新,2017(19):195-196.
[4]孟爽,孟鑫.探讨林业造林质量控制的有效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7(09):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