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杭枫
杭州恒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市 311200
【摘要】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工程,其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讯,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它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既是物质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我国基础建设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并就目前的部分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基础建设;设施工程;发展前景;未来趋势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经济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所有企业以及单位和工作共同性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一个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增长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本文就我国基础建设的现状以及我国基础建设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探究,并就目前我国基础建设的问题提出建议。
二、我国基础建设的现状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所谓“乘数效应”,即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基础设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基础设施是指公共设施,包括医疗、教育、电子、网络、文化、科技等领域,而狭义的基础设施则是指社会活动中的基础建设,例如桥梁、水利、排水、交通等。
我国基础建设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一是农业综合生产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次在农村,农业生活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引水安全、农村道路安全、沼气安全、电力安全等。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政策合理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新技术、新手段得到广泛应用,基础设施功能日益增强,承载能力、系统性和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
三、我国基础建设的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
现阶段我国基础建设的投资仍然主要是以政府投入为主体,虽然少部分地区进行了市场化的尝试,但仍仅仅局限于部分地区。政府大量投入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地方政府负担过重,进行地方的基础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政府的经济负担重。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对基础建设的要求也在提高。故而时常出现政府大量投入资金建设却仍然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二则建设资金主要为政府提供,社会中的其他资金很难进入,导致建设积极性不高,容易出现效率低下,各部门互相推诿,以及贪腐问题。
所以为了加快我国基础建设的速度和进程,需要深入推进基础建设投融资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社会资金投入的鼓励,鼓励进行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提高对现有基础设施建设的利用率,修缮整合老旧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先规划后施工,根据工程量进行实时检测,尽量避免提前或滞后现象的发生,因为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如果工程规划提前或滞后,都会影响周边地块的价值,制约城市的长足健康发展。
四、针对我国基础建设的意见
1.基础设施建设要由企业型向企业型转变。从根本上说,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物质生产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它本身就是生产性建设。
2.基础设施由福利性向营利性转变,城市基础设施长期被视为非生产性福利。因此,公用事业单位不注重经济效益,只花钱不挣钱,缺乏财力,靠国家扶持。因此,这些单位长期亏损经营,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将其纳入商业化轨道,进行营利性经营,对于增强其内在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城市基础设施改造的关键。
3.为了使城市基础设施由保险型向竞争型转变,打破原有的非竞争性封闭经营形式,可以采取中央、地方、集体、个人、人人竞争等多种方式鼓励竞争。城市有最后的决定权,这不是必要的。
4.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是软计划,建设资金更多,建多少钱,通常是不确定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与城市有计划、有比例的发展是不相符合的。变软计划为硬计划,实行依法治国,实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清单核算,按比例投入,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人、财、物供应,有计划、有比例地合理发展。此外,国家还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
5.城市基础设施管理要科学,运用现代管理的先进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来管理基础设施。
五、结语
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工程,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是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则是农村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要素的总和,其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和生产水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分析,讨论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并对我国基础建设的未来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探究。就目前的不足提出建议,以实现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足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学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吗——兼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 [F].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3-10
【2】田晓; 张钰洁.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F].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1-01-15
【3】付煜; 袁培 .山东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法分析[F]. 当代经济.2021-04-10
【4】王晓冬; 关忠诚; 董超.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在规律、面临风险与规避策略研究 [F]. 电子政务 2021-04-02
【5】 朱佳翔; 廖翠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电商物流发展的助推效应——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F].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28
【6】卓小爱; 侯庆丰; 马小林; 王明乐 .兰州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经济影响的研究 中国林业经济 [F]. 2021-03-26
【7】刘秉镰; 武鹏; 刘玉海 .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F].中国工业经济 2010-03-17
【8】刘生龙; 胡鞍钢 . 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中国区域差距的视角[F].中国工业经济 2010-04-17
【9】彭代彦.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解困[F].经济学家. 2002-09-28
【10】张浩然; 衣保中.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266个城市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经验研究 [F]. 经济学家.201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