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可欣
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84
摘要:企业档案是指企业在其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资料。由于企业档案中含有许多新技术、新发明,以及商业秘密等等,一旦发生泄露或者遗失,将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带来影响。尤其是新时期,企业档案安全面临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管理的现实冲击和影响,企业档案安全面临着诸多的非传统安全因素威胁,形势较为严峻。因此,要高度重视企业档案安全保密工作,从人防、物防、技防等多方面织牢企业档案安全保密防线,切实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管理秩序。
关键词:保密档案;企业档案;档案管理
企业档案管理保密是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新增的保密性能,企业档案保密能够保障企业内部资料的安全性,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当下企业档案管理逐渐迈入数字化管理阶段,这也就对企业档案管理保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化档案管理主要依靠网络技术,但网络具有开放性,这也就影响着档案数据的安全,对此,为保障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保密性,档案管理人员应当不断探索档案管理途径。
1新时期企业档案保密工作特点
1.1档案保密对象范围广
纳入企业档案保密的范围,主要是具有保存价值,不宜对外公开的企业重要档案资料。既有商业合同,也有技术图纸;既有专利资料,也有涉密文件。涉及到的人员众多,既有一线技术研发人员,也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还有商业合作伙伴等等,因此,企业档案保密的对象十分广泛,环节众多,也就增加了企业档案保密工作难度。
1.2档案保密内容多样性
在我国企业按性质区分主要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从企业档案保密内容来看,便也涉及到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包括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发明专利,以及商业购销合同。
1.3档案保密要求差异性
企业档案保密的内容涉及工艺、技术、合同、人事任免,从档案密级来看,包括绝密、机密、秘密,根据不同密级档案,对于保密期限的要求、保密人员身份的限制、泄密行为的惩处,以及保密工作的具体要求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类型、不同保密要求等,有针对性地做好企业档案保密工作。
2新时期企业档案保密工作对策
2.1界定档案信息保密范围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对需保存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在分类之后对各类型的档案信息重要性进行等级评定,根据等级划分保密档案范围,进而更好的帮助档案管理人员开展档案信息保密工作。不同档案具有不同的保密要求,对此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档案保密工作,以科学落实档案信息保密工作。为强化档案信息保密范围的界定,切实落实档案信息保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可定期开展组内会议。档案管理人员在对企业档案信息进行保密处理的过程中,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往往对保密范围的界定无法清晰的了解,对此为强化档案管理人员对保密范围的了解,档案管理人员可通过小组会议的形式,对其进行探讨,进而以保障各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信息保密范围的熟识。
2.2强化档案管理人员档案保密意识
为强化档案管理人员档案保密意识,企业要重视档案管理保密工作的开展,同时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要对档案管理人员加强指导教育,以确保档案管理保密工作有效性。强化档案管理人员保密意识的途径具有多样性,主题会议、奖惩制度等均能够有效的强化档案管理人员保密意识与责任意识。
以主题会议来讲,会议需要明确档案信息保密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原则,并明确档案信息泄露的严重后果,以此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升其档案工作保密意识。另外为强化档案管理保密工作的开展,可适当利用奖惩制度,将工作质量与薪酬绩效挂钩,以此提升档案管理保密工作质量。
2.3建立健全企业档案信息保密机制
企业档案信息保密工作的开展需要档案信息保密机制,对此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档案信息保密机制。为建立健全企业档案信息保密机制,企业要对《保密法》《档案法》等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阅读与分析,以结合企业发展与档案管理现状对档案信息保密机制进行确定,以更好的落实档案信息保密工作的开展。为切实落实企业档案信息保密机制,企业需要不断结合档案保密工作对机制进行完善。档案信息保密机制是否健全需要在实际档案管理与保密工作过程中进行观察,因此企业档案管理者要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总结分析,进而优化档案信息保密机制措施与提升档案保密工作质量。
2.4对保密档案进行科学管理
在对保密档案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要就档案保密期限与档案的日常管理进行明确。从档案保密期限来讲,我国对于不同种类的档案具有不同的保密等级划分,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时应重视对档案保密程度的划分,进而以实现对各种类档案的科学管理。另外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要对档案借阅程序进行严格要求,以保障整个档案管理过程的严谨性。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就档案环境进行整理,以落实档案管理工作的时效性。档案管理人员作为档案保密工作的主要人员,为强化对保密档案的科学管理首先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保密档案的科学管理能够提升档案保密的工作质量,对档案价值具有较强的保障。部分保密档案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档案的封存、借阅等工作进行科学化管理,进而以实现对相关保密档案信息的科学管理。
2.5重视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
部分保密档案受工作内容影响,会出现档案调阅现象,档案管理人员要就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工作进行重视。在进行档案调阅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档案借阅者的身份进行确认,以对借阅者是否符合借阅资格进行确认,在进行确认之后需要询问借阅缘由与借阅时间,在符合借阅资格的前提下将资料提供给借阅者。在借阅者对档案进行利用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要对借阅过程进行监管,对档案的利用过程进行监督,进而对借阅过程中的现象进行了解。基于此可保障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性与安全性,保障企业档案保密工作的有效落实。档案利用是档案管理中的常见现象,为保障档案信息的保密性,档案管理人员要对档案利用的过程进行重视,在保障档案利用过程有效监督的前提下,档案管理人员可逐渐对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保密措施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提升档案利用过程保密质量,优化资源的配置,减少档案管理人员的投入。
2.6对档案管理设施进行完善
档案室设施决定了档案室的安全性与档案资料的保存具有密切关系,企业档案室要安装监控系统,确保可以实现24小时无死角监控。另外,要对部分数字化档案资料进行加密处理。数字化资料的保存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保障数字化档案信息的有效保存,企业要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体系,进而保障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减少因硬件设施与网络风险造成的档案泄密现象,增强企业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质量。档案管理设施的完善能够为档案保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对此企业要加强对档案保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投入相关资金以升级档案管理设施,使档案管理设施获得技术性升级,不断增强档案保密工作质量。
3结语
为有效增强企业档案管理保密工作质量,企业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保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此基础上应对档案室建设与档案管理各项措施进行明确,以强化档案管理保密工作,有效落实档案保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继雄.企业档案保密研究[J].兰台内外,2020(15):62-63.
[2]赵昕.新形势下企业档案保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陕西档案,201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