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晓佳
上海局集团公司上海高铁基础设施段 221000
摘要:高速信号设备的平稳、无故障运行是保证高速行车安全的关键。高速信号设备所处的环境复杂,设备磨损、气候变化、老化破损等诸多因素都会导致设备老化、氧化、变形、腐蚀等缺陷。迅速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对于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保证信号设备可靠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铁;信号设备;维修
1.整治高铁信号设备面临的问题
1.1高铁信号设备建设及维护人员素质偏低
施工质量和维修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高铁信号设备的整修。目前,我国高速信号设备制造企业普遍存在人员素质低、缺乏科学知识和理论基础等问题。有的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态度不认真,采取应付态度,对信号设备监控维护不及时,已成为整治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1.2信号设备老化以及松脱
高速信号设备投入使用时间过长,容易发生老化和松脱现象,恶劣的气候环境等特殊因素也会对其安全运行造成威胁。老旧问题将使高铁信号设备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大大降低,使信号发送与接收之间存在一定时滞,使工作人员不能利用信号设备进行有效的沟通,影响安全预警和预防。
1.3天气问题对于高铁信号设备的影响
高速铁路信号设备防雷技术不完善,当遇到雷击时,强电流会干扰信号设备的工作,并产生强磁场,破坏高速铁路系统的电路。尽管雷击事件发生的机率很小,但所造成的危害很大,所以不能不防。因高铁信号设备自身缺陷,可能造成信号设备遭受雷击后,本应显示为红灯的区间被误显示为绿灯,给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埋下了巨大隐患,可能导致严重的追尾问题。
2.中修机构设置与结构模式
2.1机关设置技术科为机务段信号设备维护业务主管单位。
工作职责包括: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信号设备维修管理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及相关技术标准。对管道信号维修管理进行专业监督、检查和指导。实验室和各车间为中修信号业务的管理和实施部门。根据年度计划完成维修任务,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地使用,是公司的主要职责。贯彻执行中修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与控制。
2.2结构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根据本段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试验室组织实施,车间配合维修实施,专业检修或委外”三种构型模式,信号中修工作由试验室牵头组织实施。根据各部门的工作特点和天窗条件,确定了三种类型的作业组织形式:试验室负责中修各站的轨道线路电缆的整修;现场车间工区负责中修站道岔磨耗件的更换,并结合日常维修对中修站的道岔进行工程发包形式的委外整修。并由技术部门,车间作为管理部门,按照风险控制和职责分工,深入现场进行维修质量检查和安全控制。分工上,由试验室组织实施更换轨道电路钢包铜线、扼流变线等,分支并联线设双线,室内整修,并对箱体图样进行校验,同时完成中修站的Ⅱ级试验任务。道岔磨耗部件由车间组织工区完成更换,道岔清扫(配合),外锁装置采用新的密检装置,接点组采用新的 III代TS-1。全自动加料装置,工厂安装,现场配合。由外包施工单位签合同完成,并配合工区内部机修车间环境标准化整治(包括防鼠封堵、静电地板、更换 LED灯、地板、墙壁刷漆等),站内硬化修补、槽盖整治、设备油漆等。质量、进度由车间盯控,技术部门制订标准,试验室和各车间卡控把关。具有科学的生产模式和实施方案,能保证维修工作更高效、更合理,可持续发展的中修模式对我段后续中修工作也具有借鉴意义。
3.计划管理及实施
3.1计划管理
过去两年中修工作的推进,在前期高铁中修的经验和中修人员等条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不断摸索,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做好工作量调查、材料准备和年度工作计划的编制等前期工作。维修完成后,每天确定当日派工单的作业范围或区间里程,预估工作量和剩余工作量,做好计划统筹。按照每周的剩余工作量和工作计划安排下周的工作。保证效率和实用性。根据站房完工,进行电气性能管理和中修资料整理。
3.2具体实施方案
通过带班人员的不断实践,总结出了一整套最优作业流程。就拿轨道线路电缆来说,实验室负责改造。车站内钢包铜线更换工作,由2人组成一个小组负责(该区段负责发送与邻区段接收调谐器和阻流变压器)的铜线更换工作。每个调谐单元和阻流式变压器都有16根钢包铜线,其实施步骤可分为:①拆除股道上的螺帽和绝缘柱子,拆除塞钉和旧线。②拆下后装线,拆下调谐器和阻流式变压器同时钻进打锚栓。③按照规定安装新线,并做好固定、保护措施。计量并收集现场的废料。④与电子设备维修小组联系,确定电压曲线和站场状况。
在更换区间线路钢包铜线路的工作中,实施步骤大体与站场一致。由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经过一个地方(区发送与邻区接收调谐器),其中包括8根钢包铜线,具体步骤如下:①拆卸股道上的塞钉、旧线和螺帽线卡等,拆下调谐器盒,准备发电机和其他材料。b安装新线,打孔,下锚栓,装配调整单元盒。③采取固定、防护措施。计量并收集现场的废料。④与电子设备维修小组联系,确定无问题的电压曲线和间隔。
车站内分岔后的分岔和连线更换旧线和加装新线的工作分工更为细致。通常由5~6人组成一个小组,具体步骤如下:①冷压接头制作,拆下本股道分支连线和螺丝的旧线卡,拆下同号岔后相邻的股道分支连线和螺丝的旧线卡,准备放枕木或埋石砟。b新式分枝连线由远而近进行安装固定,临股道装定,本股道装定,走线铺设及枕木固定,裁线制作及冷压接头。③采取固定、防护措施。计量并收集现场的废料。针对中修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比如在沪杭更换补偿电容工作中,针对工务Ⅱ型轨道板的特点,改进了补偿电容固定方案,将电容引接线移至轨枕接缝处,降低其高度,并将方形线槽保护改为圆管保护,使电容引接线和保护管与轨枕板面平齐,卡具的固定由2个增加到3个,提高了补偿电容在冰雪条件下的生存能力。通过两年的实施试验,中修方案逐步摸索改进后,基本上高效可行。能用更少的人力更有效地完成任务。而且我段中修实施至今没有出现设备质量问题,能保证设备质量安全。
4.设备电气特性的监测与数据整理
当日中修工作结束后,与车间电子设备维修组联系,确定电压曲线及站场、区间是否无问题后,才能销记线路。信号设备在完成操作后进行二次检查,以保证设备质量安全。中修完成后,及时对试验数据进行汇总。与此同时,各中修站按时完成了中修资料的整理,为中修工作保留了第一手资料,并做好了迎接检查的准备。通过对近年来信号设备中修工作的总结,可以看出中修工作对信号设备质量的提高和提高是十分明显的。信号设备经中修后,其机械强度、电气性能必须符合维护要求,符合铁路部门的标准。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对电气特性、机械强度有追溯,维修中更换的部件都在现场工区、车间登记簿上登记。尤其是电缆,器材,道岔及外部锁定装置,如电缆,角钢,锁钩,锁框,表示杆,锁杆,末端杆,动作杆等。
结语
高速信号设备中修经验经过近年来的积累,在设备质量方面提高了设备的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保证了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增强了现场信号设备的安全储备能力。实践证明,在高铁信号设备上进行维修作业,能有效增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提高本段安全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和完善设备质量、技术方案及中修管理后,“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工作将更优质和优化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程学庆.我国高速铁路固定设备维护体制模式研究.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2).
[2]孙玉明.开行动卧列车条件下高速铁路天窗及维修作业协同优化探讨.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