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3期   作者:翟心稳
[导读]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社会进程,互联网技术渗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角落
        翟心稳
        青岛兰石重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社会进程,互联网技术渗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角落。在企业建设中,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率逐年提高,已然成为其经营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笔者展开以下分析,从相关概述入手,探究信息化手段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并根据当前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给出具体实践策略。
        关键字: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现状;实践策略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管理带来极大便利,为档案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加快企业档案管理和办公效率,但是还应该注意到,信息化建设为企业提供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当前,有很多现实性的档案管理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因此笔者认为,企业应该统筹管理基础建设,树立信息化管理观念,制定工作标准,健全管理队伍。
        一、基本概述
        (一)企业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就是指将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企业日常经营、发展、生产、售后等环节,将企业内部员工、管理人员、客户信息、股东信息等统一整合或备份,利用公司内网,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充分挖掘信息背后的资源价值,有利于企业领导和决策。档案信息化就是指利用网络技术,以遵循国家信息化法律为基准,对档案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归类、保存、开发、利用,改变传统人力保管方式,更新档案管理模式,通过网络平台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通过电子文件,提供方便快捷的凭证价值和档案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二)企业档案信息化
        企业档案信息化就是将信息化手段利用到企业档案管理中,利用网络科学技术,对企业档案信息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整理,遵循行业制度和法规,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从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看出,档案信息建设所涉及到的内容是多方多面的,涵盖电子文件管理、纸质档案管理、信息数字化加工与整理、档案网络服务、保密档案信息、档案查询利用等业务,并具有原始性、覆盖性、实效性的特点[1]。其中原始性指档案管理的作用和职能是不变的,并保留档案的原始凭证,在此基础上融入办公自动化管理手段,最后呈现出电子文件,因此档案的内容不会发生改变。覆盖性指信息化建设能够覆盖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销售、售后等各个环节,除了企业日常活动,还可以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对企业历史信息进行留存,包括历史档案、实体档案、纸质资料等,能够为企业领导提供发展和决策依据。实效性指企业在进行档案信息处理时及时收集并处理档案资源,在特定时期给予领导决策依据,信息挖掘要具备实效性,才能适应市场变化,满足企业决策需求。
        二、当前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统计和整理分析,发现当前很多企业在档案信息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进步,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的普及率基本达到建设要求,但在具体实施和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一,档案信息化意识薄弱,多数企业都能及时引进信息化办公资源,构建档案信息系统,但是由于工作人员信息化观念不足,将档案管理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简单地整合到一起,信息建设不明确,信息化内容混乱。其二,档案信息建设缺乏宏观指导,虽然国家已经出台相关规定,鼓励企业进行档案信息建设改革,但在具体实施时,企业领导缺乏标准指导,只是引进办公系统和设备,相关的配套设施和资源不能及时跟上,工作人员信息化处理能力弱,直接导致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不能及时应对市场环境变化,信息管理与建设不能起到现实作用,信息化管理存在漏洞,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甚至让企业陷入困境。


        三、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分析和实施策略
        (一)制定并完善档案信息工作标准
        档案信息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想保证建设的完整性和有序性,就要做好管理计划,制定并完善档案信息工作标准,让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明白信息处理的重要性,确立工作目标,在清晰传达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工作评价,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工作热情[2]。其二,要转变档案管理观念,在推进办公系统建设的同时,提升其使用率,提高档案信息化意识,让员工能够充分认识到“档案”是企业发展进程的记录者,也是历史见证者,要正确认识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根据档案记录,谋划企业发展方向和未来建设目标,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同时,方便用户查询历史信息,提高档案建设的工作效率。其三,要提升对档案信息建设的宣传力度,在资金、人员、技术等多方面加大投入,从而保证信息工作标准能够有效执行,确保信息建设有序开展。
        (二)加强企业之间档案统筹管理
        从宏观层面来讲,当前我国企业发展并不平衡,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合资类企业和民营类企业之间的业务差距大,数据处理基数差距大,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档案管理环节中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想推进档案信息管理建设,笔者认为各个企业之间应该进行统筹管理,借鉴信息化建设完备、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健全的企业做法,企业之间应该有效进行档案信息管理联动,通过互帮互助,加快档案信息建设步伐。企业管理层还应该鼓励员工深入其他企业档案部门,参观其日常工作方式,学习其档案信息管理经验,学习其关联归档、数据利用等工作方法。其次,不仅要借鉴其他企业的发展优势和有效成果,也要关注企业档案管理的经验教训,开展互帮互助,提高档案信息建设成果。
        (三)健全安全保障体系
        在档案信息建设中,工作人员还应该对档案资料全程安全保管,健全安全保障体系,规避信息泄露事件发生。在信息采集阶段,如果企业信息资料数量多,转换电子文件的时间就会延长,因此会采用外包等形式对企业资料进行处理,这时就应该加大对涉密档案资料的保管,避免让外包人员和无关人员接触涉密档案信息,有效防止信息泄露[3]。其次,还应该加大对电子设备的维修力度和维护力度,确保硬件实施安全,保证主机封条完整,安装信号干扰器,及时更新工作日志,将计算机系统、硬盘、档案文件和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对实物档案和纸质资料放到指定位置进行保管,做好监督和防控工作,安装红外线警报器、摄像头、门禁等设备,做好信息备份工作。
        (四)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最后,企业应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转变服务理念,增强信息化管理技能,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企业可以与各大高校开展合作,联合培养兼具档案知识和数据化信息处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增强人才储备质量,在今后的工作中,鼓励员工参加技能培训,线下培训活动,档案人员所在部门或企业可以给予其一定的财务支持和政策支持,帮助档案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为企业档案信息建设增添活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信息化建设为企业提供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挑战。因此笔者认为,企业应该提高对档案信息建设的重视程度,制定并完善档案信息工作标准,加强企业之间档案统筹管理,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加大对电子设备的维修力度和维护力度,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帮助档案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林夕、常飞、贾劲颂、崔洁、谷一凡、陆炫宇.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档案信息化转型的目标与策略[J]. 档案与建设, 2020, No.381(09):46-48.
        [2] 张凤宇.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03):749-749.
        [3] 陈明昊. 信息化背景下提升企业科研资料归档工作质量研究——以北京轨道公司为例[J]. 北京档案, 2020(1):33-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