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斐然
中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我国经济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作为企业的核心软实力,在提高企业整体凝聚力、培养员工积极工作态度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管理运营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能够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分析了企业文化的地位及其作用,对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应用
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为了顺应当前经济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进一步推动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制度改革。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企业的管理者与企业员工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企业文化已逐渐成为代表企业精神风貌和企业经营理念的重要载体,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进步,逐步形成的企业员工所共同恪守遵循的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象征着企业的精神面貌,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1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概述
在现代经济发展趋势中,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加快开发人力资源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另外,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合理化开展,可以帮助企业完成未来发展目标,使企业能够脱颖而出。总的来说,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对产出进行计量,是指能够运用绩效考核的方式对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产出难易程度进行合理的测量;二是专业度,指的是企业和人力资源之间的融合程度;三是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企业的现有管理模式优化升级,构建出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结构,合理化控制经营成本,进而可以为把国有企业打造成世界性一流企业奠定基础。
2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在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2.1缺失完善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制度
由于国有企业本身的特点,导致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源方面的价值有所忽视,因此也不会将过多的工作量和精力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之中。部分国有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制度方面不够完善,而且在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体系和内容方面缺陷也比较明显。部分企业尽管制定了合理化与科学化的制度,但在推广和落实中与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使得制度的提出和建立流于形式。在企业中工作人员权益和经济管理的实现很难得到保障,这对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相当不利。
2.2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视度不够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面临着资金、技术、设备等各方面的压力,使得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非常激烈的竞争,为了能够保证企业短期内的经济效益,很多中小企业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愿意投入时间与精力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很大一部分中小企业都不具备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同时,在员工培训方面,培训方式大多局限于师徒之间的“传、帮、带”,普遍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制约了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导致员工能力的提高滞后于企业利润的增长。
2.3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存在着兼容性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方面的发展水平较低,相对应的专业管理工具应用成熟度不高。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的使用,需要与企业的发展需求、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但是国有企业在应用经济管理工具的过程中存在兼容性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也导致了国有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时受到了较大的阻碍。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增强对经济管理工具的引进,积极和企业的管理系统兼容。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开发出能够有较高适配性的管理工具,因此国有企业仍然要面对兼容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3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策略
3.1优化人力资源培养与开发体系
对人力资源培养与开发体系的优化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强化思想,深化理论,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明确项目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情况,为项目工作人员提供公平的晋升渠道,从而留住人才,避免项目工作人员流动频繁。此外,需要对项目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专项培训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配置的应用,所以必须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建立项目工作人员的培训需求,结合需求完成培训内容的设置,另外还应该建立培训效果的反馈机制,促进企业发展。最后,结合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应该不断开发、建立、发展线上课程,让项目工作人员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对知识进行学习,提升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为项目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要提升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首先企业要改变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聘用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针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起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统一指导、规划。
3.3完善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
员工的产出是约束市场和内部人力现货市场给予报酬的重要标准,另外,关联团队和初级团队的报酬标准应当是以可计量的团队产出为主。当出现团队产出不可计量时,其报酬应当将资历作为重要标准。尽管雇佣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并非是由企业本身所能够决定的,但是企业还是可以通过增加员工的工资附加值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的吸引力。同时,薪酬福利制度也是帮助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事项,关乎国有企业员工的个体利益。总的来说,国有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应当与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相挂钩,促使收入呈现出更加合理的发展态势。首先,要遵守合理性原则。员工在国有企业中进行工作,薪酬是其主要收入来源,能影响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决心。因此,在制定薪酬制度时需要遵守科学性的原则,鼓励员工为国有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其次,企业还需要对员工的劳动成果进行福利回报。目前,国有企业的薪酬水平呈现出统一化的状态,有所差别的是福利待遇的合理设置。同时,福利待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企业的人文关怀,使得员工感受到企业对其身心发展的重视程度。这不仅需要在物质上给予福利奖励,而且还需要在精神上给予工作人员以重视,帮助工作人员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共同提升,引导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要重视薪酬和福利待遇制度的建立,并且要将其落实到现实之中。
3.4明确信息化物资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许多企业都已经建立起适合自身实际经营情况和适应自身发展的信息化平台。企业能够借助平台的支持,细化和完善采购、存储等各个管理步骤,切实提升物资采购管理的信息化。未来,企业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采购管理信息化流程。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研发工作,不断优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其应用到合同签订、谈判合作等工作中。企业要加强对物资采购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加强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训。要提高人才准入门槛,提高采购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切实提高整个员工队伍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使我国国有企业获得更好地发展,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对此应该有明确的认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能够对问题的产生原因有着准确的了解,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明白问题所在,并对其“对症下药”,有效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和生产,促进经济效益得到提升,最终推动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雁.浅析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者的关系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3):232-233.
[2]孙怀平,亨尼·敖特·汉森,杨东涛.基于地域文化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江苏为例[J].学海,2020,(4):155-162.
[3]曹娟.企业文化建设与群众文化的关系关键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