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供电调度管理方式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3期   作者:卫哲
[导读] 随着我国铁路电气化的稳步推进及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发展,接触网成为铁路运输保障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卫哲
        上海维管处徐州供电维管段221009
        摘要:随着我国铁路电气化的稳步推进及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发展,接触网成为铁路运输保障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点多面广和设备复杂,接触网同时也成为其中一个薄弱环节,一旦发生接触网故障,牵引机车无法运行,将给铁路的运输秩序带来严重干扰,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安全。所以,接触网安全稳定运行,也成为铁路交通领域关系国计民生重要环节。经验和教训表明,通过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可以有效缩短故障延时,将故障、事故损失降低[1]。本文就上述论点对新形势下供电调度管理方式思考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新形势;供电调度;管理方式
        引言
        电气化铁路相比于普通牵引铁路,其具有热效率高,能源节省,运输功率大,可提高运输能力和牵引总重。机车车辆周转速度快,维修几率较小,运输成本低廉,整体作业量和耗能较少,污染少,劳动条件较好,粉尘与噪声小等特点。电气化铁路机车的主要是由供应系统提供,此供应系统由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组合而成,通过高压线路输电牵引变压降压后进行整流,同时送至铁路架空接触网【1】。
        1铁路电气机车经受电弓受电
        1.1电气化铁路和牵引供电系统设备发展历程
        电气化铁路还可以称为电化铁路,主要是指机车作为动力牵引的铁路。
        例如:我国建成宝成铁路的宝鸡至凤州这段铁路是我国第一条长94公里的电气化铁路。这么多年以来,我国的电气化铁路一步步走出了一条时速从低到高、从低吨位到重载的成功之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原始创新,我国电气化铁路不但在建设质量与技术能力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总里程跃升为了世界第一[2]。
        电气化铁路的重载技术发展这方面,我国大秦铁路已经突破了4亿吨的年运输量,可开行2万吨重载列车。我国在牵引供电系统变压器设备的制造技术与设计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与国外的牵引变压器技术逐步接轨,极大地满足了动车组用户及机车和牵引总体线路对于牵引供电系统变压器的要求,为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发展作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贡献。
        1.2提升供电系统应急处置水平的必要性
        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截止2018年底,全国铁路运营的里程突破了13.1万公里,特别是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了2.9万公里。
        因电气化铁路具有高效、节能等一系列优点,其在铁路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供电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导致停电的影响时间长、范围较广泛、故障点查找较困难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运输生产肯定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打乱正常的运行秩序。因此,有效提升供电系统应急处置水平,快速排查故障所在地点,尽可能的及时恢复供电,以保证列车恢复正常行驶,进而降低因故障所带来的影响。
        2.加强铁路供电系统应急处置的对策
        2.1有效提升供电系统应急处置水平
        (1)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几种常用的学习方式培训,以提高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的综合技能与素质,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天气比较恶劣的情况之下的应急处置能力水平。
        例如:定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重点加强故障处理相关典型案例教育,通过相关技术基础知识培训的针对性和开展日常应急演练的实效性、规范性为手段,对在应急处置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与分析,不断积累经验,有效提升技术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在每次组织应急演练期间,将应急演练的组织情况纳入半年度安全评估评分项。在每次应急演练后,详细填写事故(故障)应急演练记录,对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要求进行明确,及时保存相关的影像资料备案。


        (2)必须要做好供电系统设备的维护工作以防止产生故障进而致使发生铁路事故,进一步提高设备故障处理效率,缩短因故障导致停电时间。
        例如:要及时收集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发生故障的原因,通过所收集到的关联信息和监控数据,准确定位发生故障的地点并及时消除隐患。要充分发挥调度部门的应急指挥能力及时了解故障发生的原因情况,技术人员要多下现场,对现场设备的状态、运行方式和状况充分了解并掌握。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切实做到安全上把关、技术上支撑,保证指挥得当,为极大的缩短故障延时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3)不断强化基础管理以提升供电系统的应急处置水平,从基础入手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加强对调度的风险研判与管控。从停电联系、设备运行倒闸操作、运行监控等方面制定出一系列最为切实可行的作业流程和控制措施,不断更新并完善供电系统技术相关资料。对指导书进行适时的补充和修订,切实夯实供电系统安全管理基础。提前做好应急预案以便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提升供电系统安全防范效率。
        2.2吸取“台湾事故”教训,加强安全排查隐患
        以“4.2”台湾太鲁阁号408次旅客列车脱轨事故为例,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安全排查工作。
        (1)开展铁路沿线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加强周边工程施工以及车辆通行隐患,严格落实以及督促施工机械进场,按照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督促。
        (2)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记录排查情况,并给相关人员通报,做好防洪措施等。
        (3)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消除重大事故隐患。要建立长效机制,把双重预防机制作为全年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2.3完善铁路调度应急指挥系统
        (1)铁路调度应急指挥指的是运输调度指挥过程中,铁路线路、通讯信号、供电等固定设施设备,机车、车辆、动车组等移动设备故障及遭受恶劣天气等自然灾害、突发客流等突发事件时,依靠相关设备、设施和支撑系统,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指挥应急处置实施,努力恢复运输秩序、降低突发事件影响的过程[3]。
        (2)铁路调度应急指挥包括应急指挥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调度应急处置事前主要利用接入外围系统和依靠应急移动APP收集现场信息和故障提报信息,利用算法模型进行异常判断、差异判断等形成报警或者预警信息;调度应急处置事中包括应急启动、应急组织和应急处置过程监控等部分.
        (3)利用现代化技术,完善管理运行系统,供电调度运行管理系统由值班管理子系统、作业管理子系统、应急处置管理子系统、业务培训管理子系统、工作质量分析子系统及数据库管理子系统6部分组成。
        (4)调度应急处置事后主要包括写实分析和恢复评价等过程。应急处置过程管理主要包括应急值守、应急演练、基础资料管理、应急预案、应急模板管理、应急通讯录管理等。
        3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要做好供电调度管理措施,有效提升供电系统应急处置水平,吸取“台湾事故”教训,加强安全排查。做好相关工作,健全铁路供电系统应急处置制度,提升铁路供电系统应急处置水平,以保障铁路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翟小毛.提升铁路供电系统应急处置水平探讨[J].交通企业管理,2019,(02):99-101.
        [2]李淮.高速铁路供电系统安全性评估[J].通讯世界,2015,(07):124-125.
        [3]李鹏.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8,(01):69-70
        [4]钱平慎.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事故恢复技术[D].大连:大连交通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