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法军
身份证号码:33252719801216****
摘要:近些年来中国道路桥梁建设快速发展,应有效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从而提高工作质量,推动交通行业进步。工作人员在施工中,要运用新工艺和新材料,不断解决存在的问题。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交通问题实施合理的措施,提升施工效果,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水平,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主要阐述了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仅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
引言
道路桥梁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也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务必要高度重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否则轻则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重则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就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其质量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包括施工行为、客观环境等等都可能会造成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尤其是容易出现诸如桥头破损、路基下沉、裂缝、钢筋锈蚀等病害状况。所以,务必要充分认识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及对其实施有效处理的重要性,并针对性用好施工处理技术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1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现状
1.1地基加固
在建设道路桥梁中,地基加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也属于基础内容,影响着桥梁质量,在施工中合理应用复合地基技术,在施工时要重视施工现场土质,并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和工艺,推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发展。复合地基技术包含了灰石桩、碎石桩等,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合理使用各项技术,从而发挥出此项技术的效果。科学技术发展快,预应力管桩取代了混凝土材质的方桩。
1.2粘贴钢板技术
(1)先在钢板上钻设注胶孔和螺栓固定孔,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1m2钢板上的注胶孔数量以3~4个为宜,螺栓固定孔的数量以6~7个为宜。注胶孔应依据灌胶嘴尺寸进行钻设,确保二者能够匹配,注胶孔钻好后,应对其周边进行密封。(2)将钻好孔的钢板紧贴在待粘合的桥梁构件表面上,按照钢板上的螺栓固定孔位置,在构件表面钻设相应孔位,确保位置吻合,以免影响固定效果。打磨处理钢板与构件表面,要求钢板无锈,构件表面应达到一定的粗糙度,从而确保两者能够紧密粘合。(3)托起钢板后,将其悬挂在构件表面的螺栓上,并将螺母拧紧。在待粘贴钢板的构件表面,每间隔50cm左右,插入一节软管进行排气。需要注意的是,钢板的各个角上应设置排气管,确保注胶后,钢板与构件贴合面之间的空气能顺利排出,提高粘合效果。(4)使用配制好的封口胶,对钢板周边的缝隙、螺栓及注胶孔周围的间隙进行密封处理,确保密封的严密性,以免影响粘贴质量。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推荐的配胶比来配制粘贴胶,搅拌均匀后进行注胶。作业时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为避免影响粘贴效果,配好的胶应立即注入。通过灌胶工具,从注胶嘴将胶液注入,注胶应从一端开始,直至相邻注胶孔有胶液溢出时,便可停注。要控制注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形成气囊。注胶3~5h后,观察有无流胶的情况,避免出现脱胶现象。
1.3路基压实技术
在开展路基路面的压实作业时,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把控摊铺速度与压路机碾压段长度的协调性。对于路基压实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沥青混合料粘轮现象,可时不时的向碾压轮表面撒一点水,以防止过度粘轮现象的发生。在沥青混合料路面还没有完全冷却的情况下,千万不可放置重型机械设备,或在上面洒杂物,如油料以及矿料等。为了进一步增加路基路面的压实度效果,可在碾压时借助夯板的振动作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天气情况以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混合料的具体性质、沥青出场时的温度等各方面的因素,及时确认碾压路段的合理长度。
2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未来发展
2.1伸缩缝与支座处理
伸缩缝施工过程中,务必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施工要求展开,确保伸缩缝贯穿,同时保证每一施工环节,诸如混凝土浇筑、振捣等均达成质量标准。对于支座的安装设计工作,首先务必要对支座的具体数据做出科学、精确的测算,并在施工过程中将这些数据予以有效落实,确保支座垫石厚度满足工程标准。另外,对于支座的钢构件务必要通过刷防腐涂料等方式,做好防腐蚀处理。更换支座时,可在墩顶安放超薄千斤顶,梁底与千斤顶接触面设置横向刚性连接,以保证横向同步顶升及提升顶升稳定性。顶升高度不能超过1cm,顶升后更换破损支座,再进行落梁。
2.2创新结构加固技术
在传统的道路桥梁建设中,应用结构加固技术无法满足结构的需求,因此需要整合相关因素和资源,健全结构加工技术,在实际施工中需要转变道路桥梁结构系统,通过转变道路桥梁的受力点和位置,提高桥梁的承载力,提升稳定性和坚固性。同时,应用喷射混凝土技术能够有效结合受力部位,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层可增大路桥受力面积,减小局部压强,增加建筑荷载力。在施工时受多种因素影响,钢筋可能会产生腐蚀现象,进而降低稳定性和坚固性。针对此种情况,可使用碳纤维取替钢筋,在实际应用时能够提高钢筋的抗腐蚀性,全面防护道路桥梁,在加固时也能够提高质量。运用新技术时,需要加强管理技术工作,在整合多种因素的基础上,要更新管理技术,顺利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在管理施工技术中,合理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科学检测各环节,实施动态检测方式,记录相关数据。在严密计算后,为今后的施工奠定基础。在分析数据时,需要分化工程内容,经分解掌握施工情况,找到各环节的不足进行优化,从而保证施工技术与实际施工情况结合,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在提高施工质量时提升经济效益。
2.3绿色施工技术
根据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特点,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工作,避免施工材料浪费,不仅可降低施工成本,还会减少施工导致的环境污染。在道路桥梁施工前,需要对绿色施工方案进行深度分析,主要从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入手,保证绿色施工理念完美地融入到道路桥梁施工方案中。为了达到绿色施工的目的,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一直坚持绿色施工理念,应用绿色环保技术,规范绿色施工行为,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也要与绿色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施工技术人员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如做扬尘处理时,可设置挡风墙,将施工现场的扬尘与周围环境隔绝开,从而避免扬尘对周围空气的污染。另外,也可以在空气中喷射一些抑尘剂以及水。再比如说,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有光污染的问题时,可选用遮光板,合理控制灯的角度和照射范围,并张贴公告说明用光的时间。
2.4智能化
道路桥梁使用范围越广泛,使用程度越高,在实际运行中,人们对道路桥梁的耐久性、安全性提出了要求,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应用智能化技术,提高施工水平。在道路桥梁内部可安装检测系统、预警系统和通信系统等,实现全程监控施工过程,比如应用GPS技术能够让施工人员提高监控的精准性,保证有效整合数据资源,提高施工质量。在使用智能化系统中,加强施工整体结构的稳定,当出现问题时,确保能立即报警,让施工顺利开展,防止工程受到多种因素干扰,进而使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结语
通过上述对道路桥梁施工技术要点的具体介绍以及分析可以看出,施工技术的正确合理运用对整个施工建设的重要性,新形势下,我国加强道路桥梁建设,施工技术人员在实践中结合工程实际和工况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一定要在某些方面进行加强和改进,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工程建设的水平,保证道路桥梁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开展,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文清.论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4:97-98.
[2]景刚.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