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3期   作者:佚名
[导读] 事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佚名
        摘要:事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科技发展,人事档案资料已经成为事业人才选拔的宝贵信息资源,在事业人力资源管理乃至人才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目前事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结合时代要求,探寻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解决对策,保证事业人事档案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巨大价值。
        关键词:事业;人事档案;管理
        引言
        在人事档案中包含个体的详细资料数据信息,其中包含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个人隐私如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内容,也体现出是一个机构或者事业所具有的人力资源结构,通常情况下,对此类的数据信息需进行保密处理。但人事档案在组织中有一定的重要性;同时具有较高的管理价值,所以在现代化的信息时代发展中,应该更多地注重对管理环境发生的变化,导致出现各种风险的应对,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以此有效地防范人事档案出现风险的概率。
        1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事业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的归档、统计、保存及交接等工作往往要消耗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很多事业涉及的员工数目庞大且层次复杂,各种档案资料也相应庞杂,仅靠人力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不但无法满足当前所需工作效率,还经常出现档案遗失或损坏情况。随着网络与计算机的迅速普及,信息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信息传递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这为事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事业要想保持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就需要突破自我,变革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将管理技术与信息科技紧密相连,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比如对于随时可能产生的人事变动,事业可通过网络追踪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再把这些数据在计算机或云端上标记和存储,日后若需要调用有关人员的档案资料,直接从计算机或云端上获取其档案的数字信息即可。人力部门还可将其保存的大量历史资料的实物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既有利于保护实物档案,又便于检索利用。当然,时代的发展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现阶段有些事业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并未积极做出转变,特别是查阅档案与信息检索,目前仍是人工处理方式,与无纸化阅档还有很大差距,事业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2信息化时代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策略
        2.1数字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
        人事档案资料具有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机密性等特性,是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只有具有这些特性的档案资料才能为单位或部门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伪造、涂改档案资料的现象近年来屡屡被曝光,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这些现象反映了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实施档案数字信息化管理,设置查阅档案的审批权限范围,系统日志查询自动记录每一次查阅档案资料操作过程,个人档案信息内容的更改和操作的具体日期在系统日志上留有详细记录,从源头上杜绝了档案资料在整理、归档、收集、转出等环节中出现人为的伪造、涂改档案现象,确保了人事档案资料的安全。


        2.2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制度的建设以及安全防范意识的树立,直接地关乎各项管理工作与应急措施的有效执行,不管是从人事档案管理风险的阶段中,还是完善制度都是防范安全事故出现的有效手段。突出对人事档案的信息管理安全事件发生频率,提升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效率,例如在人事档案的共享、利用等工作环节中,重点突出对存在风险较多的环节加以安全管理,例如生成电子人事档案、电子人事档案传输等。针对管理人员讲,可通过学术讲座、业务培训等方式,不断地提升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信息素养,加强其对人事档案管理存在价值的认识。并对工作的流程进行优化、对人事档案的经手人员进行登记,保障可有效的追溯。通过提升全体员工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加以对档案工作开展宣传,提升人们对人事档案工作泄露的危害性认识、提升员工对密钥的管理,以及日常生活中信息安全意识,能自觉地重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2.3形成统一管理体系
        人事档案管理要走上信息化建设的道路,建立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是首要任务。要明确人事档案管理的专门机构,确定人事档案流转规则,建立档案数字化标准(方便档案录入),开发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在系统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可共享的档案信息基础数据库,给予有关人员权限区域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建立健全人事档案信息管理体制,确保人事档案信息规范化、标准化的顺利进行。
        2.4融合多种模式,强化外部风险能力
        外联网的应用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多风险,在防范工作开展的基础上不仅要依靠单位技术水平,融合多种管理模式进行使用,还要积极地引进第三方力量。积极地探索外联网安全防护外包模式,在招标工作开展中,根据现今的风险评估结果,对主要的技术指标、次要指标等列入其中。主要指标包含硬件规格、系统管理等内容,重点突出的是人事档案安全防护核心功能的开展;次要指标则指冗余功能、网络层安全等,可有效地支持并判断网络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能解决安全问题。既要加快、更新各个层面的风险防御技术,也要在物联网使用过程中加强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以此强化对各个设备的实时监测,或使用人脸识别与指纹识别技术,提升一些授权加密技术的安全性;还要做好人事档案管理的备份工作,实现对所有人事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并做好相应的备份工作。
        结语
        实现人事档案数字信息化管理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顺应新时期信息化技术发展状况,采用数字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便捷性,降低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力财力成本,有利于人才资源潜力的开发,为干部提拔任用提供可靠依据,有效提高人事档案的管理利用效率。档案数字化建设是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发展的新举措新要求。它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加快社会进步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赵欣琪.创新事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举措[J].办公室业务,2019(06):179-180.
        [2]谢明彧.国有事业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事业改革与管理,2020(09):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