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杰
身份证号码:33108219920115****
摘要:沉降问题是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施工人员应该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台背路基沉降、路堤沉降等问题进行处理,提升道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采用加固硬化、更换土质、预压载荷等方式强化地基强度,从设备和材料两个方面控制路基路面施工效果,并针对沉降带做好路基路面排水以及搭板设置和连接等相关工作,有效解决路桥沉降问题。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路基路面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路基施工技术、台后填筑施工技术、路基路面排水技术等施工技术不断涌现,这些技术作为道路工程项目施工重要技术,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在提高软土路基承压能力和稳定性、减弱软土路基流动性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1道路工程中沉降段及其成因分析
1.1路基处理不当
在开展道路工程项目施工工作的过程中,如果路基出现施工操作不规范问题,那么将会严重影响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进而造成部分区域出现道路沉降端现象。站在路基施工操作角度分析,不难发现出现以上不良现状的根本原因是路基处理不当。而路基处理不当又可以细分为以下2个具体原因:(1)施工技术选用处理不当。相关施工人员在优化和改良软土路基时,没有科学选用恰当的施工技术,导致因软土路基处理不当而造成道路沉降段现象的出现。(2)所用填筑材料质量不达标。在对路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由于忽视了对填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和试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质量不过关的填筑材料,导致所有的填筑材料强度不达标,含水量过高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路基的施工质量,增加了道路沉降端现象出现的几率。
1.2台背地基形变的问题
在道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地基,比如,道路桥梁台背在河流的两旁或沟壑等环境恶劣的地区,需要首先确保地基的稳定性,由于这些地区土壤含有较高的水分,可塑性极强,通常会导致施工出现沉降现象,再加上地基强度有限,又受到填土高度和土壤间隙的影响,地基压缩性不断增加,当按照50cm的范围进行填筑后,容易导致地基的承受能力不足,引发沉降问题,从而出现桥头跳车的情况。地基沉降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施工设计,如果工作人员不能根据规范要求设置钻探深度和钻孔数量,就无法勘探软土地基存在的深度,最终无法运用针对性策略进行软土地基处理。除此之外,在软土地基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精准的计算参数并根据软基的具体情况进行施工,否则,就会导致桥头软土路基出现沉降的情况,加上雨水侵蚀,使得路堤逐渐流失,进一步降低强度。
1.3设计因素引起的路基沉降
在进行道路桥梁施工设计时,部分设计人员会出于经济性的考量而选择使用小跨径桥梁来设计大河面或是大沟壑区域,这样便会造成桥头路堤太长或是桥涵尺寸与规定不相符的问题,当工程项目投入使用之后会进一步发生排水不顺畅的状况。其次,设计人员未能充分、全面地处理好台背、台前的防护工作,由于填料压力太大,路基沉降极易发生水平位移的问题。
2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2.1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地基处理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原本地基中土壤的强度,确保地基可以在承受较大载荷压力的情况下保持正常状态,避免出现严重的沉降问题。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预压载荷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以及土质更换等,可以有效增加地基的强度性能,在运行过程中降低沉降幅度。一般而言,当地基中具有超过3cm的软土层时,施工人员需要在地基土层上方铺设土工布,并选用适宜的填料进行填土施工,确保可以有效降低因路堤和桥台之间沉降引发的施工误差。针对路基较厚的沉降段,施工人员需要对回填料的用量进行有效控制,重点通过土层强度的强化施工来应对沉降问题。
2.2沉降段的搭板施工技术
为了保障路桥沉降段和路基路面的最顶端保持平行,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根据沉降段的搭板设计标准合理设计搭板位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桥头路堤、桥台沉降量和行车要求的关系,有效保障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道路桥梁的最底部与搭板的最顶面始终处于协调统一的情况。整个沉降段的搭板顶面平行于路基的最顶端,才能确保路基路面与桥梁的搭板设计规范化。在后期施工阶段中,注重锚栓和拉杆水平方向的稳定,保持限制位移方向和水平拉杆方向一致。施工人员需要精准掌控距离,针对距离搭板较近位置时,需要选取橡胶材料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施工人员还可以采用土木格栅技术以有效保障路基路面和土层的位移情况和移动方向,进而保障路基路面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路基沉降发生的可能性。
2.3做好沉降段排水工作
排水施工是路桥沉降段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施工人员需将适量的排水沟渠设置在路基路面区域,确保可以及时将雨水排出,避免大量雨水蓄积在沉降段,引发内部水土流失,加重道路和桥梁的沉降问题。在沉降路段,施工人员可以为路基路面设置地表排水管、截水沟、边沟以及急流槽等设施实现路基路面的通畅排水功能,也可以依靠预制混凝土板以及浆砌片石增加排水沟渠等设施的耐久性能。在排水沟渠的设置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沟渠长度进行合理控制,避免水流在沟渠内部集中,影响排水效率。此外,施工人员还需要结合区域内的气候降雨情况对排水设施进行合理设置,重点提升路基路面的排水效果,避免雨水蓄积引发路桥沉降问题。
2.4台后填筑施工技术应用
对于道路工程项目而言,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道路沉降段经常出现在后背区域,因此,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在有效落实后台填筑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应用台后填筑施工技术,从而确保该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在这个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首先充分利用石灰、水泥等施工材料,对道路沉降段进行加固和改良,确保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填筑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填筑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对填筑尺寸和路基压实程度进行科学控制,提高填筑的充分性和彻底性,从而实现填筑效果的全面提升。另外,在对路基进行碾压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还要重视对振动碾压方式的应用,以实现路基的压实度的全面提升,从而保证后背区域的承压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做好对填筑材料的质量把关工作。例如:相关施工人员可以采用试验检测的方式,从填筑材料的含水量、硬度、纯净度等参数和指标入手,对填筑材料内部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测,一旦发现填筑材料出现质量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更换,避免因填筑材料的质量问题而影响道路工程项目最终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在路基施工技术、台后填筑施工技术、路基路面排水技术等施工技术的应用背景下,为了提高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相关施工人员在对沉降段路基路面进行防控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好以上方面外,还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不断学习施工新知识和新技术,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施工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还要总结施工技术的应用经验,使路基施工技术、台后填筑施工技术、路基路面排水技术等施工技术拥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问题,从而为更好地提高施工企业的生产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促进施工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的最大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明强.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四川水泥,2020,(8):283-284.
[2]陈伟,范文航.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四川建材,2020,46(6):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