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玫君
身份证号码:36242719861225****
摘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是道路桥梁施工的重要环节。施工技术人员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掌握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流程及要点。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导致沉降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有效避免道路桥梁沉降问题的二次出现,并保证道路桥梁施工质量,为人们打造安全可靠的出行环境。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展开讨论,从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概况出发,对路基路面沉降问题的有害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技术方式及质量控制措施,以期能给更多专业人士提供帮助,推进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稳步发展。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经济发展加速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同时为了突破地域性经济差异,道路桥梁建设成为基础建设的重要环节。道路桥梁建设的技术手段在不断地发展与提高,但在进行道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道路桥梁路基路面产生的沉降给过往的车辆及行人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要想进一步加快道路桥梁技术的发展进程,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对道路桥梁路基路面的沉降的分析探讨可以帮助行内对路基路面的沉降原因有确切了解,并据此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施工道路或桥梁的品质。
1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1.1明确桥头搭板形式
桥头搭板是道路桥梁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尺寸与桥台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对桥台基础、填充高度等具有一定的影响。从工程实践来看,搭板尺寸的计算过程相对比较复杂,为确保尺寸合理,必须确保相关的数据准确无误。因此为获取准确的数据应对以下事项加以注意:与桥台和墩柱上边缘接近的位置,应采用倒角结构,该结构最为突出的作用是可以避免桥头搭板滑动,引起道路损坏;台背与搭板之间可以采用拉杆和锚栓进行连接,由此能够避免因搭板出现位移,引起桥头塌陷的情况发生;在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进行施工时,必须对接缝的处理予以重视,如果接缝处理不当,则会造成雨水渗漏[7]。故此,应选用适宜的材料对接缝部位进行填塞密实,阻止雨水从接缝处渗入,避免影响基层的稳定性,进而导致上部结构塌陷;桥头搭板的使用寿命与质量密切相关,为进一步延长其使用年限,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搭板的质量。
1.2做好沉降段整体结构的合理设计
虽然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的概率无法计算,但过往的经验会使我们直观地看到一段道路或桥梁当中,哪些部位是相对容易发生沉降的。在有了这个概念以后,在前期设计中,设计师要着重对这些部位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第一,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适当增加路底压土量或改变材料选择。例如,在山区进行道路桥梁施工时,首先要根据山区地表沟壑量计算出合适的压土量,再根据所在山区的自然环境选择抗干旱或耐雨的材料作为路堤材料,最后要加强路基路面搭板的强度,防止路基路面变形。第二,要根据所穿过的地区,对道路桥梁容易发生沉降段的搭板长度进行合理的预算。例如,在对河谷地区进行桥梁搭建的过程中,要根据所穿过的河流的宽度对所要建设的桥梁沉降段路面的搭板长度进行精准预算,并利用科学手段将误差降至最低,从而为整个桥梁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3做好地基处理
不同道路桥梁建设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各不相同,对地基施工的要求也是有很大差距的。地基开挖前,要全面勘查施工路段的土壤结构、水文条件及地址环境、地形等,并且分析这些方面对地基施工的影响,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将影响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在道路桥梁建设中,水文条件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不仅会影响路基的稳定性,还会导致路段沉降问题的产生。对此,进行道路桥梁施工前要特别考虑这一因素,积极做好道路桥梁的地基排水处理工作。
设置排水系统时,应与其他施工路段周边水体组织良好衔接,结合路基的实际水文条件进行设置,以保证排水系统设置的科学性。沉降路段施工时,为了规避位移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减少回填材料的使用量,从而提升地基的强度和承载力。此外,利用基桩施工法让地基产生侧向流动,能有效避免桥台不正常的位移现象。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状况,如果遇到沟壑路段,要充分利用土壤空隙大的特性,将其中的黏土层换掉。若施工阶段正赶上雨季,黏土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晒干,进行回填时要利用石灰吸收多余的水分,从而保证地基施工的密实性。
1.4加强填土路基的压实施工
在进行路基填实的工作时,施工人员主要可以依靠以下三个办法来进行施工。(1)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严格准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以此为标准,规范施工(2)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压实机械,其次要严格检测各项数据,控制填土的含水量、松铺厚度等。从施工的环节保障路基的压实度。(3)要成立监察部门,专门在每天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结果进行监督以及审核,力求每天的施工内容都能够达到质量。
2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管理
2.1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当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图纸绘制完毕后,组织相关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从中找出缺陷和不足,加以改进和完善[5]。在此基础上,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全面技术交底,使他们明确质量标准,确保沉降段的施工质量。在桥台软土地基的处理中,可依托设计图纸,对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处治方案,从而提升桥台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使其满足施工要求。在各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中,水泥粉喷桩的效果较好,施工过程简单,质量易于控制,经过处理后的软土层承载力可以得到大幅提升。在沉降段施工中,技术交底应针对细节进行。如桥台搭板施工中应严格控制伸缩缝的宽度,保证伸缩缝顺直。同时,桥头伸缩缝的质量不合格也会引起渗漏问题,随着雨水的渗入,地基会逐步软化,进而引起不均匀沉降。所以在技术交底时,要明确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处理到位,避免沉降问题的发生。
2.2相关人员能力的提升和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道路桥梁施工建设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道路桥梁工程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习专业技能和新的建筑知识,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进行改善和创新,探寻避免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的新技术。另外,随着互联网科技和智能手段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地文化技术的交流与融合,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行业也应该以批判的眼光借鉴和学习国际新理念,再结合我国国情和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出符合自身的优秀建筑技术。行业内部也应定期开展交流分享会,在思想的碰撞与启发当中,促进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当中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方法的探索。
结语
道路桥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项目是关系社会稳定发展和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民生工程之一。保证道路桥梁建设质量,不仅可以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而且可以为提升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纵观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现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也是影响和制约我国道路桥梁工程良好发展的原因所在。其中,道路桥梁沉降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且发生频率高,因此,进行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这一问题的控制与管理,结合道路桥梁建设现状明确沉降问题的产生原因,通过加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针对不同施工问题采取不同的技术方式,有效规避道路桥梁的沉降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永辉.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28):1582.
[2]王军虎.道路桥梁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应用与措施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