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群星
身份证号码:41282819860214****
摘要: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首屈一指,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更是如此,加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能够保证各地区之间经济交流的效率、提升各地区之间文化沟通的质量,更能为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因此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可谓势在必行。根据其实际施工情况来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是目前困扰技术人员的一大课题,只有对施工技术应用意义进行分析,并对沉降段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究,才能够确保施工的最终质量。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道路桥梁施工中,受施工环境和运行环境的影响,路基路面会出现沉降问题,后期使用中,也可能发生沉降,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很容易出现桥头跳车现象,会对道路桥梁的整体结构产生严重影响,为解决此问题,有必要在桥头设置搭板。路面路基填筑完成后,需要一定时间冷却,在此期间,路基路面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出现弹性变形情况。道路桥梁土体和桥台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它们之间的受力体系相互影响,不能完全发挥出各自优势,时间一长,路基路面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此外,道路桥梁因为长时间高负荷运转,在车辆荷载力位置与搭板支撑路基段位置会产生两个高峰值的路基应力,一旦桥面车辆通行过程中经过搭板末端位置,路基将会承受巨大的压力,而这部分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很可能导致路基严重变形,使路基路面出现严重的沉降。
1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应用意义
中国的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里程十分可观,其施工规模往往比较大,但是路基路面沉降问题始终存在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必然会造成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问题,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给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另外,路基路面沉降问题还会造成车辆通行速度降低的问题,使突发性交通风险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在路基路面沉降过程中,道路桥梁的整体稳定性也会大幅度降低,道具表面凹凸不平等问题愈演愈烈,最终难以进行控制,不利于道路桥梁工程的有效应用,只有尽快调整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回顾过去的道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可以发现,其往往存在路基结构处理不到位、路面结构施工质量不合标准等问题,而充分应用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以后,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2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2.1台背压实施工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造成道路沉降的核心因素就是台背回填的压实质量难以满足工程所需。道路在净高排水能力的影响下,填方工程量将会随之增加,而且大型填筑、碾压设备同样也会在施工期间受到过于狭小的市政道路影响,这也会导致台背压实难度的进一步提升。通常情况下,填料分层松铺厚度是通过施工机械锁来确定的,如果采用的是小型夯实设备,则松铺厚度不能大于15cm,而在利用其他夯实工具时,松铺厚度则应该小于20cm。在台背回填施工期间,则应该着重考虑利用蛙式打夯机对死角位置进行压实处理,而为了避免出现路面积水渗入台背中,防止台背填土出现沉降问题,则应该考虑利用夯锤专门开展强夯作业。除此之外,在开展道路施工时,还可以利用优先填堤,然后通过挖掘回填的方式来提高道路施工效率。
2.2排水施工技术
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一定要注意路基的承重能力与稳定性,如果超出路基的承受能力,很容易造成积水现象,产生巨大影响。应高度重视路基路面的排水处理工作。为有效提高路基路面的承受能力和强度,可以在边沟、截水沟与急流槽等位置采用排水加固方法,还可以采用混凝土预制板加固曲沟等方式进行排水。设计地面与地下排水沟时,要时刻注意将沟渠与管道的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因长度过长影响水流的疏通和分流。
处理路基路面排水问题时,要结合地质地形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排水方案,坚持预防为主、就近取材的原则,利用排水加固方式减少积水对路基路面的损坏。
2.3做好台后的填筑工作
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可以分成多个步骤来分析,而台后的填筑施工无疑是其中最值得进行研究的内容,它能够避免道路桥梁工程路堤结构的沉降问题。根据实际的施工经验来看,常见的路堤沉降原因包括路基沉降、结构变形等,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施工技术人员可对填筑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进行筛选,根据本次施工的质量要求等,判断不同材料的适用程度,并结合材料的性价比等确定材料的采购方案,保证填筑施工的有效性,避免路堤沉降问题。其次,要加强填筑施工管理工作,对填筑施工的各个要点进行准确把握,对不规范操作进行纠正调整,从而保证施工的最终质量。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避免填筑不到位、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等问题,从而让路堤结构沉降得到有效控制。
2.4软弱地基处理
通常情况下,在市政道路工程沉降段,软弱地基大多存在强度、稳定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由于软弱地基自身具有非常高的含水量,地基的土质相互之间将会存在大量间隙[2]。在对软弱地基进行工程施工时,容易导致土层在施工阶段因为外界因素而被压缩,从而为市政道路留下路基路面沉降的隐患。所以在施工期间必须针对软弱地基进行针对性施工,以此来提高地基稳定性。
2.5搭板施工技术
应结合设计经验,对沉降段施工制订科学合理的搭板设计标准,考虑桥头路堤、桥台沉降量与行车要求之间的关系,确保提出的方案设计更科学、更合理。要加固处理锚栓,保证拉杆处于水平方向,确保施工进度。搭板的底部要做好铺垫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能全面掌握距离搭板较近的位置。选择橡胶材料时,要精准掌握橡胶性能,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可充分运用土木格栅技术,来控制路基位移和土层移动方向,进而提高路基路面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减少路基沉降的发生。
2.6水泥搅拌桩法
针对软土地基,可通过将水泥作为固化剂,然后利用特质搅拌机在地基深处进行软土、固化剂的搅拌,能够促使软土发生硬化反应,从而发挥出地基加固的效果。这种方法施工速度快,材料主要是水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在正式施工前,需要结合施工图纸以及环境情况来决定搅拌桩的施工位置,并完成钢筋桩固定。然后在水泥搅拌机到达指定区域后安装定位设备以及指示标杆,以此来获取与桩位之间的偏差值。在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则要将钻头中心与桩位中心相对应。水泥浆液的使用量需要进行测算,并保证其质量,只有浆液的数量、质量均满足使用标准,才能够正式投入使用。为了确保施工效果,应该在作业前开展试桩作业,在试桩期间如果发现土层坚固度无法满足施工需求,则可以通过增加水泥注入量的方式来提高沉降段的坚固度。
结语
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其应用效果非常突出,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尽快提升对这一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并根据施工经验理顺施工技术要点,从根本上提升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效果。除了要做好材料选择、人员培训之外,还需要关注排水施工技术、台后填筑施工技术、搭板设置技术等,从根本上提升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另外,还需要对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进一步分析,消除目前技术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郑华君.市政道路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11):49-50.
[2]魏显巍,鲁方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5):94.
[3]冯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20,6(20):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