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机坪管制的移交优势及对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4月   作者:杨博文
[导读] 近年来,随着机场航班量的攀升以及机场扩建工程推进,航空器地面流量、密度不断增大,全面接管机坪管制工作,成为提升长春机场运行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民航机坪管制移交实际,重点分析了民航机坪管制移交优势及对效率提升的影响。

新疆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杨博文  8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机场航班量的攀升以及机场扩建工程推进,航空器地面流量、密度不断增大,全面接管机坪管制工作,成为提升长春机场运行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民航机坪管制移交实际,重点分析了民航机坪管制移交优势及对效率提升的影响。
关键词:机坪管制移交  优势  效率   影响
        引言
        民航局早在2013年就发发布了《关于推进航空器机坪运行管理移交机场管理机构工作的通知》,同时启动了机坪运行移交工作。因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和机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机场内跑道、滑行道、航站楼和机坪数量呈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布局呈现出复杂性特征。尤其是对于大型机场来说,因地面交通流量和密度较大,使得机场控制运行难度大幅度增加。以机场控制区为例,可以将其划分为机动区和机坪区,前者主要是飞机的活动区域;后者则包括停止的飞机。服务保障设备及有关人员,该区域的运行情况要比机动区复杂的多。对于运动状态下的航空器来说,不管是从降落滑行到停机坪停稳,还是从停机坪点火进入到滑行道,进而从跑道起飞,在这个过程中为了避免人、车、机相撞,需要严密控制航空器,以保证机坪运行安全。长久以来,民航机坪运行管理方式缺乏统一性,部分机场的管制塔台还要负责机坪运行管制。在实际工作中导致相关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严重阻碍着机场运行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率。因此,开展民航机坪管制移交势在必行。
        1、减少短时航班延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在出行过程中会优先考虑舒适度和速度,而航空交通运输则是首要的选择。近年来,因民用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在为人们日常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因航班延误问题的出现,对人们的日常出行和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这种情况下,如何增强航班管理水平,避免航班延误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作为航空器运行管理工作责任的承担方,机场和空中管制在确保航班正常性方面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空管部门在确保航空器安全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同样的时间安排多架次飞机进行起降,在提升空中交通流量的同时,还能使航班可以正常运行。实际上,空管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航班起降间隔进行调度,自身控制单独航班的能力相对较弱,也就说这并不是管制人员的关注重点,对于即将延误的航班来说,很难借助于空中管理来正常起飞。对于机场来说,其对航班的整体监控和管理是在每个航班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可以及时发现航班异常的情况。针对机场评价方案,航班的正常起飞直接关系到机场服务评价水平,同时还影响着机场航班量和旅客量的增长,也就是航班能否准时起降决定着机场的持续盈利。因此,民航机坪管制移交,可以方便管制人员将精力放在保证航班正常起降上,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以妥善处理短期延误的航班。管制人员通过与空管塔台进行沟通协调,可以及时安排滑行线路,进而将短时延误的航班变为正常起飞的航班,以增强机场航班的正常起飞率。另一方面,机场可以对航班延误情况及时进行了解,方便工作人员在相关信息的基础上科学安排航班起降顺序,避免航班延误问题出现。
        2、地面保障衔接更为紧密
        实际上,不管是航空器补给,还是后勤保障,这些工作大都在机场内完成,可以将机场看做是小型的综合性资源整合点,停机坪塔台建设完成后,为传递地面保障服务信息提供了便利,同时还节约了传递时效,进一步增强了资源配置工作效率。若是需要同时推出超过三个的航空器,在推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过去机坪管制未移交,要与机场指挥中心沟通决定推出顺序,之后机务部门落实,若是没有解决相关问题,以上步骤就需要重复操作;而机坪塔台建设完成后,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航空器推出顺序进行调配,节省了不必要的沟通时间,同时还能提升工作效率,多次磨合后可以提前制定解决方案,进而顺利推出航空器。



        3、减少地面管制盲区
        因民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机场都得到了完善,机场停机坪结构的复杂性愈发突出。相较于以前的停机坪配套的空管塔台,只是贴合过去的停机坪大小进行构建的,只能对范围较小的机场进行监视,随着机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过去的空管塔台监控的区域存在很大管制盲区,不利于航空器安全运行。自建立停机坪塔台后,在原有停机坪结构的基础上,结合今后停机坪扩建设计方案,可以对未来停机坪塔台位置进行确定。在特殊需求下可以设计多个塔台,以对停机坪进行全面覆盖,提升航空飞行的安全性水平。
        4、确保机场提质增效
        当前,机场运行管理机构在统筹机场各类运行主体、航空器服务保障设施、客货服务保障服务设施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运行效率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针对航空器滑入、推出、开车、机位安排等方面还没有完全实现真正的统筹安排,因信息不对称,使得登机廊桥资源浪费严重、航空器关舱门后长时间等待、延长航空器滑入滑出时间等情况。将民航机坪管制工作交由机场运行管理机构负责,可以统一配置各类有效资源,进一步增强机场运行效率。另外,将机坪管制职责交给机场管理机构,不仅可以确保塔台管制员履行自身职责,还能对管制运行程序进一步优化,不断增强跑道运行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率。机坪管制移交举措体现了民航的真情服务理念。实施机坪管制移交,可以降低机坪上飞机滑行与特种车辆间的冲突,增强出行的安全性;缩短飞机在机坪滑行时间,使得旅客等待飞机起飞和下机的时间缩短。由此可以看出,民航机坪管制移交是确保机场体制增效的重要举措。
        5、降低塔台管制员工作压力
        很长一段时间内,空管塔台人员就要负责航空器的起降和运行管理,主要是管理机坪内部的车辆和人员,防止航空器与车辆或人员产生冲突。实际上,由于机坪内的保障车辆较多,很难进行统一管理,再加上很多保障车辆隶属于航空管理,使得管理难度大幅度增加,尤其是全局性的调整更是难上加难。自机坪塔台建设后,机坪内部的权利和责任均由机场负责,空管塔台只负责管理机动区的航空器,无需考虑机坪内的车辆、航空器与人员间是否出现冲突,有效降低了塔台管制员的工作强度,也是提升机动区安全和管理水平的契机。与此同时,落实机坪管制移交可以减少空管塔台席位设置,留出更多的人力去开展其他工作,可以增强空管塔台工作质量。民航机坪管制移交可以对信息交流质量低下的问题进行解决,通过削减不必要的协调或沟通程序,有效节省了信息传递中的时间浪费。机坪管制移交后,机坪塔台和空中管理系统是互相独立的,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可以方便其他工作的开展,这是空中管制工作的飞跃式进步。若是单纯通过现有的工作经验来完成空中塔台的拓展任务还有很大难度,现有工作经验很难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因此,日后应不断完善机坪管制工作的制度和管理体系,同时还要不断调整和创新相关管理手段,以增强工作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机坪管制移交能进一步优化航空器在机坪上的滑行路线,减少航空器滑行时间,缩短旅客等待起飞和等待下机的时间;对于空管而言,机坪管制移交,有利于塔台管制员专注于履行主要职责、进一步优化管制运行程序,缩短航空器地面保障过程中各环节衔接时间,进一步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和航班正常性,实现机场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孟丽娜.机坪管制新技术研究——以大兴机场为例[J].民航管理,2019(10):27-29.
[2]肖志成. 解析机坪管制带来的效率提升[N]. 中国民航报,2019-04-18(007).
[3]肖志成,张秋.机坪管制带来的效率提升与发展思路[J].民航管理,2019(03):47-49.
作者简介:杨博文(1990.09),男,江苏连云港市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空中交通管制、机坪管制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