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拱宸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竺琳 310015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56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均分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在本次研究中选用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本次研究中选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所取得抑郁、焦虑评分数值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肺活量、1s内用力呼吸量、最大通气量数值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为呼吸科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多表现出肺部通气不足,患者肺通气血流会产生异常,这会导致患者机体耗氧量升高,进而对患者颈部动脉形成直接影响,出现二氧化碳滞留,最后形成呼吸衰竭,严重者,会直接死亡,应重点关注。本文为探讨老年慢阻肺患者运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老年慢阻肺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61~75岁,平均(66.22±1.35)岁;病程0.5~6.0年,平均(3.84±0.42)年。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60~77岁,平均(66.26±1.33)岁;病程0.6~6.0年,平均(3.85±0.41)年。纳入标准:老年慢阻肺根据WHO中相关诊断标准实施确诊。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依据原有操作执行,未做任何方面改变。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措施为:(1)环境护理服务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实施的基础,应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减少噪音,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治疗环境,提升患者归属感、安全感,让患者心态放松,建立良好关系。(2)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对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掌握,依据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优质心理辅导,缓解患者不安、紧张等负面情绪,面对患者时,要面带微笑,语气轻柔。(3)予以患者关心、鼓励,提升患者安全感、舒适感,让患者感受到尊重;从患者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进行密切观察,出现异常,及时处理,住院时出现的负面情绪,通过音乐、播放视频等转移注意力方法减轻负面影响。(4)在为患者实施健康宣教时,应综合所有资料,为患者制订个体化健康宣教计划,提升患者认知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干预前后抑郁、焦虑评分情况、肺活量、1s内用力呼吸量、最大通气量数值情况。针对本研究中焦虑、抑郁状况采用0~30分焦虑抑郁情绪评分量表实施本次评估,评估结果所得数值越高,焦虑、抑郁情绪表现越剧烈,评估结果所得数值越低,焦虑、抑郁情绪表现越轻。1.4统计学处理将所得数值输入SPSS18.0软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抑郁、焦虑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抑郁、焦虑评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所取得抑郁、焦虑评分数值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userUpload/1(98238).png)
2.2两组干预前后肺活量、1s内用力呼吸量、最大通气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肺活量、1s内用力呼吸量、最大通气量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肺活量、1s内用力呼吸量、最大通气量数值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userUpload/2(50857).png)
3讨论
慢阻肺作为典型呼吸系统病症,死亡率非常高,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多见,患病后,患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会使得患者病情恶化,依从性严重降低,不利于患者的对症治疗和身体恢复,在为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心理方面的服务非常关键,应重视。通过对老年慢阻肺的研究,老年人自身身体素质和免疫能力比较低下,患病后,会进一步降低,肺部功能会产生严重异常,身体产生居多不是,这会导致患者滋生各类严重不良反应,使得患者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心理护理属于针对性极强的干预措施,针对患者产生的心理障碍情况,为其提供心理方面的辅导和宣教,引导患者将负面心理情绪释放,形成良好心态,面对疾病时,积极、主动,提升治疗依从性,因此,心理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选用。
综上所述,老年慢阻肺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明显,能改善肺部功能,稳定好患者情绪,提升治疗效果,心理护理值得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1]高莉梅.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 究,2011,08(18):10-11.
[2]息红霞.探析慢阻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31(6):3398-3398.
[3]郭敏,张贞,李娟,等.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口〕.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8(13):2542-2542,2543.
[4]唐晓玲.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7(3):363-364.
[5]蒋静.高龄患者慢阻肺行心理护理的临床体会[J].医药前沿,2014,16(23):284一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