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雷暴日数变化特征及防雷减灾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4月   作者:林新杰1 丁城1 林毅1 王键1 黄建荣1许培惜2
[导读] 本文利用潮州市1981~2010年逐月雷暴日数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3年滑动平均法对潮州市雷暴日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几点防雷减灾措施,以推动当地防雷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1、广东饶平潮州市气象公共服务中心 林新杰1 丁城1 林毅1 王键1 黄建荣1    521011
2、广东饶平县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许培惜2       515700

摘要:本文利用潮州市1981~2010年逐月雷暴日数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和3年滑动平均法对潮州市雷暴日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几点防雷减灾措施,以推动当地防雷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雷暴日数 变化特征 防雷减灾 潮州市
        引言
        雷暴属于局部强烈的自然天气现象,主要是积雨云中的雷鸣或放电现象,其在出现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雷电、狂风、暴雨、冰雹、大风等恶劣天气。由于雷电瞬间产生巨大的热效应和电磁效应,极易引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被称之为世界十大自然灾害之一。近些年来,因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内高层建筑物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通信、计算机等集成高性能微电子设备广泛应用到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及工作中。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每年4~9月雷雨天气频繁出现,因雷击造成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设备系统瘫痪事故时有出现,甚至是引发火灾、爆炸等灾害因此,对潮州市雷暴日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全面掌握雷电活动规律为当地开展防雷监测、预警预报、防雷工程设计、雷击风险评估及雷电灾害防御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1、研究资料和方法
        本文采用1981~2010年潮州市气象局观测雷暴资料,结合潮州市气候特点,对季节划分采用常规划分标准: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月到次年2月。在对雷暴日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选用气候倾向率和3年滑动平均法。
        2、潮州市雷暴日数变化特征
        2.1雷暴日数年际变化
        1981~2010年潮州市雷暴日数整体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图1),以每10年2.409d的速率递减,且减少趋势不太显著。近30年潮州市共出现雷暴日数1877d,年平均雷暴日数为62.6d,其中年雷暴日数的最大值为103d,出现在1983年,最小值为47d,出现在1990年,最大值将近是最小值的2.2倍,说明潮州市雷暴日数年际变化波动幅度较大。结合平均值曲线,近30年潮州市年雷暴日数在平均值曲线上下来回波动,且大部分年份的雷暴日数在平均值以下,占56.7%,剩余年份的雷暴日数则在平均值以上,占43.3%。从3年滑动平均曲线不难发现近30年潮州市雷暴日数呈现出波动减少的趋势,只是减少趋势不太显著。

        2.2雷暴日数季变化
        受到热力对流和地形的共同作用,使得潮州市雷暴天气频繁出现。潮州市年内雷暴天气在夏季出现频率最高且最为集中,该阶段平均雷暴日数为36.8d,占全年雷暴日数的58.8%;春季平均雷暴日数为16.2d,占25.9%;秋季平均雷暴日数为8.4d,占13.5%;冬季平均雷暴日数只有1.1d,占1.8%。由此不难看出,潮州市雷暴日数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较为明显。另外,通过对潮州市四季的雷暴日数气候变化倾向率进行分析,除了夏季外,潮州市其余三季的雷暴日数均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同年雷暴日数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春、夏、秋、冬四季的雷暴日数气候倾向率分别为-3.161、1.604、-0.478、-0.507d/10a,四季变化倾向率不尽相同。
        2.3雷暴日数月变化
        如图2所示为1981~2010年潮州市逐月雷暴日数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潮州市几乎每月都有可能出现雷暴天气,且年内雷暴日数呈现出“Ω”字型变化特征。潮州市雷暴日数的年内分布几乎与气温分布趋势保持一致,当气温升高的过程中,雷暴日随之增加,特别是高温季节是雷暴多发期。潮州市年内雷暴日书主要在每年的4~9月份较为集中,这段时间内雷暴日数将近是全年的90.9%,8月份的雷暴日数最多,平均每月的雷暴日数为12.8d,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受到夏季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西部暖湿气流较为旺盛,有很多不稳定能量存在,一旦副热带高压东退,西边会有低槽不断向东部转移,受到槽前西南气流的影响,气流开始向上转移,会使水汽含量增加,进而发展成雷暴。从9月份往后,潮州市雷暴日数开始逐渐减少,截止到12月份达到最低,平均雷暴日数只有0.1d,此时恰好是冬季很容易受到大陆冷空气团控制,潮州市的空气较为寒冷而干燥,再加上太阳辐射强度较弱,不利于形成剧烈的对流天气,使得潮州市冬季出现雷暴天气的概率较低;从1月份往后雷暴天气开始增加,每年的4月份潮州市开始进入到前汛期,低槽极易影响华南大部分地区,再加上热带气旋活动,此时的雷暴日数逐渐增加。


        3、潮州市防雷减灾措施
        (1)应结合潮州市雷暴发生规律、产业及各行业分布特征,同政府部门间加强沟通交流,尽快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防雷减灾措施。积极开展面向不同行业的雷电预报服务;潮州市气象部门应与当地城建、安监等部门之间的协作沟通,通过组建联合检查组以对本市防雷检测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针对被检单位履行法定义务情况、防雷安全隐患整改情况等均需进行检查。若是防雷检测中出现拒不配合、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防雷设计审核、竣工验收等情况,应在防雷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采取强制性措施。应做好潮州市雷电灾害调查工作,对当前的防雷形势进行认真分析,以期为当地政府部门防雷决策工作提供参考。
        (2)对于潮州市气象部门来说,应将本地的雷电监测和预警工作做好,对雷电监测网等科技手段进行充分利用,将雷电监测工作做好,同时还要对雷暴移动方向和速度进行准确判断,并第一时间借助于多媒体等信息工具向社会大众发布雷电预警信息,同时还要做好雷电防护工作。
        (3)潮州市气象部门应不定期走访农村、集市、学校、工厂等,并结合 “安全生产月”活动和“3·23”世界气象日,积极开展防雷科普知识宣传,进一步提升社会大众的防雷减灾意识。对于中小学校来说,可以将气象局作为青少年培训基地,以防雷科普图片或义务讲解防雷基础知识出发,确保中小学生可以熟练掌握有关防雷知识。通过拉横幅、办板报、发放宣传册、讲座等不同方式开展防雷宣传,以不断增强社会大众防雷减灾意识,对雷暴天气出现时采取何种防护措施进行全面了解,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或者降低雷电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林金旭.乐清市雷电灾害特征及防雷减灾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
[2]闫辉,冯平荣,冯憬婉.永州市农村防雷现状与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1)
作者简介:林新杰(1978.02)男,汉族,广东省潮安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工作气象防灾技术服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