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1953-2019年气候变化特征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4月   作者:陈凡
[导读] 本文利用巴东县1953~2019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巴东县气温、降水、日照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春季和秋季平均气温变化特征相似,夏季下降趋势,冬季上升趋势,说明巴东县夏季变冷、冬季变暖;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巴东降水量呈现周期变化特征,每隔9年将出现年降水量异常偏多;日照时数以20世纪70年代末期为界分为高峰区和低峰值区两个区间,两个区间年日照时数平均值差1

巴东县气象局  陈凡   444300

摘要:本文利用巴东县1953~2019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巴东县气温、降水、日照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春季和秋季平均气温变化特征相似,夏季下降趋势,冬季上升趋势,说明巴东县夏季变冷、冬季变暖;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巴东降水量呈现周期变化特征,每隔9年将出现年降水量异常偏多;日照时数以20世纪70年代末期为界分为高峰区和低峰值区两个区间,两个区间年日照时数平均值差181h,春季日照时数和仅10年来的 夏季日照时数波动上升,降水减少、日照增多,造成春季、夏季伏旱频发。
关键词:气候变化;倾向率;干旱
        引言
        巴东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风景秀丽,四季分明,但近年来气象灾害频发,给巴东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影响,2019年夏季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因旱灾导致全县12个乡镇78个村2万多人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2千多万元。2020年2月15日和3月26日遭受风雹灾害,导致8千多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千多万元;6-7月共有6次洪涝灾害,全县12个乡镇9万多人不同程度受灾,紧急转移安置2千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1千多万元,本文通过分析巴东67a气候变化特征,在今后的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中更加准确及时,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第一道防线作用。
        1、资料和方法
        本文选用巴东县1953~2019年仅67a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季节划分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次年2月)进行划分。定义暴雨日数为日总降水量≥50mm的天数累计值,大暴雨日数为日总降水量≥100mm的天数累计值。利用近67a的气象资料通过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相关气象要素年、季节变化趋势,分析巴东县气候特征。
        2、气候变化分析
        2.1气温变化特征
        2.1.1年平均气温变化
        巴东县1953-2019年年平均气温为17.4℃,气候倾向率为0.015℃/10a,呈上升趋势。通过图1分析可知,巴东县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可分为两个阶段, 1953年~1989年为第一阶段,1989~2019年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年平均气温显著下降,气候倾向率为-1.65/10a(表1),在1989年年平均达到极端最低值,为16.4℃,在第二阶段年平均气温为显著上升,气候倾向率0.829℃/10a(表1),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巴东处于冷期,除了1990和1994年年平均气温高于历史均值外,其他年份均在历史平均值以下,20世纪90后期到现在年平均气温持续波动上升,近30a年平均气温为17.5℃,与第一阶段37a历史平均值相比升温0.2℃,与冷期相比偏高0.4℃,近5年年平均气温均为正距平,表面巴东目前正处于暖期。

        2.2 降水量变化特征
        2.2.1年总降水量变化
        1953~2019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090mm,呈现减少趋势(图2),减少幅度为-9.166mm/10a,20世纪90年代之后每隔8到9年就会出现年降水量异常偏多,如1998年、2007年和2017年,年总降水量均在1400mm以上。

        2.2.2 四季总降水量变化
        春季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1019mm/10a,20世纪80年代降水量持续偏少,20世纪90年代及之后除2002年(514.2mm)、2003年(473.3)、2007年(499.3mm)总降水量异常偏多外,其他时间均在平均值(295mm)上下波动。夏季降水量整体而言依然呈现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288mm/10a,夏季总降水量距平幅度差距不大,震荡减少,秋季降水量呈现震荡增多趋势,距平幅度平缓,气候倾向率为2.043mm/10a,冬季是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904mm/10a,距平幅度大,冬季总降水量年际差距明显。
        2.3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2.3.1年日照时数变化
        1953~2019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00h,呈递减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8.416h/10a,年日照时数在20世纪50-70年代为高峰值区,年日照时数平均值为1633h,且出现多个年日照时数在1800h以上的极端最高值,20世纪80年代及以后年日照时数为低峰值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52h,两个区间日照时数相差181h。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照时数在平均值附近波动,无明显极端最高和最低值。
        2.3.2四季日照时数变化
        根据1953年到2019年日照时数季节变化情况来看,除春季日照时数呈现上升趋势外,夏季、秋季、冬季日照时数均是呈现减少趋势。春季日照时数距平震荡幅度最大,秋季日照时数距平幅度最小,夏季日照时数从2007年开始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3.结语
        1.巴东县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明显下降,第二阶段显著上升,整体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巴东处于相对冷期,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巴东年平均气温持续波动上升,巴东目前正处于暖期;巴东春、秋季平均气温变化幅度与年平均气温变化幅度相似;巴东夏季平均气温呈现下降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巴东夏季变冷、冬季变暖。
        2.巴东县年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20世纪90年代之后年降水量有个周期变化,每隔8到9年就会出现某一年年降水量异常偏多;春季、夏季降水量呈现波动减少趋势,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呈现上升趋势。
        3.年日照时数在20世纪50-70年代为高峰值区,20世纪80年代之后年日照时数迎来低峰值区,两个峰值区平均值相差达181h,季日照时数仅春季呈现上升趋势,夏、秋、冬季均是减少趋势,但是在近10年来夏季日照时数呈现波动上升,所以近年来春季、夏季伏旱频发。
参考文件
[1]秦大河,陈振林,罗勇,等.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2):63-73.                     
作者简介:陈凡(1990.03)女,汉,四川广安,本科,从事气象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