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煤化工面临的环境质量问题和处理对策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4月   作者:韩俊鹏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煤化工工艺工程的污染、治理和防范急需得到更多关注,以国家产业政策作为导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方面有所突破,实现煤化工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兖矿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  韩俊鹏     8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煤化工工艺工程的污染、治理和防范急需得到更多关注,以国家产业政策作为导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方面有所突破,实现煤化工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煤化工;环境质量问题;处理对策
        引言
        我国当前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能源和煤化工原料作为我国基础产业在不断加强。在对能源需求量增加的同时,社会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当前大众关注的重要问题,各种新型的清洁能源逐渐被广泛应用,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国煤化工产业作为新型的能源也逐渐进入到市场中,发展的速度也在逐渐加快,我国在一些地区也逐渐建设了一批煤化工产业项目,投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建的项目还存在很多。
        1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态势
        我国的煤化工产业属于化工产业的范畴,通过化学手段把煤炭转化为清洁能源和化学材料。主要应用的工艺为: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高低温干馏。我国虽然具有丰厚的煤炭资源,但是日常的消耗量也很大,同时它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所以应用频率较低。所以应该优化对煤炭的认知模式,提升煤炭资源的使用价值。煤化工产业需要具备充足的资金和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会消耗大量的煤炭资源,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影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经营的主要方向就是生产清洁能源,例如甲醇、氨醇。我国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应该进行合理规划。
        2现代煤化工行业面临的环保困境
        2.1规划布局不当导致的环境问题仍然突出
        根据相关了解,在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分布的煤化工园区大致有50个,而在内蒙主要的煤化工园区有13个,陕西境内的煤化工有31个。但是在我国西部的煤化工园区则相对来说数量较多,并且随着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多,但是购买人数却相对较少且缺少同类产品的相互竞争,导致市场竞争力较为缺乏,并且从国家到地方层面的总体布局缺乏从环境角度去考虑,所以现阶段部分区域还是面临水资源供给瓶颈等问题,这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2.2缺乏完善的废水处理技术,不外排问题迫在眉睫
        煤化工产业排放的废水为生产制造中产生的废水、循环清洁锅炉的污水、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和雨水。产业缺乏完善的废水处理技术,没有根据不同的水质确定具体的废水处理模式。例如,目前我国煤制油品在生产中会产生较高温度的煤气洗涤废水。这个工业废水里面含有大量难以溶解的有机物,比如芳烃、多环芳烃、硝基化合物和氯苯类等化合物,如果不进行科学处理就会对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根据调查研究可知,煤化工产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和有毒物质,难以进行降解处理。水体结构较为复杂,废水处理工艺过于复杂,此外废水的属性和煤炭的属性以及生产的实际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我国煤化工产业在运行中缺乏稳定性、废水处理工艺和经营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所以在废水处理效果存在很大的波动,无法持续进行废水优化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
        2.3废气污染防治不彻底,固废属性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废气管理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是明确废气的排放源,对浓烟粉尘、氮氧化物以及其他有害气体进行有效控制。但是缺乏对容易挥发的有机物质、生产装置的密闭效果、废气在不同阶段的挥发情况等环节的重视。


所以在实际的生产运行中经常会出现废气泄露污染环境,影响居民正常生产和生活的情况。因为煤化工产业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废气污染防治工作还不够成熟,技术水平较差、治理设备与实际污染存在较大差距、煤炭质量不稳定、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工艺连续生产稳定性差。目前煤炭气化炉的稳定运行的平均时间为170天,根据生产的状态每15天就应该进行一次设备检修。部分企业缺乏系统化的时间安排,为了经济效益一再的延迟检修时间,导致污染物的排放量严重超标。
        3煤化工产业发展中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
        3.1科学划定煤炭开发利用区域,统筹煤炭开采与资源化利用
        由于我国的煤炭资源较为丰富,并且相对来说可供选择的机会较多,并且相对煤炭的总体的开采力度和利用来说,环境的敏感性以及环境的容量资源的种类等问题方面都应该加强相对应的优化。并且从环保的视角出发,应该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趋于合理化,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和不合理的利用,导致资源的浪费,造成环境的伤害和污染,并且对于生态环境的开发和利用要谨慎,所以要以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并且将煤炭的开采和利用做到统一,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资源的浪费,改善现阶段的环境问题,在高效的清洁能源开发出来之前,可以进行战略性的保护,等待最后技术和各方面条件都成熟后再进行开发利用。
        3.2对污水的处理
        煤化工产业生产中对水的消耗量是比较大的,对新鲜水的用量越大,废水产生量就越大,在煤化工产业的生产中,用水量大约在40%~50%之间,煤化工产业针对污水的处理技术也相对比较成熟,其中,“零排放”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宗旨,在项目建设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煤化工产业发展中,能够做到对水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化,在水处理技术方面的投入也是相对较大的。
        3.3对废气的转化
        原煤在不经过脱硫的情况下直接燃烧,会产生很多的二氧化硫和烟尘,占据总排放量的70%-80%,二氧化硫过多的排放会形成酸雨,对土地造成很大的危害。现代煤化工生产的过程中,会通过酸性气体进行脱硫,对产生的硫进行有效回收,脱硫的效率可以达到99.5%,通过硫黄回收处理硫黄可以补充我国的硫黄资源,减少二氧化硫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另外,对固体颗粒物的处理主要是通过高温高压的环境条件,整个工艺过程采用的是密闭的形式,不会产生粉尘的排放,也不会有二次扬尘,所以,在固体颗粒物排放方面,现代煤化工生产有着很大的优势。针对二氧化碳的处理,在现在煤化工产业中,煤中的碳元素一部分被应用到产品中,一部分被排放,煤化工业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达87%-99%,其中搜集和相互利用比较容易,我国很多煤化工的企业在对二氧化碳的处理中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为以后的工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发展煤化工产业必须要有高的起点,坚持科学发展观和降污节能优先的方针,淘汰落后工艺,运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从源头上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煤化工污染的防治措施必须紧跟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健康发展的指示,统一认识,引导煤化工行业注重结构调整,加强节能环保,注重自主创新,把发展煤化工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科学发展贵在实践,重在落实。
参考文献
[1]胡志伟,刘涛,满杰,等.煤化工行业主要环境污染物来源及污染防治对策[J].山东化工,2019,45(24):155-156,158.
[2]谢俊彪.我国煤化工产业的环境保护发展及问题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20,42(9):11,25.
[3]童莉,周学双,段飞舟,等.我国现代煤化工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J].环境保护,2020,42(7):45-47.
[4]李志坚.现代煤化工进展及发展关注重点[J].化学工业,2019,31(6):9-14.
[5]顾宗勤.我国煤化工发展主要问题分析及政策性建议[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9(2):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