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监测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4月   作者:周丽
[导读] 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我国目前环境治理的首要工作之一,通过技术体系、管理体系的设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设定立体化防护体系,以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氛围,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文章以大气污染特点为切入点,分析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指出大气污染问题的原因,并对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对策进行研究。

湖北省武汉市身份证号码:4201171989102****3   周丽    430000

摘要:大气污染防治作为我国目前环境治理的首要工作之一,通过技术体系、管理体系的设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设定立体化防护体系,以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氛围,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文章以大气污染特点为切入点,分析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指出大气污染问题的原因,并对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治理作用
        1大气污染环境监测的意义分析
        通过分析大气污染物产生途径可知,我国大比例能源之一的石油和煤炭是主要来源,我国的汽车使用量不断增加,所以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硫和颗粒物,在大气污染监测中,重点监测内容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其中PM2.5是人们熟知的颗粒物监测内容,可吸入颗粒物比二氧化硫有着更加复杂的组成成分,更加多样的形态,比如颗粒包括固体形态和液体形态,监测过程中其可能会扩散到外界导致难以察觉。这些物质在空气中的长期存留会严重危害到国民的身心健康,同时这些物质也会随着降雨产生酸雨现象而对其他的动植物生命产生危害。石油和煤炭等燃烧是导致我国大气污染出现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超标的主要原因。此外,氮氧化物等危害物质另一来源为农业施肥和汽车尾气。可见,在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大气污染监测工作至关重要。
        2大气污染治理中环境监测的运用探讨
        2.1细化治理工作内容方面的运用
        在治理大气污染问题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如何合理地应用环境监测技术。具体应当从以下两方面重点考虑:第一,利用环境监测明确大气污染程度、污染物类型、环境指标等,从而根据监测的数据结果将治理工作内容细化,保证更加科学地治理大气污染问题,提升治理工作的效果。第二,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尽量保证大气环境数据全面可靠,从而保证工作人员可以对大气环境中各种污染物含量变化有准确的掌握,进而细化污染治理方案,提高环境治理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2.2验收监测方面的运用
        企业想要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就应当重视环境问题,只有环境和经济共同发展企业才有更好的未来。为此,第一,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当落实并且执行国家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情况的监测和管控,明确治理目标。监测部门应当提高监测的有效性、可靠性,支持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效率提升。第二,通过研究大气污染治理相关措施,加强对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控制,确保大气污染的治理具有针对性,确保能够顺利实现治理目标,将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含量丰富,将项目建设对大气环境的伤害减少。
        2.3对比监测方面的运用
        通过环境监测能够明确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含量等诸多参数,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合理分析有助于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效率,有助于完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对环境监测的科学性进行对比。第一,在实践过程中,环境监测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工作职能,支持大气污染监测和治理工作,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将结果上报给上级。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科学地分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并且对比以往的监测数据来确定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是否合理,从而选择更加合适的治理方案。第二,在监测期间,应当查看、分析、对比工业生产报表、排水量等数据,根据检测结果对单位是否存在超标排污、擅自关闭环保设施等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同时,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加强和排污单位的联系,及时了解排污单位的污染物变化情况并且调整监测内容,确保质量方案的高效可行,提高大气污染监测的水平,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确保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落实。



        2.4移动排污源监测方面的运用
        在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的工作中,应当科学地监测移动排污源,实时监测排污情况,加强分析环境监测方法,提高监测水平。第一,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大气污染监测的要求,密切关注移动排污源,并且积极地应用现代监测设备,将监测位置确定好,保证更加科学地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科学运用移动排污源监测设备。第二,通过合理应用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增强移动排污源的监测效果,能够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效果,充分发挥监测数据的价值。
        3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落实策略
        3.1积极落实转型发展政策,从源头减少排放
        从我国现阶段发展态势而言,传统的能源型消耗产业逐渐减少,以技能型为主导的产业链所占权重比逐渐加大,在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下,我国工业产业所产生的排放物逐渐减少。对于此,可以此为落实点,建立以新转型经济为引擎的发展模式,令工业产业逐渐向节能型、环保型方向所转变,通过集约型发展体系的建设,解决工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高能耗问题,以此来提高实际运行效率。此外,产业链优化升级过程中,必须立足于大气污染问题之上,充分依托于先进科学技术,找寻能源消耗的替代品,以从根本层面上解决企业运行中的污染问题。例如,通过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替代企业运行中消耗型能源,在保证整体发展效率不变的前提下,逐渐减少废气污染物的排放。
        3.2完善环境监测技术,提高数据监测精度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对大气中的污染组分进行数据采集,然后结合设备,分析出不同生态环境下,数据信息与污染指标之间的关联属性。为进一步增强环境监测的实效性,必须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并结合我国现有的发展体制,界定出先进技术的实际应用形式,以提高监测工作落实的科学性。此外,考虑到不同地区环境质量存在的差异性,需对相关技术的落实进行适度优化,并应通过云系统,对不同地区的污染信息进行资源整合,制定出具有预警特性的数据体系,以通过数据模型实时映射出当前空气环境所面临的污染问题。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到不同运行模式下,大气环境污染的权重性,为环保部门提供决策类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度建设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3.3加大监测力度,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效性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监测工作也逐渐向智能化方向有所转变,特别是在数据挖掘技术、云处理技术的应用下,系统功能性运作,可加大信息监测质量,令整项监测工作的开展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物质监测中,而是通过不同内容的界定,分析出综合环境下,气体污染存在的耦合性问题。为此,相关部门必须加大监测工作的开展力度,通过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令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设呈现出规范性与逻辑性,然后通过定向化制度的设定,对人们的环保意识进行引导,结合社会活动组建、保护工作落实等,将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定向化推广,令人们在实际工作与生活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出家园主体的作用,将环保意识渗透到各个服务体系中,以提高环境保护工作开展质量。
        4结语
        现代社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国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国家污染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进行环境监测和治理。通过严格的环境监测能够明确环境污染的类型和程度。在大气污染治理中,通过大气污染监测能够掌握污染程度等相关信息,有助于工作人员合理制定大气污染治理方案。为此,应当充分发挥监测的作用,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江璐,徐新宏,任小孟,方晶晶.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J].云南化工,2020,47(06):139-140.
[2]潘晓文.探究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7):118+120.
[3]张胜平.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9):115+117.
[4]刘吉宁.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策略[J].河南科技,2020(07):157-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