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侯祥序 张伟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4月   作者:侯祥序 张伟
[导读] 近几年来,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呈上升趋势提高,尤其是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建筑施工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施工建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当前阶段应用最多的建设工程材料就是混凝土,同时随着建设规模的增加,混凝土施工的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出现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新技术。

山东烟台同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侯祥序   张伟   264000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呈上升趋势提高,尤其是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建筑施工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施工建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当前阶段应用最多的建设工程材料就是混凝土,同时随着建设规模的增加,混凝土施工的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出现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新技术。但是从当前阶段整个建筑工程行业混凝土大体积施工的发展现状来看,其施工难度依然较大,如果操作不当或者是施工工艺的选择存在问题,就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本文就当前阶段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工程也在高速的发展,由于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和需求在不断提高,所以在建筑工程发展中,出现了多种的结构特点,朝着具有复杂化、多元化、大型化等多种方向发展,同时出现了具有高层、超高层、大跨度建筑等各种新型复杂的建筑形式,这就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需要不断的提高和完善。在建筑施工所使用的技术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是最为常用,也是重要的施工技术,其操作性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同时还要要求工作人员在施工期间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正确使用操作程序等,这样才能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1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特征
        在现阶段的建设工程施工作业中,所谓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指的就是横断面尺寸超过一米的混凝土结构。在实际施工作业开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得温度应力降低,并且还要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散热,使得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内外温差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这样就能够对由于温度变化形成的裂缝进行有效的把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与一般形式的混凝土施工相比主要有两个特点,分别是:(1)如果是在大型高层建筑或者是大型设备中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的话,则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使用范围相对来说也比较广泛,例如在对高层建筑的箱型结构进行设计时,要保证不会在施工过程中预设施工缝,并且要保证整个浇筑过程的连续性;(2)由于大体积混凝土一次需要浇筑的混凝土体积非常大,在浇筑的过程中由于水泥的水化放热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聚集在混凝土的内部难以得到有效的散发,使得混凝土的内外部有着较大的温度差,会形成较大的温度应力,进而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具体的施工流程有着全面了解和掌握,并且要能够正确使用施工技术,使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得到可靠的保障。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问题分析
        在混凝土的结构中,施工体积超过1m3的被称为大体积混凝土,但是体积大同时也使得混凝土在施工时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其中最常见、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结构表面出现裂缝,是由结构内外的温度差造成的,使得混凝土结构出现不稳定现象,最终导致出现裂缝。由于裂缝造成的危害性较大,会给总体的建筑结构造成安全和不稳定的问题,所以在施工期间,要使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减少或者解决裂缝问题。在施工期间,裂缝产生的原因有许多,其中大面积的混凝土施工使得施工期间需要使用大量的混凝土进行叠加施工,而这种方式就会使得内外存在温度的差异,增加了裂缝产生的机率。发生这种状况后,就会增加工作人员对建筑结构进行维修的难度,相关机构必须再次对结构内部进行重新的勘测。此外,部分的施工单位不能够认真的检测和维修结构表面的缝隙,这就使得其不断的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大大的降低了安全性和稳定性。



        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3.1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
        温度是影响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温度变化较为科学,但是要注重对温度的控制,防止因温度变化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因此,施工队伍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进行全面控制,根据施工环境的温度对温度应力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避免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以某建筑工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为例,12月至翌年5月,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10℃左右;6~9月,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温度控制在18℃,这个温度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能与外部温度变化相一致,从而能有效提高施工质量。
        3.2大体积混凝土配比设计
        正确的混凝土配比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正常运用的关键因素,整体来说,混凝土配比就是水泥使用量、掺和材料、外添加剂与砂骨料等材料做一定的配比。首先,就水泥用量的角度而言,水泥用量的合理缩减能够缓解水热化的现象,在设计者同意的情况下,混凝土需要依据一段时间的抗压强度进行适配,通常要通过很多组的适配后才能够完成对于水泥用量的确定。在该过程里,应该先依据施工情况来拟定防裂方案,并依据已有的施工条件来对水泥水化热后最大温差的计算,之后再基于这个基础对最大温度的收缩应力进行预估,如果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在规定范围内,也就证明挑选的防裂方式是可行的,可以预防裂缝的出现;如果其未在抗压强度规定的范围之内,就需要借助降低水热化产生的温升值、优化施工的具体工艺、调节混凝土具体的入膜温度、提升抗拉高度、减少混凝土内外部温差等来做重新计算,进而确保应力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才能够展开下一步的施工。
        3.3大体积混凝土后浇带施工
        外界的因素通常会影响施工的效率,而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为了降低裂缝出现的概率,后浇带施工正在被广泛的应用,其可以大大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此外,在实际的施工期间,部分的干扰因素无法避免,例如温度应力的干扰,所以工作人员在施工时,要对混凝土的不同结构进行分段处理,对各段混凝土结构的长度等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对裂缝进行修复,减少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在施工阶段的后期,对混凝土进行均匀的浇筑,使得各段的混凝土的结构形成整体,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在浇筑施工大概40d左右,再进行后浇带的施工,此外不论使用何种的施工技术和方法,都需要做好前期工作,尤其是对混凝土的接触面凿毛工作,只有确保接触面干净整洁,才能够有利于后续的施工。
        3.4大体积混凝土振捣施工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期间,振捣是极其重要的部分,而插入式振捣棒是最为常用的工具。振捣棒可以有两种方式插入,垂直或者斜插,但是都要保证其插入点要均匀交错,此外,在使用斜插时,倾斜角要保持在40°~50°之间。在施工期间,要保持插入时的稳定性,同时还要遵循快插慢拔的频率,尽可能的缩小两层之间的距离,在进行上一层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插入的距离大概在50cm上下。此外,在进行振捣时,振捣棒不能够直接与底部和边沿进行接触,这样会大大降低振捣的质量和效率,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为了使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实用性和耐久性得到可靠的保障,我们要能够继续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研究力度,要能够在现有技术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优化升级,为整个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培亮.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00(032):25.
[2]曹银霞.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17(06):140-140.
[3]邱玉深.对混凝土养护方法的思考与建议[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