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康定市二郎东石膏矿地质构造特征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4月   作者:曾琨,姚伟,冯娜
[导读] 四川省康定市二郎东石膏矿位于扬子陆块(西缘)→龙门山-锦屏山造山带(Ⅰ)—金汤弧型滑脱—推覆带(Ⅰ3)西南端。区域上受(盐井—捧达)弧形断裂带控制。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二地质队 曾琨,姚伟,冯娜    611730

摘要:四川省康定市二郎东石膏矿位于扬子陆块(西缘)→龙门山-锦屏山造山带(Ⅰ)—金汤弧型滑脱—推覆带(Ⅰ3)西南端。区域上受(盐井—捧达)弧形断裂带控制。南西为拉角沟逆冲-推覆构造,以北为鸭公沟断层。断裂构造对矿体南部有一定的错动作用,小型断裂构造对矿体局部有轻微的破坏作用。二郎向斜南东翼的次级构造—二郎东背斜对石膏矿体的形态塑造和产状变化起到了极大作用。
关键词:二郎东石膏矿;构造;四川省康定市
        1、前言
        四川省康定市二郎东石膏矿普查是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二地质队完成的四川省地勘基金地质找矿项目,实施时间为2012年—2016年。
        2、交通位置
        矿区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50°方向直距50km处,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三合乡赤绒村境内,距离成都约340km,距离康定市约90km。康定市区沿G318国道至瓦斯沟口有大约30km,瓦斯沟口沿S211省道至三合乡有大约35km,三合乡至赤绒村有大约15km土石公路,赤绒村至矿区无公路,仅有10km山路相连。
        3、地质构造
        3.1大地构造位置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陆块(西缘)→龙门山-锦屏山造山带(Ⅰ)—金汤弧型滑脱—推覆带(Ⅰ3)西南端。
        3.2 区域构造
        (1)矿区区域上受(盐井—捧达)弧形断裂带控制,位于断裂带的北西段。该断裂带为金汤弧形滑脱-推覆带(Ⅰ3)与龙门山逆冲推覆带(Ⅰ2)及康滇基底隆起带(Ⅰ1)之间的边界断裂带。断裂带北西端为(吆堂子—跃坝)弧形断裂带切割。北西段走向305°~310°,倾向北东,倾角60°~87°。弧顶西侧厂坝-金汤一带,明显切割康滇基底隆起带北东边缘呈北东走向的地层和断层。微构造运动学标志显示早期以正向滑动为主,晚期为由东向西的逆冲剪切。
        (2)拉角沟逆冲-推覆构造从矿区南西部边缘通过。该构造波及泥盆系、三叠系地层。断层为南北或北东走向,倾向北西或南东,倾角较陡,一般60°~70°。该断层系可能受基底断裂带控制,亦可能是早期断层进一步挤压改造所至。三叠系是测区康定杂岩之上最新的盖层,其与基底之间多为断层接触,局部地段显示为超覆沉积接触。


在边坝附近可见须家河组与康定群为沉积不整合关系,说明作为基底的康定群和岩浆杂岩在三叠纪之前已经隆升出露,并在三叠纪接受了雷口坡组、须家河组的沉积。
        (3)鸭公沟断层由矿区以北通过。该断层位于金汤弧顶前缘,呈向南凸出的弧形,倾向弧内,倾角50°~70°。断层切割古生代地层,上盘为宝塔组、茂县群及捧达组;下盘为捧达组、河心组。在鸭公沟附近,奥陶系宝塔组大理岩化灰岩逆冲于捧达组碎屑岩之上, 断层南西千枚岩中还发育间隔性劈理带,劈理产状与断层产状一致,而劈理带之间岩层发育尖棱褶皱,枢纽产状330°∠40°,轴面劈理与断层基本一致,显示上述断层与褶皱具有成因联系,为同期构造之产物。从局部褶皱包络面看,反映早期地层近东西向展布的特征。该断层还有被晚期扇形断层改造的形迹,表现为破碎带、劈理化带或构造透镜体。
        3.3矿区构造
        (1)矿区位于二郎向斜南东翼,该向斜走向近于南北,两翼不对称,西翼倾角60度,东翼近于直立。向斜全由泥盆系组成并产铅锌矿,四周均为断层围绕,可能其自身是推覆于二叠系、三叠系之上的一个飞来峰。矿区处于二郎向斜南东翼的次级构造—二郎东背斜,地层主要为下泥盆统上部白云岩、灰岩、变质石英砂岩。轴线走向北东向,两翼不对称,北西翼倾向北西向,倾角45°~70°,南东翼倾向北东向,倾角25°~50°。轴向线推测为北东向倾。背斜轴部及轴部附近地层受到应力有所起伏,形成规模较小的揉皱。石膏矿体附近出露一层厚度12-125m的变质石英砂岩,显示了二郎东背斜的构造形态。石膏矿体受二郎东背斜影响较大,矿层形态为向南开口的马蹄状。矿体西部产状为310°<60°,北部转折为60°<65°,往东矿体产状渐变为140°<70°。
        (2)矿区内未发现大的断层。石膏与围岩接触处局部形成角砾岩层,成分为灰岩,胶结物为石膏及碳酸钙质,其中砾石呈棱角状、次棱角状,且分布混乱。接触处岩性破碎。推断这种整合关系为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局部小断裂构造错动形成。石膏矿层内还可见微小错动现象。
        4、结语
        矿区区域上受(盐井—捧达)弧形断裂带控制。矿区南西为拉角沟逆冲-推覆构造,以北为鸭公沟断层。断裂构造对矿体南部有一定的错动作用,小型断裂构造对矿体局部有轻微的破坏作用。二郎向斜南东翼的次级构造—二郎东背斜对石膏矿体的形态塑造和产状变化起到了极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志琴、候立玮等,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地质出版社,1992。
[2]骆耀南等,龙门山—锦屏山陆内造山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刘树根、赵锡奎等,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构造事件研究,成都理工学院,28(3),2001。
[4]张锐、张人栖、王章翔等,四川省康定市二郎东石膏矿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西部资源,2017。
[5]四川省地质调查院,1/25万宝兴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内部资料),2003。
[6]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二地质队,四川省康定市二郎东石膏矿普查报告(内部资料),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