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4月   作者:杨怡萱
[导读]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门理工医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旨在培养工程技术基础好、医学基础知识扎实、具备医学与工程技术结合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具有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中国计量大学  杨怡萱 310018

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门理工医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旨在培养工程技术基础好、医学基础知识扎实、具备医学与工程技术结合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要求学生具有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而作为本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如何培养其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是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教学改革内容之一。本文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展开探讨。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能力;培养
        引言
        随着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相关措施的陆续实施,全社会已掀起创新创业的热潮。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具有创新能力强、创业动力足等特点。针对国内高校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身特点,构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变得尤为重要。
        1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方向
        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热火朝天,在大学生群体中深入展开。纵观高校的创业新创业教育,它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如何在现有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培养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和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其主要方向为在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中实现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的交叉融合,形成新型双创式课程体系,在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中全方位、全过程地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自主创业能力。
        2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有效实施
        2.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强调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训练。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将对实验设计的指导过程变成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实验、自我管理的机会。大学生应该通过创新训练项目的锻炼,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拓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方法和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重在实践参与,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摸索,才能更好地成长和成才。


举措包括:(1)创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方向的创新区:向全校学生开放,为本专业的创新活动提供场地、设备、仪器及展示平台;(2)引导本科生走进科研实验室参加实际科研项目:对学有余力和有科研兴趣的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室,为优秀本科生配导师,鼓励他们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3)积极拓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创新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项目:继续拓展本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行业相关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工作站,使本专业学生能够接触到具体的社会需求,增强对专业的认知度,激发个人创新兴趣;(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项目:目前,社会和学校都非常鼓励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参加很多级别和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大赛,所以,要继续加强和引导本专业学生有效参加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比赛,在比赛中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快地成长。
        2.3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融合
        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融合”以及强化实践教学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竞赛的元素。通过长期的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改革效果良好,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竞赛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第一,竞赛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通过参加竞赛,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综合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他们将平时学到的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二,竞赛改变了传统学习方式。学生在准备竞赛过程中,基于项目,对以往获奖作品进行研究和实践,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有效提高。第三,竞赛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在指导学生竞赛的过程中,专业知识结构得到提升,执教能力也在指导过程中得到磨炼和进步,教师的业务能力增强,为创新教育工作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通过参加各种大赛,不仅能开阔眼界、激发灵感,还能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能学习到其他学校同龄小伙伴们新奇有趣的创意。这一过程不但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以赛促教的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2.4创新实验室建设
        创新实验室的一个最大特点是采取全天式开放,确保最大化地提供学生的实验学习时间,而且它面向本专业的所有学生开放,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平台进行工程实践和科技创新。创新实验室在管理上采取了“专业教师指导为前提,医学电子协会自主管理为主,技术人员管理为辅”的方法。医学电子协会的会员是来自于本专业的学生,其负责实验室的日常开放管理,包括安排学生值班、出入人员的登记、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和实验耗材的使用登记等。技术人员每周对实验室的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以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良好的设备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必要的物质条件,创新实验室在创建之初配备的设备就综合考虑了它们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另外,其他实验室的专业实验设备除了满足正常的教学和科研外,也会提供给创新实验室。
        结语
        总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助于培养国家、社会需要的创新实践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丰富和完善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和社会实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优化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提供更好的依据和衡量指标。
参考文献
[1]王海梅,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0,43(02):12-15.
[2]韦穗林,等.高职学生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高教论坛,2019(01):38-40.
[3]柯赟洁.高校创新教育探索[J].轻工科技,2019(02):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