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4月   作者:邢晨
[导读] 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在推动教学效果提高、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的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了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如学校管理思想缺少创新、学校校章对学校的管理创新的约束等问题。

新疆乌鲁木齐市武警工程大学乌鲁木齐校区  邢晨 830000

摘要: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在推动教学效果提高、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的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了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如学校管理思想缺少创新、学校校章对学校的管理创新的约束等问题。这些问题促使所有的院校转变思想、勇于实践创新,在理论与实践的背景下不断实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优化。
关键词:院校;教学管理;策略
        前言:学校教育是多种因素综合复杂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基础教育目标,提高教育质量,学校管理人员就必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并运用理论进行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
在院校教育管理工作开展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校管理中也要注重师生、学生个人的个体发展,以促进人的能力培养和健康发展未根本,促进“以人为本”。通过思想创新、实践创新、民主化来实现学校管理的持续、稳定发展,使学校在不断发展的失业仲能顾稳定提升,不断进步。
        一、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团结合作和谐的育人环境
        1.1加强校园建设,营造舒适的校园环境
        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会给人带来美的感受,而且在无形中也陶冶师生的情操,校园中的一草一木在无形中影响着校园内的每一个人,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与好奇,对生命充满热爱,使教师对工作充满希望和热情,使整个校园散发出勃勃的生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美化校园,应有重点地搞好校园主要景点的建设,办好宣传橱窗、阅报栏、标语牌等,让校园的每一个景点都发挥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自律,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的行为操守更加规范。
        1.2加强校园思想建设和校风建设?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体现在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几个方面。建立高素质的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落实需要优秀师资队伍的支持,他们需要对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安排和管理,推动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同时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化需求。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对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需要重视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除了专业知识的培训之外,还需要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
        二、针对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2.1创新管理形式,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与时俱进 在我国基础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有关教育部门的文件精神,了解教育理论知识,改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深入开展学科教研活动。 二、规范管理,落实常规,提高管理效能 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要规范。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提高管理效能。因此,领导要建立一种规范的管理制度,落实常规,为教师营造宽松的环境,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勇于创新。
        优化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机制,校长是一所学校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总设计师;校级领导是学校的决策者,负责各项制度的审议出台;中层领导是学校的执行者,负责实施制度规章。各级领导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同部门不仅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至通有无,加强联系,增进合作,落实好“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制。


?
        2.2强化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的科学性,执行的公正性、连续性一所学校必须有易操作及较科学、健全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建立一定要结合学校自身实际,要充分考虑到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而产生的地域差异,以及多数教师的认同。常规制度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工作需要和发展状况不断更新,修订常规制度中与学校发展不相适应的东西。还应该注重常规管理制度的跟进连续性.一所学校有了常规,不执行、不落实,常规就形同虚设;
        2.3注意院校教育质量管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院校学校培养的人才,始终不是如同流水线生产一般全都一样。最主要的是学校始终是以教育为主,培养完美人格人才。因此学校的管理就成了一大问题,首先要注意学校管理的普遍性;即全员性,教学质量与学校全体人员有很大的联系。其次要注重的是特殊性,学校教学质量的管理是有校内外的各种因素作用的。因此要在注重全员的情况下,也要遵循其客观的规律进行管理,来达到教育质量的良好效果。
        三、树立正确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3.1明确教育的质量发展的目的
        必须明确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质量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的质量上,要保证提高培养人才的合格率、优秀率和成才率,而不只是片面地为了考高分、升学率高、教育质量的内容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的教育质量,而不只是指知识质量或某种技能的质量。育的目的就是育人,教育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对于所有学校来说,教学都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具体落实在教师职业行为上就是通过教师的劳动培养人,塑造人,改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2狠抓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学校在实施教育质量管理时,要狠抓实践这环节,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学校在考核学生时,不仅要注重书本知识的考核,而且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课表的优化,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不需要再面对每天不停地调整的课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教学环境。同时,各种活动的开展,也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以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创新教学模式,增大教学容量,突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积极性,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我们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生命在于创新。不断优化学校管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和进步。?
        结语
        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改革,对教学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优化工作势在必行,为此,高职院校有必要以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为出发点,认识到优化教育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弥补当前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总之,学校院校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只有不断加强各个方面建设,完善学校各个方面建设,才能保证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在管理过程中还有其他方面需要引起学校管理者的重视,不断从各个方面深入贯彻管理,促进学校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江铭.中国教育督导史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金松.教育督导学[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
[3]向宏业.现代教育督导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