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中驾乘关系分析判断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4月   作者:杨石楠
[导读] 确定驾驶关系,方便交警相关部门能够找到责任人进行后续追责及承担经济赔偿。判定依据:通过车体痕迹、人体痕迹、路面痕迹等其他痕迹的综合分析,最终作出驾驶关系的判断。

安徽天正司法鉴定中心   杨石楠

摘要:确定驾驶关系,方便交警相关部门能够找到责任人进行后续追责及承担经济赔偿。判定依据:通过车体痕迹、人体痕迹、路面痕迹等其他痕迹的综合分析,最终作出驾驶关系的判断。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驾乘关系、痕迹检验、司法鉴定
        一、驾乘关系的判断意义
        (一)驾乘关系的确认方法
        驾乘关系的确定是交警部门或者社会上具有痕迹法医综合类资质司法鉴定机构运用痕迹检验、法医损伤、指纹、微量物质及DNA鉴定等方法,结合车辆运动形态、力学、物证学、法医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综合分析判断出肇事车辆驾车人及乘车人。
        (二)驾乘关系的判断依据
        1.车体痕迹
        车体痕迹是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遗留在车体表面或车体内部与该起事故有关的痕迹,也是肇事车辆与其它车辆、人体、道路等其它物体设施相互作用形成的痕迹。其实在我们车辆勘验及事故现场复勘时,首先要看车辆表面痕迹,如碰撞刮擦部位、力的大小、角度等车辆行驶方向,来明确事故的碰撞形态。
        2.人体痕迹
        人体痕迹是通过对道路交通事故车辆内部人员的损伤部位、损伤形态特征、成伤机制、体表受力情况及人体衣着痕迹,车辆的驾车人、前排乘车人及后排乘车人成伤机制都有各自的损伤特征。
        一是头面部损伤,即人体额顶部及头面部与车辆前风挡玻璃框及风挡玻璃发生接触碰撞出现的刮划伤,这种情况大多是在副驾驶不系安全带的情况下,在碰撞时因惯性向前运动,其头面很容易与车辆前风挡玻璃框及风挡玻璃发生接触造成伤害。而驾车人因方向盘的阻碍,头面部很难损伤或损伤程度较小。
        二是胸腹部损伤,也可叫方向盘损伤。车辆碰撞时方向盘对驾车人胸腹部碰撞、挤压比较有特征性的损伤,常常会在胸腹部皮肤形成与方向盘形状相一致的弧形表皮剥脱和皮下出血。严重者胸骨骨折,肋骨多发性骨折,胸廓变形,甚至会造成心、肺、肝、肾、胃肠的挫伤和破裂。
        三是腰腹部损伤,也可叫安全带损伤。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如果车上人员系了安全带,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带会瞬间蹦死,造成驾驶员和副驾驶乘坐人的损伤特征是不一致的。驾驶员是自左肩向右下斜挎固定,腰腹部可形成安全带条形挫伤对应损伤;副驾驶是自右肩向左下斜挎固定,与驾驶人损伤特征相似,但方向相反。
        3.路面痕迹
        路面痕迹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遗留或附着在事故现场路面及其它物体设施与道路交通事故有关的痕迹。路面痕迹包括撞击痕迹、刮擦痕迹、倒地痕迹、轮胎的制动痕迹、侧滑痕迹、滚动痕迹等其它痕迹。通过对路面痕迹的分析,可以判断出车辆在交通事故中的运动轨迹,分析车内人员的运动过程和受力方向,从而确定车内人员与车内部件碰撞位置,或车内人员被抛出点及车外的路线。
        通过以上车体痕迹、人体痕迹、路面痕迹及其它痕迹的综合考虑,必要时会结合微量物质及DNA鉴定等方法,作出肇事车辆驾乘关系的最终判断。
        二、实践案例1
        1.1简要案情:
        2020年05月30日00时20分许,某五菱牌小型普通客车在怀远县榴城镇撞到停放某东风牌货车,造成五菱牌小型普通客车车上人员陈某受伤,李某当场死亡。
        1.2车辆勘查
        该车前保险杠右侧、发动机舱盖右侧、右前翼子板及右侧A柱由前向后损坏变形,变形处局部见白色表漆减层及红色物质加层;前风挡玻璃右侧碎裂下垂,其内部粘附有血迹;方向盘、驾驶座椅及左侧内把手局部见血迹附着,仪表台左侧呈凸出的横向棱角状,位于方向盘前方;驾驶区域、副驾驶区域及操纵杆区域未见人体拖拽痕。
        1.3人体检验
        ......陈某面部见多处密集性点状损伤;......李某眉心处见一横形3.0cm×0.5cm撞击印挫伤。



        1.4技术分析
        某五菱牌小型普通客车前风挡玻璃右侧碎裂下垂、其内部粘附有血迹,与陈某面部见多处密集性点状损伤能形成对应关系,结合该车前部右侧碰撞损坏程度,符合陈某在受到碰撞惯性力的作用下瞬间向前运动,其面部与挡风玻璃碰撞所形成。同时依据×××[2020]法物鉴字第×××号意见书“某五菱牌小型普通客车前风挡玻璃右侧提取的疑似血迹与陈某的血样来源于同一个体”,分析认为陈某事发时位于副驾驶位置成立。
        李某眉心处见一横形3.0cm×0.5cm撞击印挫伤,符合与外界横向凸出部件接触所形成,结合该车仪表台左侧呈凸出的横向棱角状,两者能形成对应关系。同时依据该车驾驶区域、副驾驶区域及操纵杆区域未见人体拖拽痕,表明事发后李某除姿态外,其所处的位置不存在变动,分析认为李某事发时位于驾驶位置成立。
        其实通过案情了解事发时该车上共有两名乘员,也可用排除法确定李某事发时为该车驾车人。
        实践案例2
        2.1简要案情:
        2019年05月29日15时56分,张某某驾驶某江淮牌轻型自卸货车在六安市园区城南镇由西向东行驶时,与由北向南行驶的无号牌二轮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无号牌二轮摩托车车上人员(胡某某、叶某某)受伤,两车受损的道路交通事故。
        2.2车辆勘查
        江淮牌轻型自卸货车左后轮外轮胎外胎侧见多处碰刮印痕;左后轮挡泥板后部见新鲜断裂损坏;车厢左侧后部离地126cm-146cm、距车厢后端80cm-100cm处见灰尘减层擦拭印痕,其下方的紧绳器(车厢左侧倒数第二只)离地113cm-125cm见灰尘减层和黑色物质加层碰撞印痕;后牌照左侧向后变形,其固定框架前部左侧见泥土减层擦拭印痕。
无号牌二轮摩托车前轮胎见脱落,胎冠及胎肩见碰擦印痕,前轮辋见弯曲变形,前轮轮辐见断裂损坏;前轮减震器向后变形、移位,其前表面见黑色加层印痕;仪表盘外饰罩右侧见损坏缺失,其左侧见表漆减层碰刮印痕。
        2.3人体检验
        胡某某,男;检查结果:头颅外观见开颅术后纱布毛巾包扎在位,右侧眼睑淤青,鼻腔可见血性分泌物,面部见2处表皮擦挫伤。胸廓对称,左侧胸壁可见片状表皮擦挫伤伴局部挫裂伤,右侧胸壁见片状表皮擦挫伤。右上臂可见片状表皮擦挫伤,左手背部可见不规则形表皮擦挫伤;右手腕部可见片状表皮擦挫伤。左膝内侧见片状表皮擦挫伤,右膝部见多处片状表皮擦挫伤。分析说明脑挫裂伤、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额颞顶枕急性硬膜下血肿、弥漫性脑肿胀、颅内积气、颅底骨折伴脑脊液鼻漏 ;脑疝;闭合性胸部损伤:两肺挫伤、右侧第2肋骨及左侧第1肋骨骨折、右胸壁挫裂伤、左胸部皮肤擦挫伤。
        叶某某,女;检查结果:头颅外观见开颅术后头套包扎在位,胸廓对称,心肺腹(-)。右眉弓外侧至颊部见一纵行弧状缝合伤口长约5.0cm。双眼睑青紫肿胀。右手臂见多处擦挫伤痕,右肘关节处见胶带包扎在位,拆开见其缝合伤口,右手背见一片状皮下青紫大小为8.0cm×2.7cm,局部可见擦挫伤痕。双手手指背侧均可见多处点状擦挫伤痕,左膝外侧见一小片状皮下青紫大小为1.7cm×1.1cm。余查体未见明显损伤。分析说明…右侧额颞顶脑挫裂伤;右侧额颞顶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多发骨折。
        2.4技术分析
        依据GA/T 944-2011《道路交通事故机动车驾驶人识别调查取证规范》中“3.3.4.2 驾驶人特征损伤检查c)胸部、腹部有无与摩托车车把、后视镜、仪表盘作用形成的损伤;d)前臂有无因摩托车车把突然扭转而形成的间接损伤;f)腹部、会阴部、大腿内侧有无与摩托车油箱等部位作用形成的损伤。g)小腿、足有无与摩托车前护杠、护板、档杆等车辆部件作用形成的损伤”。
        根据无号牌二轮摩托车前部与某江淮牌轻型自卸货车左侧后部发生碰撞的部位、两车的行驶方向和血迹的方位,无号牌二轮摩托车驾驶人势必造成其头部、胸部、前臂、大腿内侧、小腿的身体损伤,而胡某某的头部、胸部(两肺挫伤、右侧第2肋骨及左侧第1肋骨骨折、右胸壁挫裂伤、左胸部皮肤擦挫伤),右上臂,左膝内侧,右膝部符合无号牌二轮摩托车驾驶人的特征损伤;叶某某的损伤主要在头部;故分析认为:胡某某为无号牌二轮摩托车驾驶人、叶某某为无号牌二轮摩托车乘坐人成立。
参考文献:
(1)张明辉,张蕙.《现场重建驾乘关系鉴定的应用研究》
(2)于长吉,陶沙.《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方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