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人工造林的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4月   作者:倪德军
[导读] 林业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资源,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林业资源的快速发展,能够使恶化的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推动生态平衡性,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现状及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策略,供参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富蕴分局   倪德军 836199

摘要: 林业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资源,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林业资源的快速发展,能够使恶化的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推动生态平衡性,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现状及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发展林业需要较长的生产周期,在此生产过程中常常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病虫害在各林区的频繁发生,对树木的健康生长造成很大威胁,受到病虫害侵害的树木生长状况不佳,甚至出现大面积死亡,对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恢复造成很大阻碍。因此,有必要充分重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对于林业病虫害的有效控制,结合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防治,减少病虫害对林区树木造成的不利影响,为我国林业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当前发生林业病虫害的现状
        1.1病虫害种类复杂
        首先,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林业建设,人工造林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人工林结构单一,因此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较弱,导致林业病虫害频繁发生,而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林业病虫害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人工造林的面积不断增加,林内生物多样性十分低,无法形成有效的林内生态系统,缺乏自我防御病虫害的能力,导致林业病虫害频发,在造林过程中,树木会携带一些病虫害。 在人工林的生长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病虫害。一旦产生某种病虫害,人工林就可能失去活力。它为病虫害提供了繁殖和生长条件后,病虫害会逐渐侵蚀周围的树木,对整个地区造成破坏。这些病虫害会降低树木成活率,降低树木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且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很大。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树木的生长速度会加快,病虫害的繁殖速度也会提高,而冬季温度的升高也会降低病虫害的死亡率,使其迅速占领整片森林;病虫害的管理很困难。林业病虫害是不能完全控制的。如:松材线虫、云杉八齿小蠹虫、虫害有五毒蛾以及杨柳光叶甲等。
        1.2病虫害的影响广泛
        我国的林业病虫害发生严重,造成的影响也十分广泛,而且发生面积也在不断增大,严重影响着人工造林的健康生长。一旦发生病虫害,则会迅速蔓延传播,不仅加大了控制难度,威胁着人工造林的健康生长,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了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3病虫害问题顽固
        随着林业病虫害发生面积的不断扩大,我国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也不断加大,特别是在应用大量化学药剂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不但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也导致林业病虫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同时,在防治林业病虫害的过程中,仅单一地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没有对林业病虫害造成的为害进行彻底消除,林业病虫害问题的治理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对于病虫害产生的抗药性问题,进一步加大了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难度。林业病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也是当前林业病虫害的突出特点之一。
        2发生林业病虫害的原因
        2.1人工造林面积较大
        加强人工造林工作,主要是为了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恢复森林资源,从而使遭到恶化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但是,伴随着各种造林工程的陆续开展,人工林造林面积越来越大,引发了严重的病虫害问题。当前,很多林区在进行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所选择的树种单一,种植结构不科学,导致人工林的生态系统不稳定、生物多样性较差、自身的抵抗力不足,造成病虫害问题的频繁发生,引发了严重的林业病虫害。病虫害侵害人工林后会快速蔓延和传播,继而为害到原始森林,对森林资源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在进行人工造林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重视树种的多样化配置,确保林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不断加强林区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使各种病虫害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2.2防治措施不科学
        虽然化学药剂在防治森林病虫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应用化学药剂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但会阻碍树木的健康生长,同时大量应用化学药剂还会进一步增强病虫害的抗药性,从而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同时,大量使用化学药剂还会加重生态环境污染,打破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阻碍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2.3防治技术水平不高
        造成当前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因素,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不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导致林业病虫害防治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再加上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不足,不注重相关设备的投入和应用,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依然延续传统的防治手段,不仅影响防治效果,也使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
        3有效提高林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的措施
        3.1实现林区的多样化
        首先,为了进一步提高林区防治病虫害的整体水平,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加强对于生物防治手段的应用,通过天敌控制和消灭林区害虫,生物防治不仅能够大幅提高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还能保护林区的生物多样性,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可以将啄木鸟、灰喜鹊等益鸟引入林区,以控制和减少害虫对林木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应用生物防治手段,不仅提高了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还达到了绿色环保的绿化目标。
        其次,在开展人工造林工作时,工作人员必须结合林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对各个树种类型进行选择,保证种植苗木的多样化,丰富林区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林木自身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最后,在对林业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的过程中,也应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在全面掌握林区病虫害发生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并科学控制使用剂量与施药时间,以有效提高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3.2调整林木的营养供应方案
        林木生长过程当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仅与林区的营养不良有关,同时也与林区的营养过剩有很大关系,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会影响到林区树木的健康生长,加重病虫害问题的发生。所以,必须充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科学调整林区的营养方案,促进林区树木的健康生长,增强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3.3构建完整的防治系统
        构建完善的林业病虫害防治系统非常重要,有关部门必须结合林区的实际情况,构建综合性的林业病虫害防治系统。一方面,在引进树种的过程中加强检疫,阻断外来病虫害的入侵;另一方面,也要定期对林区进行全面检查,第一时间发现病虫害隐患,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将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其对林区树木造成更大面积的为害。
        3.4 加强林业病虫害的监测预报
        为进一步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成效,森防检疫部门、造林地所属管护所站、人工林管理人员应对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林业病虫害构建完善的监测预报管理机制,并结合林木的生长情况以及气候特点,科学合理地开展监测预报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实现尽早发现、及时防治。
        3.5扩大资金投入,应用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是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成效的关键,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应用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各级政府及林业部门应进一步扩大林业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和更新林业病虫害基础设施,提高林业病虫害的整体防治水平。
        综上所述,近年来,很多林区的病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造成的为害也在不断提升。同时,林业病虫害具有较强的顽固性,极大地增加了防治难度。再加上大面积建造树种单一的人工林,以及当前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不高,都成为林业病虫害防治成效不佳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情况,各级政府及林业有关部门应加快构建完善的林业病虫害防治系统,加强对于林区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增加林业资金投入,研究新型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从多个角度提高林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效果,推动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学海.林业病虫害的现状及防治措施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279.
[2]李宏强,王玉江.简析强化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策略研究[J].河北农机,2017(11):57.
[3]陈广来.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探究[J].农家参谋,2017(18):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