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辉
山东省禹城市农业农村局农水站 山东省禹城市 251200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型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时效性,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也能减少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保证人们的财产安全。农田水利建设是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基础,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在工程规划中存在大量不结合当地实际农田现状的情况,导致水利工程发挥的作用较小,在资金投入和建成后的运维管理中问题也较多。
关键词: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对策
1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农田水利工程关乎整个农业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生活的水平,我国十分重视水利设施建设,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投入力度持续增加,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工程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通过灌排渠系、排水、水窖、防洪道、小坑塘、塘坝、蓄水池等水利设施,在防汛抗旱、灌溉保障,农村人畜饮用水安全、水资源节约与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集蓄、引、提、排相配套并举,逐步形成了以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为核心,若干大中水利工程组成的工程体系,大大提高了农田质量,扩大了灌溉面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最大限度地防治旱、涝、盐、碱等灾害现象。
新时期下,应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河坝、工程养护与维修管理,以增强基层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快中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确保水利工程整体运行效率,实现农村布局规划,提高农作物增产、增收。
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状与问题
2.1人员专业性较低,积极性差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中,施工人员作为建造者又是使用者的现象极为常见,尽管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发展已经较完善,但缺乏对于相关人才的培养,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有限,无法保证施工质量,使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配合度较低,直接导致管理人员管理权的丧失。这类情况直接导致了工作人员参与度低,工程建设管理、维护的积极性差,工程效果与预取有所差距。
2.2水利工程管理的机制规范不健全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标准化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化约束力度不足,规范行为操作不合理。在整体工程建设战略操作中,无法对各项目标实施统一的规范操作。在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等方面管理不到位,缺乏对整个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导致整个水利工程的专业性不足。建设规范管理机制不完备,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全方位检查不足,无法结合实际工程要求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2.3缺乏精细化管理
目前,很多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使用年限少、运维费用高,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水利工程在建设前缺少规划,没有按照建设标准进行施工。2)工程建成后存在只管使用不管维护的情况,缺乏精细化管理内容,导致水利工程利用率较低。3)政府的引导作用较弱,未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工程建设中存在偷工减料情况,导致工程质量不过关。因此,农田水利工程要想发挥出其实际效果,必须结合工程规模和类型进行精细化管理,加强水利工程在造福农民上的效果[2]。
3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改革措施
3.1改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影响
为了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效果,首先,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施工管理工作效果作用的宣传,使农户了解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改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带来的影响,将农田水利建设施工管理与农户自身利益进行结合,使农户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中。农田水利建设施工管理重要性的宣传需要由相关部门牵头,各村干部配合。
开展相关的培训会,召集农户进行学习听讲,了解农田水利对农户自身利益、农业发展、发展带来的作用,加强认识,推动农户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中去,取得理想的工作效果。
3.2不断更新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方法
为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效果,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需要不断更新水利工程建设技术,降低后续施工管理的难度。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技术有所变化,在建设新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时,可以由相关工作部门选择具有高资质、高能力的施工承包队伍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施工单位应组织培训会,进行先进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方法学习培训,提升自身施工能力,建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农田水利工程。针对以往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应不断进行改善优化,有序地进行维护翻新。在维护翻新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新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技术,使农田水利工程同现下农业发展需求相结合,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减少其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带来的阻碍影响。
3.3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分层管理分权治事,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考核与干部考核挂钩,加强相关管理人员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知,重视其建设组织管理。应通过相关激励措施,鼓励农田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新的组织,同时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使组织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应发挥出乡镇政府的主体作用,明确各个主体的主要责任。例如,水利工程项目实施部门应加强宣传报道工作;村社应负责工程建设所需的土地、人力资源、林地补偿等工作;水利工程主管部门应负责工程建设的技术指导、质量监督等方面的工作;负责工程项目实施的部门还应在明确工程建设的维护主体之后,明确每一个环节的负责主体,层层落实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和责任。不同的责任主体应相互配合,实现对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和作用。
3.4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重视工程项目的管理,积极参与工程项目的建设,在移交给工程管理单位时,做好衔接,为防止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脱节,应从施工单位入手,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对地质、地貌、施工环境等各项数据进行实地采集,最大限度防止渠道渗漏,做好工程管理设施维修与养护,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3.5提高人员素质,调动积极性
作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者、使用者,农民技术水平、专业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与建设效率,因此针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提高人员素质至关重要。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与技术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在建设以及后期维护时,当地人员能够有效解决工程出现的各类问题,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要想调动农民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需要为农民树立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意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不仅需要当地政府的鼓励与扶持,还需当地群众也加入农田的建设管理中,为新时期新农村的建设添砖加瓦,农民需要树立起全民参与的意识,从自身做起,加入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与后期维护中。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中,应根据需要对施工人员展开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
结论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对农田水利工程效用发挥较为重要,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农业朝专业化方面发展,合理分配我国农业用水资源使用。受当前土地承包制、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技术落后、专业化管理度低、相关施工管理制度缺乏、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资金投入少等因素影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施工管理工作效果不大理想。对此,须进行针对性入手,改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水利工程建设方法,培养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辅以健全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资金投入力度,解决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的相关问题,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转型,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建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9(6):144-145.
[2]赵建芬.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