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晨阳 侯由迪
河南永坤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许昌461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新城镇建设发展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安全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障道路上来往行驶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帮助城市有效缓解通行压力,有关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道路施工技术的科学规范应用管理工作。施工单位同将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合理应用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中,能够有效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并且还可以降低市政道路后期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危害,创造出更多的安全经济效益。本文将进一步对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是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工程质量会影响企业的良好形象,还会影响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不断更新和发展,形成了较为先进的白路面和黑路面,并且应用普遍。传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虽然抗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小,稳定性较高,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周期长、造价成本高、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断裂及裂缝的情况,从而影响其质量。目前,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中以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代表的“黑路面”应用最为广泛,优势明显,越来越为大家所接受并广泛应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有明显的优势,路面有极强的防滑能力,而且较为平整,不但行车有舒适的体验,还可以有效减少轮胎和路面的摩擦,降低汽车的耗油量。但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和自然环境等的诸多不良影响,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会发生破损和裂缝的现象,给施工项目后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额外增加了很多的费用。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合理控制施工质量,对于施工方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1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1.1沥青混合料拌制环节
在实际应用中,沥青混合料应用方式有两类。一类是热拌热铺,其优势在可提升沥青路面质量,但对拌制、摊铺要求较高,另一类则是热拌冷铺,其质量表现差于前者,在本工程中主要应用热拌热铺的方式。为满足大批量沥青混合料拌制要求,需规划专门的拌和场地,并配备足够的拌和装置,而为有效掌控其混合料的加热状况,还需有相应的试验检测装置。对沥青与集料进行加热时,其允许温度范围有所差异,前者要处于150至170摄氏度范围内,而后者则要达到160至180摄氏度,当完成拌和操作后混合料的温度应处于140至165摄氏度之间,不得使用温度超限的混合料。经拌制操作后,沥青混合料应处于足够均匀的状态,在外观检测下不得出现集料离析、华白料等问题,要严格控制拌和站出站材料质量。
1.2路面摊铺技术
混合比完成后,进入沥青路面铺装过程。为了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在具体操作中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第一,适度原则。铺装铺装最要避免急躁,需要严格遵循“慢工出细工”的理念,以减缓铺装速度来提高铺装质量。在苏溪昌南道路施工中,沥青摊铺速度控制在2m/min,最高不超过3m/min。同时进行铺布和检查的铺布方式,保证了铺布过程的质量。第二,统一性原则。铺装最基本的技术要求就是看路面的平整程度。所以,在铺装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路面施工中混合料的平整度,如果有地方不整齐,就要把它压平。第三,连续性原则。铺装工艺应该是连续不断的,不要让慢速原理影响施工进度,在提高工程速度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夯锤以及熨板的振动幅度。
1.3路面压实
当施工队伍在结束完市政工程沥青路面的摊铺施工操作后,就必须安排施工人员展开科学压实作业。沥青路面的压实施工控制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压、复压和终压。在沥青路面压实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要科学运用专业的密度仪设备有效检测出沥青路面的实际压实情况,确保其压实度和平滑度能够达到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当施工人员发现某个区域存在着异常数据信息情况后,就必须及时展开调查分析,并共同商议解决方案进行处理,充分保障沥青路面压实工作质量。
在沥青路面压实施工期间需要较高的温度,该温度要与沥青温度计路面摊铺厚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施工人员在进行反复试压后才能够科学有效明确。在路面终压环节中,施工人员通常要操控专业双轮钢筒式的压路机展开压实作业,进一步巩固沥青路面的压实度。
1.4沥青路面的接缝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施工接缝的形成,如必须要留缝,应做到接缝紧密、平顺。施工中有热接缝、冷接缝两种,热接缝在处理时比较简单,将已铺部分留下100~200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跨缝压实;冷接缝可以利用增加的挡板把预先铺设好的沥青表面凿毛,刷上一层粘层油,重新铺设一层新沥青混合料,然后对新料跨缝摊铺,软化下层后铲走重叠部分。接缝处应用压路机压实,压实时先横向碾压,再纵向充分压实,使得接缝连接平顺。
2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控制好沥青材料的配制比例
沥青混合料设计作为道路工程沥青路面的主要材料,要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类型、配合比和矿物品位,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最佳沥青用量,在施工过程中选择植物拌和方法以控制拌和温度,时间和加热温度。混合完成后,应对一批混合材料进行抽样检查,以确定设计比和压实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随后,对这批混合物进行提取和马歇尔测试,并根据马歇尔设计指标控制抽样测试的结果判断该比率的合理性。根据完整的工艺流程进行现场试铺后,需要进行现场采样,以检测试铺段中的沥青混合料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2.2强化施工要素管理
市政沥青路面工程中,施工要素众多,首先要做好人员管理,结合其岗位需求,掌握沥青路面施工相关技术,并且要合理安排劳动任务,建立完善考核体系,督促沥青路面施工水平提升。其次是材料管理,这也是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既要从沥青原材料品质入手,也要做好材料采购计划,满足沥青路面不间断施工要求。最后是沥青路面施工机械,对诸如搅拌机、摊铺机、碾压机等机械,要保证选型的合理性,做好设备维护,提高沥青路面施工机械化水平。
2.3加强道路的养护和管理
在雨、雪、雾的条件下,一定要对道路安全方面的情况进行监督,如果车辆超重,那么就应该限制这样的车辆行驶,不能让超重车辆在道路上滚动,驾驶员应该在开车前熟悉道路安全规定并遵守相关的道路维护系统。如果维修道路是封闭的,被困车辆将获得非常好的舒适感和放置感。如果进行了道路维护,请尽量避免不平坦的路面。由于路面的不平整性容易积水,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对路面有很大的损害,在养护道路的时候,对于特殊路段一定要设置防御护栏,这样不让不良车辆通过特殊路段,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时候,对于每个施工细节都要特别注意,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对于每个施工环节都要严格执行好,不断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体系中,有多重路面结构形式,其中又以沥青路面为主,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主要体现在路面强度高、平稳、易维护、施工效率高等。但要想获取质量更优的沥青路面,还需从路面施工技术入手,文中结合库尔勒市政道路施工实践,对沥青路面材料质检、配比试验、路面清理及试铺等准备工作提出细致要求,并着重分析沥青混合料拌制、摊铺、接缝处理等关键技术,通过动态实施质量监管,将各项技术及管理要求落实到沥青路面施工全过程,方可打造出高质量的沥青路面,更好地服务于市政道路建设。
参考文献
[1]黄文达.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施工技术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7):144.
[2]陈旭军.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与常见问题探讨[J].道路,2013(9):65-66.
[3]吕卫勃,张杰,雷蓬辉.浅谈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中华建设,2018(01):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