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成
身份证号码:33078219911218****
摘要: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提出,政府在实施规划方案的过程中将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考虑。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已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于2020年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迈向了新的台阶。但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也对风景园林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城市风景园林中的设计原则和概念进行阐述,以某市叶县诸多公园为例分析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探讨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问题;对策
引言
从自然的基本含以上来讲,其在不同的层次表现不同的含义,另外,在自然环境中,其主要能够表示相关自然现象及相对应的自然生命体象征的相关物质世界,在风景园林及相关自然界的关系中,由于许多历史因素的干扰,在场地自然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了融合、孤立及回归三大主要方面,在国外学者提出的“设计遵从自然”理论中,大量的实践及相关设计中都尊重及依从相对应的自然发展过程,早就在19世纪就有学者逐渐认识到开发土地会为自然系统带来各种各样的危害,要求在土地规划上必须遵从设计与自然相结合,使其能进一步有效和自然协调,而不能为了开发破坏自然资源。
1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
1.1园林规划设计缺乏个性化
传统园林规划设计理念下的园林建设,不具备创新意识,大部分设计均使用一种风格、一个模板,使全国不同的城市都采用同一种类型、同一种模式的园林景观。这类园林不具备个性化特点,没有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无法突出城市的地域特色和艺术特点,导致人们出现审美疲劳,园林景观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套用的统一设计模式,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要求,未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园林风格及本地的植物类型。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忽视当地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易导致园林中的植物存活率下降,影响园林的美观性和生态功能性。
1.2植物配置上的问题
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植物可以减轻居民压力、缓解视觉疲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还具有净化空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区域小气候等作用。在植物配置上,由于风景园林设计者缺乏对植物的认知,会在树木花草设计过程中加大种植密度,没有考虑空间层次感、林缘线和林冠线的设计,忽略乔灌草合理搭配的原则,这种情况会加大植物生长压力,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会因为土地养分的争抢导致部分植物死亡。
1.3园林规划设计目标和城市总体规划不相符
现阶段的园林规划设计忽视了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其制定的园林规划设计目标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目标,两者不一致成为制约现代园林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和城市之间存在差异性,客观方面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主观方面城市历史文化、城市民俗特征等均存在差异。园林规划设计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一部分,须与城市整体规划布局相协调,展现城市的自身特点,不可脱离城市进行规划设计。部分城市进行规划建设时,给予园林规划设计的空间较少,忽视了园林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2城市建设中风景园林设计对策
2.1对植物进行合理搭配
针对植物配置上的问题,在植物选择时要充分地考虑植物的习性及外在形态,还要考虑到园林设计的整体风格、空间结构特征、地形地貌特点等因素作为标准。植物的生长有其自身的习性,在进行植物平面设计及立面设计时,要考虑植物的形态特征。每种植物的形态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把植物的差异性特征有效整合起来,可以很好地避免不同植物的形态及生长习性劣势,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达到整体和谐的效果。
根据植物形态特征,进行植物林缘线和林冠线的设计,科学地配置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从而达到植物和周围环境相融合,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为居民营造舒适放松的氛围。
2.2创新园林功能
在城市园林规划创新设计理念中,强调园林功能的创新,打造多元属性的城市园林。多元属性的城市园林具有较好的绿化功能,其可为人们提供休闲去处,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在城市绿化系统中,园林工程占据重要地位,应与城市住宅建设、公共绿地、交通等各方面有效配合,根据城市当前的绿化实况实施针对性的规划设计,满足城市绿化需求。若是修建景观类园林,设计时应考虑园林的美观性,吸引更多人前去观赏,为其提供舒适的休憩场所,合理规划、布局散步通道,保障人员安全。应充分考虑人们的实际需求,多安设休憩桌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安置一些娱乐设施。若是住宅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应充分结合住宅建筑物的风格、特色以及其周边所处的环境、地形等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未来园林规划创新设计理念将向科技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城市园林设计应彰显城市人群的个性化需求,丰富城市园林功能性。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以拓展城市园林设计思路,获取更多的设计灵感。除此之外,城市园林具有较好的生态功能,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其将向生态化方向前进,提升城市园林的生态价值,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实现内涵和功能的统一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融入城市的地域性特色,彰显城市文的化特点,使园林成为城市标志之一,增强园林景观的生态美。应坚持园林生态设计理念,遵循城市生态原则,选择本土材料,降低城市园林设计成本,提高城市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2.3强化人性化设计
我国以往的城市绿化建设大多讲究“宏大叙事”性的设计,往往从结构入手,通过增加绿化设施、建设较大的公园或游乐园等手段来改善地区环境,增加城市绿化率。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居住方式的不断变迁,这种设计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人对风景园林的实际需求。以北京石景山区为例,贴身绿地匮乏、绿地可达性差、园林设施设备陈旧等问题十分突出,风景园林的服务功能难以发挥。而当今,城市人口集中,而风景园林在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服务功能,因此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突出人性化设计,以更好地服务市民。在道路的规划设计中,要保证可达性和便利性,便于人们到达各处景观进行观赏游玩,并营造一个非常惬意的游览环境。同时,要合理设计一些功能区域,如设置一定的休息区域让人们在游览时能有地方进行休息;设置一些健身娱乐设施,让人们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能锻炼自己的身体,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并要注重园林景观的安全性问题,景观内的水池河流不宜过深,地面景观高低差尽量要小,有坠落和溺水风险的地方要进行有效防护,尽可能降低发生人身安全问题的风险。
2.4注重自然植物发展的合理布局及应用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作用十分重要,在建造园林景观时,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带来不同的风景,不同的气候条件也会导致植物品种多样化,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品种不能单一,应当尽可能系统化设置植物,形成植物群落,园林设计师应当善于发现自然景观中的各种植物美学特点,合理搭配,设计出符合自身园林的实际特点的植物群落。
结语
风景园林设计是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部分,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城市形象。作为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人员,要时刻遵守设计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及地方特色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相信随着风景园林设计人员的不断努力,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事业蒸蒸日上,将为我国城市的发展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孟祥伟.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及其方法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5):207-208.
[2]陈良树.景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居舍,2020(32):119-120.
[3]尹潇.论城市社区公园园林规划设计、绿化工程施工与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3):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