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探烧烤吧,玩转好角色——中班幼儿在角色区烧烤吧中材料投放与使用能力的观察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蔡玉莲
[导读] 在角色扮演游戏的实施中,通常需要用到一些辅助工具和游戏材料,要使幼儿的游戏健康,丰富,生动,必须投放适合的,充足的游戏材料。材料的投放是影响幼儿游戏兴趣和质量的直接因素。通过摆弄材料将感觉变成主观的行动。

杭州市澎博幼儿园   蔡玉莲

        一、问题提出
        在角色扮演游戏的实施中,通常需要用到一些辅助工具和游戏材料,要使幼儿的游戏健康,丰富,生动,必须投放适合的,充足的游戏材料。材料的投放是影响幼儿游戏兴趣和质量的直接因素。通过摆弄材料将感觉变成主观的行动。把想法变成直观的形式,幼儿在烧烤吧中的各种材料使用中,不断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通过选择材料进行角色表演,促成幼儿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和角色扮演能力,使幼儿可以在个体能力获得提升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行为。
        根据本班孩子在角色区烧烤吧游戏中使用材料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材料都是较单一的使用,为了更好得更深入了解幼儿对材料的使用,深入观察角色区烧烤吧游戏中,幼儿对不同材料使用的具体情况,做以下具体研究观察。
        二、研究内容
        研究的目的
        角色游戏在幼教阶段使用非常普遍,不仅可以让有很多幼儿同时参与其中,也引导幼儿理解和认识很多社会角色,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社会性。老师做好低结构材料的选择与投放,这不仅会让游戏活动的展开有更好的依托,这也能够让游戏过程收获更好的效果,促进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事件描述
        镜头一:“我去点菜吧!”只听晨鸣跟静怡几位小伙伴说道,接着晨鸣拿着手里的小菜单来到收银台边指着菜单边跟收银员轲尹说:“我们要串串肉、贡丸、鸡腿、西兰花,还有饮料。”“好的。”收银员轲尹按着收音机,边按边说:“一共7块钱。”“好的,给你”晨鸣抓了一把空气给了轲尹,收钱后,轲尹高兴地对萱萱说:“萱萱,顾客点好菜了,赶紧烧烤吧!”萱萱接到指令后立马把各种烧烤材料放在烧烤架上进行烤制,中途还不忘用刷子刷一刷烧烤串,还用调味瓶往烧烤串上撒点调味料,烤好后,萱萱装盘,把所有的烧烤都放在桌子上,小伙伴吃得可开心了。
        镜头二:“请问你们想吃点什么?”只见鸣鸣拿着菜单给跳跳,自己手拿纸笔。“我们要吃这个烤香菇,烤香肠,烤玉米,烤鱼……”跳跳回答到。鸣鸣以最快的速度在纸上画了两个圈表示了跳跳所要点的烧烤,边和萱萱说:“萱萱,赶快把这几样他们要的东西给烤起来。”萱萱听到指令后,立马戴上手套开始进行取餐烧烤,而鸣鸣则跑到小厨房开始洗鱼,准备烤鱼。等到跳跳他们吃完烧烤后,跳跳拿着标有数字的纸币来到收银台找浩琦结账,只见浩琦动作迅速,说只要3块钱后就立马把钱收入囊中。
        四、观察分析
        (一)幼儿在角色区烧烤吧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本班幼儿在角色区烧烤吧游戏中与材料的使用互动情况,在我们观察到幼儿在多次的游戏活动中,通过具体多次游戏的观察,我们发现随着材料的不断增加,幼儿对材料的探究与使用开始产生兴趣,因此材料探究和角色交流的频次看出,角色游戏是38%,材料操作是47%。孩子的游戏创新率在15%,由此可以说明几个问题:
        1.幼儿对材料的操作程度不够深入,说明材料的投放较为单一,不能很好激发幼儿的角色兴趣。
        2.幼儿的角色交流效率不高,多数幼儿更多的是自己进行烧烤的游戏,缺乏多人的角色交流。
        3.幼儿创新游戏频次较低,说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思维比较固定,创造力也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幼儿自身因素
        角色游戏是幼儿们最喜欢玩的游戏。但是最近我发现玩“烧烤店”的孩子越来越少。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在“烧烤店”游戏时总是重复类似的活动内容,比如:烤鸡翅,烤香肠、卖饮料等。


从幼儿的问题分析,在投放最多的材料就烧烤成品,半成品及其烧烤架,材料投放不够形象生动、情景性不够,投放的材料数量不充足,单一,层次性不够,不能很好得满足不同能力和兴趣的幼儿发展需求,材料投放的混乱,各种材料的混乱投放导致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出现混乱现象。另外中班幼儿合作较少,沟通不多,扮演的角色持续性意识不够强,在材料的操作过程中,多数喜欢自己摆弄着烧烤架随意进行烧烤,这样很容易陷入灵感枯竭的状态,重复某一个游戏行为,致使幼儿对材料的使用缺乏创意。
        2.教师因素
        在游戏的材料上更新不够及时,导致幼儿没有更多的兴趣参与活动或是活动不能更深入开展。在投放材料中,可能都是以教师角度出发,缺乏幼儿角色选择材料的参与度。投放的材料中缺乏隐形的指导作用,不能很好促进幼儿游戏开展水平。除此之外,会出现很多孩子一会儿做顾客,一会儿做烧烤师等现象,可以看出投放的材料中没有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来帮助幼儿形成相应的角色意识,确定角色行为的职责,使幼儿开展游戏不能很好投入。
        3.游戏材料的因素
        游戏材料是游戏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其投放和调整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游戏发展,因此,教师应合理地进行材料的投放,根据本班孩子的需求做到及时调整与更新。在游戏材料的投放上,除了增加标识性材料之外,还可以增加暗示性材料,突发材料的暗示作用。一方面,游戏材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能激发中班幼儿进行操作和角色扮演的兴趣,满足需要;另一方面,游戏材料具有可塑性,与角色游戏主题相关的材料能够丰富中班幼儿与同伴互动的内容与过程。
        五、策略引导
        1.投放有效的指导作用材料
        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兴趣和游戏水平,我们又投放了新的游戏材料——小厨师等各类服装,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服装来进行角色游戏,并确定角色职责所在。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在与同伴的交流过程中更好地吸收他人的意见,促成幼儿游戏经验的累积,并且使幼儿能够更好的学会倾听与表达。
        2.以幼儿为本,善于一物多用
        游戏中的材料首先要保证其安全性,如材料的大小和材质与幼儿年龄特点是否相符,材料是否具有尖锐的部分,另外对于部分自制材料较容易出现变形、粗糙等现象,因此,教师应定期对材料进行检查和更换,确保幼儿的游戏不受影响。其次,教师不能盲目增加材料的数量,大量的材料也会不合理地占用游戏空间,反而会限制幼儿游戏的开展。因此,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功能与作用,在材料投放和使用过程中坚持灵活性原则。
        3.适时介入指导
        自由游戏并不是完全放任,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观察,从幼儿的表现上发现幼儿的需要,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使幼儿的游戏得以顺利进行。当教师发现幼儿使用材料出现重复行为,且幼儿表现出比较不感兴趣的情绪时,引导幼儿选择不同材料,进行材料间的多种方式互动,以重新激活幼儿的兴趣。
        六、反思跟进
        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与小班幼儿相比较有了较大的提高,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增强,让幼儿想象逐渐变得活跃而丰富,使他们在角色游戏以及角色游戏材料的使用上有以下特点:
        1.逐渐会有意识地选择角色,安排情节,游戏材料与游戏情节相互作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能主动选择游戏角色仍是有限的,往往局限他们生活中常见的“顾客和老板”等,也对扮演他们服务员感有兴趣,在使用材料上,中班幼儿喜欢使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替代物,能根据角色游戏情节的不同而变换不同的材料。
        2.游戏活动的兴趣集中在角色分配上,游戏材料能够影响幼儿角色的选择,中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的游戏能力获得了发展,在游戏过程中一般就会选择扮演在社会生活中有权威感,能够支配其他角色的“中心角色”,比如烧烤吧很喜欢选择做“烧烤老板”。
        3.喜欢集体游戏,游戏材料能够共享。中班幼儿对周围人,事,物的认知越来越丰富,幼儿与同伴自由交往的愿望变得更自觉,使他们对多角色的集体游戏有特殊的兴趣,语言能力与交往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就使得幼儿在游戏中能更好的进行协商,交换使用游戏材料,实现角色与角色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主题下的游戏活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