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崔红艳1、罗聪2、杨梅通讯作者 124000
摘要:在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中,课程思政是一个新的理念,是实现全方位育人的一种新模式,医学这门学科它具有人文社会性和自然科学性的双重属性,要求各位高校实现具有医学专门特色的大思政格局的构建,培养出具有良好医德以及精湛医疗技术的医务工作者,本文结合各高校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实践的开展,合理的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对本专业课程的思政内涵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并且针对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和举措展开了评估和分析,为课程思政教学,更好的实施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引言:长期以来,医学微生物学课程都是和思政课程教学有着明确的划分的,没有充分发挥课程教育的合力,当代教育更加注重立德树人的教育,需要在各专业课程教学中,将思政教育融入进来,实现全方位育人,对于医学来说,它具有人文属性,在实践工作中,从业人员必须要关注人生哲学、基本德行以及价值观的塑造,因此,在培养医务工作者的时候,一方面要注重医学技能的培养,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强化人文素养、爱国主义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
一、医学微生物学思政教育融入的着力点
在高校的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需要破除思政教育的孤岛现象,强化大健康教育、爱国情怀、中国梦的复兴、科学世界观,以这些理念为改革的指导精神和目标,重点的突出医学与哲学、人文、强国、爱国等模块的专业特色教育,从而实现从思政课程转换为课程思政的教学,使医学专业学生成长成为有温度、有情怀的专业工作者,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医学微生物学它所需要传授给学生的是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各种各样病原微生物的基本治病机制、防治原则、基本生物学特性、实验室诊断等等,与临床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职业道德思政教育以及职业规范培养的良好阵地。
1、学生方面
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应该将人文情怀和爱国主义,融入到日常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去,从医学这一个角度来看,它最基本的功能是治病救人,它的第二特性才是一门技艺与科学,所以说医学具有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性的双重属性,如果医学专业的学生仅仅只关注科学与技艺等技能方面的学习,而对于友爱奉献、职业道德、爱国主义、科学伦理等人格教育不重视,就很难拥有为患者全心全意服务的理念,从而最终成为拥有高尚人格的一名医护人员,在教学中将思政内容融入进来,可以使学生秉承初心,将医学专业特色充分发挥出来,为医学强国做出更多的贡献,成为品学兼优的医疗行业所需要的人才。
2、教师方面
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自身品德形象的塑,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用优良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人生观的塑造,从过去仅仅注重“授业”转变为“传道授业”并重上来,要想培养出优良的医生,是需要长时间不断努力的,需要让学生做到正视医学伦理、了解医学行业、拥有正确的医学行为认知、遵守医学道德,从教师自身来说,必须要有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通过自身的示范时刻警醒学生,让他们拥有正确的职业定位,不断的强化社会责任感,以为人类健康造福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3、培养严肃认真的科研和学习作风
医学微生物学这门课程是较为基础的医学课程,同时也是具备较强的实验性特征的,绝大部分的知识点内容都需要结合实验教学来开展,因此,在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对学生责任和诚信意识的培养,重点避免学生弄虚作假,在实验教学中,始终贯穿诚信教育以及科研道德。
二、医学微生物学具体的思政教学实践
1、修订教学大纲,在教案中适当体现
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根据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和大思政教育目标,各高校进行了教学大纲的修订,将思政的目标加入到教学目标之中,在教学环节里面,进一步的对育人要求进行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以及能力的总体教学,更加关注育人价值的本源,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际教学设计中,将对应的思政目标、专业知识点以及思政元素点进行了明确与细化,确保了本课程的教师,拥有更为充分的教学依据,在具体的教学大纲修订中,思政融入点增加了五项代表性的内容,思政目标包含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无私奉献以及勇于探索等不同的类别,各相关的专业知识点,在本课程的不同章节都有涉及。
2、探索线上线下思政课教学模式
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当代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比较强,他们可以结合网络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充分的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很多高校都结合学校教学平台,成功的实现了本课程思政教学平台的搭建,向学生定向开放理论课程的教学,在这个教学平台里面,除了涵盖思政教学内容之外,也包含一些与本学科相关的最前沿的知识,能够实现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更好的补充,使教学实现红与专兼备,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三到五分钟时间,将与本节课相关的思政内容采用概括性的讲授方法传递给学生,将阅读资料和视频等内容作为学生课后网络教学平台独立学习的具体内容,比如再讲砂眼衣原体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有关医学专家的生平事迹来进行介绍,在教学平台上发布一些相关的纪录片资料,通过这些纪录片的观看,让同学们对感人的医疗工作者生平事迹加深感性认识,更深的体会无私奉献、爱国情怀以及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对于涵盖较多教学内容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来说,它所拥有的教学课时非常的少,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进行自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将有关的思政内容充分的体现出来,因此需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来进行教学上的辅助,在医学微生物教学中有很多较为重要的章节,老师可以合理的安排课上与课下教学的结合,对于一些医学专家的事迹可能没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因此,可以精心的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图文资料,让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去进行自学,让同学们通过这些资料的观看,感受医学前辈浓浓的爱国情以及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3、结合时政热点,强化人文教育
医学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技术在不断革新,使得医生的职业道德以及医学伦理学越来越显得重要,在高校教学中必须要紧密结合时政热点,将一些鲜活的案例融入教学之中,向学生传递中国医德,坚定文化自信,比如在某个时期,某一款国内自主研发的新药上市填补了医学某一个领域空白,充分体现了本国医学的原创实力,对于这一类的鲜活的案例引入教学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生自学环节里面,可以让学生对一些病例展开讨论,对现阶段争议较多的一些事件进行探讨,使本专业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认识,通过一些时政教学案例的教学,使本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实现“大医精诚”的教学贡献。
三、思政教学中的考核与评价
长期以来,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考验都是通过考试来进行的,而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各高校引入了过程管理,过去一考定胜负的局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学校的考核将学生平时的学习与最终的考试结合起来,现阶段,各高校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管理和期末考试的这两个重点的部分,各高校会根据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将自主学习课堂出勤情况、作业、实验操作、随堂小测验、实验报告等不同的模块纳入到过程管理之中,为了使课程思政重要性更加的凸显,也为了督促学生更好的将网络教学平台相关任务实现落实,各高校在过程管理考核评价中,将平台教学纳入进来,将平台教学作为独立的过程管理模块来进行考核,在这个网络模块之中,各高校结合后台管理,对学生课堂活跃程度、学生登录次数以及完成任务的数量等相关指标进行评定,给出学生的综合评价,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过程管理之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医风医德、人文素养以及道德水准的认知,另外一方面也使专业知识之外的内容得到了丰富。
四、网络教学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反馈
为了实现医学微生物教学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认可度和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价,很多高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展开调查,在某高校的调查结果中,被调查的学生接近八百人,学生的参与度达到近百分之八十,学生反馈的结果里绝大部分还是满意的,在问卷调查里面,也针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了考核,考核方式包括学生互评、期末试题、日常行为体现、客场表现评分以及作业体现评分等五种方式,从调查结果里面可以了解到,选择日常行为体现的拥有较高的占比,而选择纳入期末试题的占比较少,从这个调查结果可以知道,更多学生是希望将日常行为表现作为思政考核的主要内容,而不应该将考试分数作为思政考核的重点方面,这与学校的预期是基本吻合的,这说明当代学生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课程思政认知,为了对学生课程体验有一个更真实的了解,本次问卷调查中还设置了课程体验方面的调查,学生反馈非常踊跃,他们将自己较为客观真实的想法表达了出来,主要的想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教学平台拓宽了人文与专业知识的教学,让同学们拥有了对医学更多的了解,另外一方面,众多医学前辈浓浓的爱国情、严谨的治学精神、无私奉献、勇于探索的素养,让专业学生产生了较多的共鸣,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升华与净化。
结束语:
通过上面内容的介绍,我们对医学微生物学与课程思政的结合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将医学微生物学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结合教材,向学生更多的介绍国内相关微生物学家的故事,另外一方面要结合本课程发展的历史,为学生介绍医学前辈献身科学,为人类造福的故事,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医学人文、结合当前实际、结合教师感悟来开展对学生的教育,从而最终更好的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培养出优秀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谢虹,高慧杰,石立莹,李梅.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初探[J].教育现代化,2020,712:37-39+100.
[2]韩俭,景涛,郭璐,辛奇.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育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01:102-105.
[3]张艳丽,林源,杨延辉,王琦,李燕.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20,3608:185-186.
[4]叶峥嵘,杨晓航.基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探索[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05:98-100.
[5]胡阳,石立莹,李梅.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评价方法[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2703:476-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