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开展群文阅读有效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符平凤
[导读] 现阶段,在小学高年级当中已经进行了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它要求学生阅读达到一定数量也要控制速度。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当中,就要开拓学生的眼界,注重进行人文的教育,让学生去主动地思考,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贵州省思南县文军希望小学    符平凤    565100

摘要:现阶段,在小学高年级当中已经进行了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它要求学生阅读达到一定数量也要控制速度。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过程当中,就要开拓学生的眼界,注重进行人文的教育,让学生去主动地思考,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群文阅读;策略
        一、引言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形式的阅读活动,主要是通过几篇文章进行比对阅读,了解其中的异同点,在大量的阅读中总结文章的实质内涵。通过群文阅读能扩宽学生的阅读量,深化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学生在比对中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均获得提升。 
        二、实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1.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法国著名的教育家狄德罗曾经说过:“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勤奋的心灵就是天才。”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可能会夸大事实或者缩小事实。学生的写作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阅读的再现,学生的阅读可能在短时间之内效果并不明显,但是长此以往地坚持下去就会收到成效。小学生因为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原因,擅长模仿,模仿习作仿佛已经成为一种天性,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会将积累的知识潜移默化地运用到写作当中去,而且语文课文作为最直接的群文阅读材料,学生利用和借鉴起来会比较方便,而且也易于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写作中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比如《翠鸟》这一课,指导学生模仿这一课的写法去仔细地观察一种鸟,然后从外貌、颜色、特点等几个方面模仿写作。此外,还可以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来描写人,写记叙文,通过分析《小摄影师》《爬天都峰》等课文中的对话来指导学生学习写人物对话。写作应当首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刚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指导学生认真模仿,认真阅读,阅读是写作的源泉,而写作是阅读的再现。
        2.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途径不是给学生补课,不是给学生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文字总量不能低于150万字。群文阅读是教师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指导学生阅读多篇与教学相关联的文章,通过更多地阅读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这是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非常重视教材中的课文阅读。但是仅仅依靠教材中的阅读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是远远不够的。小学语文教材一共有12册,每一册大概有18篇文章,一篇文章大概在500字左右。这样在小学阶段,学生总共的阅读数量有14万字左右,这显然与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不相符合。因此,实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至关重要。实践证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而且还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从而为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高年级群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
        1.转化阅读教学的传统思想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专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离文本过度发挥。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必须要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作为教师要明白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要扮演好服务者与引导者的身份,不能以自己的思维去引导学生,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获得乐趣有所感悟,让学生养成群文阅读的自主阅读习惯,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



        2.引导学生整合阅读信息
        群文阅读的特点在于“群”,即整体、综合。高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阅读能动性与创造性来引导小学生自主整合阅读信息,促使小学生在实践应用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然而,由于群文阅读以多篇课文同时阅读为主题,阅读任务难度较大,小学生难以凭借个人力量完成群文阅读探究任务。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展开合作交流,使其以团队合作的方式突破群文阅读学习难题,激发出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就如在上述“写景作文中的寄情联想”群文阅读教学中,笔者便将4名小学生分为一组组织合作探究活动。在小组内,每名小学生应选择单篇课文阅读任务,分析作者使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想象等,想象作者在看到相关景物时可能产生的想法与情感。待学生完成个人阅读任务之后,便需在小组内汇总阅读结论,观察这几篇课文在借景抒情方面所存在的共性特征,汇总小组结论。然后,笔者便会拓展学生合作范围,鼓励小组轮流展示组内观点,希望小学生可以通过组际资源共享形成更加完善的阅读结论。如此一来,我们不仅可以保证每一名小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群文阅读活动之中,调动小学生的阅读思维,还能引导学生把握好课文内容的写作手法与情感思想,促使学生实现深度阅读,切实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3.鼓励学生在整体基础上展开个体精读
        阅读,本身是语言输入的学习过程,每一个小学生都会在群文阅读学习中形成一定的共识。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所总结出的群文阅读共性可以完整概述所有文章的文学特征。为了进一步深化高年级小学生在群文阅读活动中的思维认知,笔者认为待群文阅读活动整体分析结束之后,教师还要以单篇细读、精读与个性阅读作为辅助,让学生分析每一篇文本的个性特色,鼓励小学生在对比、归纳与整合过程中巩固议点。
        就如在“写景作文中的寄情联想”群文阅读学习中,待学生完成共性整合与剖析任务之后,我便以《山中访友》这篇景观散文作为单篇阅读指导对象,通过作者所使用的写景顺序、景物特征、文章线索等因素引导学生探究了作者与山里的“朋友”之间的交往过程,引导学生细致分析了本文精彩的语句段落,让学生学会珍惜大自然这位可爱的朋友。然后,学生便需借助笔者所设计的阅读思路自主阅读《草虫的村落》这篇课文,巩固了学生的阅读行为,让本轮群文阅读议题变得更加丰富。
        4.综合评价,感受作者风格
        很多名家都有自己的风格,或清淡、或浓烈,无一不展现了作者的性格和态度。在群文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个作者的作品进行阅读,让学生进行评价和感知,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作者的作品风格。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毛泽东的诗歌风格进行掌握,我为学生展示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采桑子·重阳》等作品,对毛泽东的风格进行感受。学生通过阅读、诵读、对比,感受到了毛泽东诗词中豪迈、宏大的境界。有的学生说,从毛泽东的诗词中,他看到了革命的希望,感受到了乐观、向上的精神。我对毛泽东的诗詞进行了总结评价,告诉学生,学习毛泽东的诗词,能够领悟毛泽东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度,从而获得人生的智慧。从毛泽东的诗词中,学生受到他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的感染,也激发出学生不断前进的热情。通过对作者作品的综合评价,能够让学生看到更加立体化的文学大家,也对他们的风格进行感受,不仅吸收了名家的文学修养,也获取了名家的人生智慧,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进行改革的过程当中进行了群文阅读,它可以培养学生具备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选择合适的方式,丰富学生阅读的经历,提高阅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雪玲.小学高年级古诗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9(32):121.
[2]李淑萍.探讨小学语文高年级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