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韩英杰
[导读] 随着教育教学的逐步展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关系到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也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以及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阅读的地位越来越突显出来。

山东省博兴县第三中学   韩英杰  邮编256500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逐步展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关系到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也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以及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阅读的地位越来越突显出来。利用群文阅读这一阅读方法,能够为阅读教学带来更为巨大的改变,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更为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策略
        引言
        群文阅读是按照议题的需要组元,议题的变化会导致组元文本的变化。语文学习任务群是按照任务的需要组元,一组任务只能有一组文本。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活动,阅读是其主要手段,目的是培养学生深度阅读能力,扩高中生的阅读量。而语文学习任务群虽然也需要阅读,但是阅读只是为了完成所设计的学习任务,只是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的一个环节。
        1由“浅层阅读”到“深度阅读”
        数据是最能说话的,几年来的实践中,学生由“浅层阅读”到“深度阅读”,已经发生华丽的转身,比如群文阅读实施之后,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80%的同学对老师设计的“议题”非常感兴趣,12%的同学感兴趣,有8%的同学觉得一般,没有同学觉得不感兴趣。由此可见,通过群文阅读的实施,许多教师能够以生为本来设计群文阅读议题,而且设计的群文阅读议题学生都非常感兴趣。关于教师应该怎么确定阅读议题的调查中,数据表明,根据学情进行选择的有90%,有8%的学生认为教师是根据教材编排确定阅读议题,有2%的教师是根据考试的内容进行选择的。由此可见,通过群文阅读的实施,教师更加注重通过学情来确定阅读议题。在关于阅读一篇文章后能否善于找到与它相似的多篇文章一起阅读的调查中,发现在阅读一篇后,有89%的学生善于“一本带多本”,并且整本书阅读效果较好。认为群文阅读课上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帮助你提升阅读思维的调查中,85%的学生认为是非常有帮助的,12%的认为有帮助,有3%觉得一般,没有帮助的为0。由此可见,通过群文阅读的实施,群文阅读课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关于开展群文阅读课之后你学会了哪些阅读方法的调查中发现,有95%的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活泼泼地洞开了阅读视野;80%的学生提高了阅读兴趣,喜欢在书海中尽情遨游;84%的学生由于习得了群文阅读的方法,其阅读功效事半功倍。关于阅读一篇文章后,你会选择一个主题把你的想法或阅读感受与同学交流,彼此分享智慧的调查中,发现有90%的学生十分愿意选择一个主题把他们的想法或阅读感受与同学交流,彼此分享智慧;有8%的学生选择了“愿意”,有2%的学生不愿意选择一个主题把他们的想法或阅读感受与同学交流,彼此分享智慧。由此可见,群文阅读实施之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有意识地与老师同学进行合作交流,交流自己的想法,分享彼此的智慧。
        2精选群文文本 拓宽学生视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就是个例子”,凭借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群文阅读就是这样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为进一步提高群文阅读的教学质量,教师首先需要确立与之相关的议题,从议题出发进行相关内容的选文,确保群文阅读产生良好的效果。


对于确立议题内容,教师要进行反复的考量,教师要根据学生阅读兴趣来定,以保证群文阅读的效果达到最佳。确定议题的方法有很多,议题可以是教材中固有古诗词的主题,也可以教材中古诗词为基础概括提炼而出的观点,或者从身边真实事件或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哲理。群文阅读选文除要贴近主题还要有一定的深度,以教材中的古诗词为基础,适当补充一些同一主题下的古诗词文,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与身心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进行群文阅读的兴趣。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上网搜索苏东坡的奇闻轶事,激发学生对苏轼的探究热情,之后让学生就几篇古诗词和文章进行初步的阅读,学生初步了解到《念奴娇·赤壁怀古》主要描绘了赤壁附近的壮阔景物,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赤壁赋》主要写了作者在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时触景生情,借题发挥,来抒发自己遭贬后内心的苦闷;《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则写了作者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样一件小事,即景生情,以此来寄寓自己的人生理想;《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主要写杨花飘忽不定和柳絮的最终归宿。在初步读懂诗词和文章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探究苏轼的思想及形成原因,再通过阅读传记,全面了解苏东坡,通过“走进苏东坡”这个议题,整合了相关诗词文章传记,通过群文阅读学生不但读懂了教材篇目,而且了解了苏东坡思想,进而全面了解了苏东坡,大大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3针对学生的特征,选择多元化的阅读内容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虽然都是教育学者精心整合的优质内容,但是不能完全满足多元化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以教材的实际内容为依托和基础,据此来选择课外阅读素材进行联动教学,完善群文阅读多元化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年龄特征,选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阅读内容。同时,教师要懂得打破教材中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禁锢,归类整理可以进行群文阅读的文章,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独立规划群文阅读的能力,帮助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划分文章,有意识地进行群文阅读,提升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
        4文本阅读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过程中,由于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因此,教师要重视突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自己看作是学生阅读的辅助者,而不是绝对的课堂教学掌控者。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解读文本,体现阅读的个性化特征,这样的阅读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语文阅读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要树立阅读自信心,相信自己在阅读中所取得的成果。教师也应该多给予学生一些必要的鼓励,使学生在解读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清晰表述自己的阅读思想,另一方面也能提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如此一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深度也能得到有效提升,为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将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引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使传统阅读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得到有效弥补,突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课堂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朱雨松.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73.
[2]杨志云.高中语文“三步六环”教学模式浅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