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阅读梦想,共享“悦读”人生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帅小玲
[导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当下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广泛有益的阅读尤为重要,而小学阶段则是学生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

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   帅小玲 610200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当下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广泛有益的阅读尤为重要,而小学阶段则是学生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加强班级阅读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学生的阅读交流和展示读书成果搭建良好的平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引领学生开展“悦读”实践,快乐认知,从而使他们爱上阅读,学会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阅读  文化建设  读书活动  阅读方法
        莎士比亚曾经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读书对于一个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使学生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爱读书,乐读书,会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有益书籍,在书中吸取精华,开阔眼界,陶冶性情,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并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和阅读习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打造书香班级,营造“悦读”之“气”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所接触到的一切对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的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让人在一种自我、自主激励中,不断地发现并努力获取自己所需求的知识与技能。班级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每天所在时间最长的一个场所,班级里任何一处的布置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注意加强班级阅读文化建设,让学生在充满浓郁书香气息的班级环境中自主学习、快乐阅读、健康生活、幸福成长,成为爱读书、想读书、会读书、乐读书的人。
        1. 建立图书角,打开“知识之窗”
        让学生抬眼能看到书,伸手能摸到书,无时不刻沉浸在书的海洋,呼吸到令人心醉的书香。为了让同学们能读到更多的好书,我们成立了班级图书角。我发动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好书有选择性地带到班级中来,建立班级共读图书角,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从那借阅了一部分书籍到班上,对班级图书进行补充,同时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也购置了部分的书籍,然后引导他们做好图书登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书本中汲取知识营养,在书籍中邂逅心灵成长。并且在每本书的最后一页上都贴有《阅读小明星》标签,看完该书的学生可以荣耀而神圣地签下自己的大名,当《阅读小明星》标签上的阅读人数达到一定的人数会,我们会开展该书的读书分享交流会,让孩子们就书的内容、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开展交流活动,以此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不仅从书中得到了丰富的知识,而且还懂得了那么多道理。



        2.优化板报,建立“悦读”展区
        书籍是智慧的源泉,为了让孩子们好读书,读好书,我特意将教室的黑板布置了几个板块:优秀作品展示区、阅读加油站等板块。优秀作品展示区主要用于展示学生的优秀日记作品、读后感、读书心得等,让书香在学生笔尖飘扬,并实行一周一评,一周一换。当孩子挺着笔直的腰身,激情四射地站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朗读着自己笔尖流淌的优美文字,并将自己的文章亲手粘贴在“我是小作家”的展示栏中,当同学们向他投来羡慕地目光时,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激情,这种发自心的写作动机的建立,作用自然是不可小觑的。《阅读加油站》主要粘贴着本学期班级共读书柜里学生要共读的书目名字,并对书籍进行了分类。如:一年级时,由于孩子们年龄较小,我们班主要阅读的是绘本类书籍,我就事先把学生带来的书籍全部看了一遍,对书籍进行把关、筛选,然后进行分类:亲子关系类、习惯养成类、成长认知类、探索想象类、情绪管理类……让学生不仅看书后知道书的内容,还知晓书的类型,同时还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对孩子们的书籍进行补充,丰富学生的阅读书目。
        二、丰富读书活动,创造“悦读”之“径”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展多样化的“悦读”活动,为学生的阅读交流和展示读书成果搭建良好的平台,引领学生在书海中领略思维美,读出真善美。
        1.家校配合,为“悦读”奠基
        在校读书时间是有限的,大量的时间是在家里,但这个读书时间如何落实,读书的质量又如何保证呢?通过召开家长会,我争取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建议家长在家庭当中营造读书的氛围,和孩子一起读课外书。一方面家长在家督促孩子读书,时间质量有了保障,另一方面家长经过读书学习,对教育孩子也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这种读书行为无形中为孩子起到了榜样作用。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间,一年级上期时,学生们每天都是填写《小书虫》以起到阅读监督的作用,但内容十分简易,当天读的书目名字,页码,家长评价等;当到了一年级下期后,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这时的《小书虫》又增加了一项,“词海拾贝”,不仅让学生每阅读,而且勾画出喜欢的词语填在上面,每天不少于5个,每周一比一比谁认识的词语多。
        2.家长课堂,为“悦读”助力
        如果说孩子是一张空白的画纸,经过时间的洗礼,开始构图,慢慢有了框架,从点到线再到面,这里面每一个步骤都是一次成长,而每一次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特别是阅读,一种高难度的智力活动,它需要读者具备自发地搜索符号,并将抽象的符号转变为信息的能力。而阅读习惯培养仅仅单靠老师每天在校时间的培养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家长帮助。为此我们班利用“家长进课堂”这一活动,为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提供帮助。如一年级下期,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石灵嘉的妈妈为大家带来了《快乐阅读,我爱读书》一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孩子们什么是阅读?为什么要阅读?怎么样进行有效阅读?将阅读这个概念性的问题深入浅出,请高了大家阅读的积极性。赵宛舒和白昕妍的爸爸针对近期班上出现的不遵守纪律行为,带来了《做个遵守纪律的小学生》通过讲解什么是纪律?什么时候是校园欺凌?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会本故事《手不是用来打人的》,让学生们明白:人人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学会善待他人。
        让我们在阅读中教会学生与作者对话,与高尚为伍;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开拓视野,陶冶思想,净化灵魂。让学生变阅读为“悦读”,在读中思、在读中议、在读中悟,在读中内化知识、发展心智、提升能力,促进学生共同成长,一起共同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