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关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朱倩倩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朱倩倩
[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国内与外国人接触的概率不断增加,学习外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在当今国际社会中,英语仍然是被使用范围最广、被使用领域最广和被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所以一定的英语水平可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

江苏省苏州市 朱倩倩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国内与外国人接触的概率不断增加,学习外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在当今国际社会中,英语仍然是被使用范围最广、被使用领域最广和被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所以一定的英语水平可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而新时代青年掌握英语这们语种的任务就抗在我们老师的肩上,所以说,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不遗余力的将工作做好,同时不断积累经验并进行总结,切实提高我们英语科目的教育水平,努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育;人文素养
        前言:“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新时代对人才的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各大部门与企业不再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是更加青睐综合素质优秀的青年。为应对社会在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更高标准,我国教育行业也大张旗鼓的陆续开展教育改革工作,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英语仍然处于重要的地位,这给我们英语科目的教育工作者巨大压力。在此情况下,我认为我们英语学科应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当作下一步进展的突破口,要将英语学科真正融入到同学人文素养的培育当中,以此来教导出身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进而为国家在外交、外贸方面培养出能够独当一面的新时代青年。
        一、人文素养的概念与意义
        人文素养这个词语在很早就被提出,理解这个词可以用拆分的方法。“人文”是指包括法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学课在内的“人文科学”;“素养”是由能力素养与精神素养组合而成,包括一个人对人文学科的研究能力、独立的思维能力、人的内在道德品质等等综合到一起的“精神要素”。要想培养出人文素养,这二者可谓是缺一不可,前者“人文”是基石,后者“素养”则是精髓所在。只有将二者融合到一起,才能让同学在今后的人生中遭遇困境时能够顽强拼搏、不放弃,处理各种情况能够冷静分析后做到运筹帷幄,真正体现出我国素质教育的优异成效[1]。
        二、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中培育人文素养培养的“瓶颈”
        在如今的高中英语科目教育中,大部分老师都已认识到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并且在教学中积极融入现代素质教育的先进理念,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问题已成为很多教师始终突破不了的“瓶颈”,导致培养同学人文素质的工作举步维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教育体制的阻碍。我国因为人口基数庞大,教育资源仍处于不足的状态,如今的升学途径仍旧是应试教育体制,这就导致老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将考试中涉及的知识让同学掌握,课堂上不能给同学留下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并且没有时间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二、缺乏良好的人文素养培育氛围。很多英语老师在上课时不注重氛围的养成,知识单纯的在讲台上给同学进行“填鸭”式的授课,课堂气氛十分单调,激发不起同学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更论不上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了;三、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在多媒体技术在校园内内已经普及的情况下,部分老师只是用其单纯的进行课件播放,而不会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来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育[2]。
        二、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科学的培育
        (一)打破传统教学思维,将课堂主体还给学生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
        兴趣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如果能将孩子的兴趣发挥于英语的学习活动上,那么便可以大大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同学进行自主学习,进而提升同学的人文素养。我国学校教师的传统授课方式是老师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妙语连珠,并且在学生身后拿着教鞭“赶”着他们学习,但每节课只用少数的课堂时间对同学进行互动和对课堂知识进行提问,老师在课堂上始终占据着主体地位,学生能够自由学习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教学方式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们应探究出一个能激发同学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将大部分时间交给同学进行自主的思考,在思考中提升同学自身的人文素养,比方说,将同学分为合作学习小组,让同学就课堂上的课文或者易错题进行组内讨论,让各小组对组内讨论得到的种种想法和经验进行总结,然后小组代表站起来发表本组所得经验,最终有老师进行归纳,提炼出其中的优质观点分享给全班同学,从而以这种方式来激发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还能使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在讨论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得到提升。
        (二)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
        随着现代化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任课教师将多媒体教学技术融入到课堂中人文素养的培育当中已是大势所趋。现在学校的教育设施配备已经十分完善,大部分学校的教室都拥有完善的多媒体设备,这不仅方便了老师进行课堂教学,也给课堂带来了科技感和活力气息,特别是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因为英语本质上是一门语言,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环境十分重要,借助多媒体可以方便老师快速创设出英语的交流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让同学们在对知识的摸索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3]。
        同时,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够打破教育信息共享的空间障碍,比如说慕课平台,上面拥有很多优质的英语教学视频、教学方法和新颖的教学理念,并且平台的开放性极强,任课老师可以从慕课平台上寻找优秀的视频资源和课件,将其中的优秀之处融入导自己的课堂之中。所以说,现代教育媒体使得信息能够在空间上得到迅速跨越,从而使学习者不受空间限制,迅速获得需要的学习资源。以我们高中的英语课堂为例,我会在平台上搜索英语课文的标准朗读视频或者对培育学生人文素养有教育意义的微电影,将其归入到我自己的教学课件中,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一起观看,让同学们从视频中学习知识、培育人文素养。
        (三)以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开放自由的教学方式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条件对于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用多种多样的办法来为同学们营造出一个开放式、情景式、参与式、自学式的学习环境。比如老师可以与同学们共同制定本节课的学习计划,让同学们充分的参与到课堂的师生互动之中,同时老师可以设置针对某篇英文课文的情景对话,让同学们自行寻找搭档进行配合,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练习后上台进行表演,为同学们表演欲搭建一个舞台,使得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在对话中得到提高。
        “问题是接生婆,他能协助新思想的诞生”--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对学生是否应敢于对知识提出疑问早已给予肯定,任课教师在与同学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不仅要针对同学的不足发出适时的提醒,也要让同学们学会对自己疑惑的地方提出看法和疑问,对问题有怀疑才会促使同学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往往思维更加宽阔、思路更加敏捷、对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同学们敢于对知识提出疑问说明他已经进行了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而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正是提升人文素养的良药[4]。
        (四)在教学的基础上为同学扩展相关文化背景和语言知识
        在高中的英语教材中经常涉及到同学们并不熟悉的国外历史事件、名人传记、国家英雄、民族斗士等内容,教育局之所以将其编入课本当中就是为了通过这些背景知识的学习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育他们的人文素养。基于这种情况,我们英语老师在讲解课文时,应当同时为同学们讲解清楚课文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的人生历程,有利于同学了解国外的人文素养和风土人情;同时,在课堂上进行英译汉的过程中,任课教师针对某一重难点词汇可以将其被创造出来的过程向同学解说清楚。这些做法不仅会使得同学更加简单的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还有效的丰富了课堂中的人文气息,对在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结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学习这条道路上,不经历辛勤的耕耘注定无法收获到满意的成果。人文素养的培育是现在教育的一个关键点,是落实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工作,在现代的教育不断革新、寻求突破的情形下,我们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改变自身角色定位、完善教学方法、将课堂的主体交还给学生,并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勇于尝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中人文素质的培育工作,促使学生素质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具备人文素质的同时能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进而为国家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高海荷. 高中英语教学中关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25):55-56.
[2]白永刚.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浅析[J]. 名师在线, 2020, 1000(012):49-50.
[3]张立霞.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23(1):0198-0198.
[4]申妍. 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性探究[J]. 赤子, 2019, 1000(007):232-233.
朱倩倩;1989年;女;在职研究生;江苏省苏州市;高中英语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