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朱玟静
[导读]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学前教育革新中的重要举措,是当代学前教育"人本主义"的基本体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主张将幼儿的个性与自我发展的理性进行融合教育,将富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和游戏整合起来。同时让幼儿园课程充分展现出人文主义色彩。

攀枝花市桃源街实验幼儿园  朱玟静      617000

摘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学前教育革新中的重要举措,是当代学前教育"人本主义"的基本体现,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主张将幼儿的个性与自我发展的理性进行融合教育,将富有教育价值的内容和游戏整合起来。同时让幼儿园课程充分展现出人文主义色彩。而区域游戏则注重让幼儿主动在区域内探索,以幼儿自主的行为让知识以形象的、可感知的、具体的形态融入幼儿脑海中。两种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共性,这就为新教学方式的实现指出了方向。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现状;推进对策
        引言:区域设置具有开放性,幼儿可以在区域内自由选取材料,进行自主探究活动。丰富、自由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探索、求知机会,有助于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很多游戏需要两个或多个幼儿共同完成,这就为幼儿提供了交往、合作的空间与机会。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伴,与其他幼儿一起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会逐渐形成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合作协调的能力。
        一、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开展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具经费较少,自制教具粗糙降低幼儿参与兴趣
        当前,很多幼儿园的相关教具都是长久使用毫无新意的,由于没有过多的经费购买教具,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精力与时间制作教具。由于教师制作教具的经验不足,时间有限,制作出的教具比较粗糙,而且也不利于长时间操作,极易损坏。教具粗糙且长期不更换,使得幼儿逐渐对区域游戏活动失去兴趣,影响活动质量。
        (二)互动区域创建不合理,投放的材料不合适
        部分教师没有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互动区域创建不合理,投放的材料不合适,影响了区域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没有认真观察,没有针对性地分析幼儿的行为,没有适时和系统地评价幼儿的活动,无法准确把握幼儿的心理,片面地认为区域游戏活动的材料越多越好,没有考虑是否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此外过于狭小的活动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区域活动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使得很多教师逐渐放弃区域活动的开展。
        二、优化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创新开展的策略探讨
        (一)结合幼儿兴趣科学地选择区域游戏活动内容
        要想将区域游戏活动融入日常的教学计划,就要科学选择区域游戏活动内容,这也是开展区域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教师要以教育目标为切入点,并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地安排与选择活动内容,利用科学的区域游戏活动推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选择区域活动的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以幼儿的兴趣为选择区域游戏活动内容的出发点。对于幼儿来说,进行一切活动都是以自身的兴趣为出发点。为此,教师在选择以及设计区域游戏活动的内容之前,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最大程度地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例如,幼儿都喜欢玩拼图游戏,教师可以让幼儿利用自己画的图画,制作拼图,掌握拼图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除了既定的内容之外,教师还要结合幼儿的需求增设活动区域,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第二,根据幼儿的生活实际选择活动内容。幼儿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因此,教师在选择区域游戏内容时,要注意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这不仅有利于幼儿接受和理解,还能对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反馈。第三,结合幼儿的年龄分层设计。虽然说幼儿的年龄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儿心智发育差异比较明显。因此,教师在选择区域活动的内容时,要以班段为基础,进行分层设计。针对小班幼儿,教师可以选择充满趣味性和形象性的活动内容;针对中班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动手能力比较强的活动内容,增强幼儿的体验;针对大班幼儿,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探索价值的游戏活动,如利用磁铁探索塑料、木头的差异等。
        (二)自主丰富游戏材料来完成对游戏区域的合理设计
        教师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前,也可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设计游戏区域,并多渠道丰富相应的区域,这对于幼儿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设计的区域要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符合,同时还要确保有充足的材料,这样才能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才能让幼儿与材料进行充分互动,从而积累更多的经验,获取更多的知识。为保证设置区域的合理性,幼儿园要组织教师进行讨论,然后再以各班幼儿情况为基础,科学合理地进行选择和设置。例如,基于小班幼儿生活经验缺乏、活泼好动等特点,可设置的区域有美工吧、故事屋、娃娃家等;基于中班幼儿合作意识和自主性比较强的特点,可设置的区域有美工坊、儿童医院等;基于大班幼儿智力水平比较高,综合能力比较强的特点,可设置的区域有开心超市、小小银行等。确定区域之后,要选择相应的活动材料。活动材料应由幼儿园购买,如厨具、民族伞、棋牌等。幼儿园购买之后,投放到相应的区域中供幼儿使用。也可以发动家长搜集一些矿泉水瓶,八宝粥盒子等,作为"开心超市"的商品,丰富幼儿的游戏材料。
        (三)多途径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提升幼儿综合能力
        教师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区域游戏活动,从实际的游戏过程来看,很多班级会出现许多不良的现象,比如,到了游戏时间时各个班级的区域都是开放状态,幼儿犹如笼中鸟一般冲向自己喜欢的区域,但是因为不了解游戏的规则以及玩法,会将各个区域的材料弄得混乱不堪。在此过程中,还有部分幼儿在游戏结束后一走了之,没有人主动收拾玩具。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给幼儿讲解每个区域的规则与玩法,提醒幼儿遵守各项规则,且在活动后认真点评与总结。或者开展大带小区域游戏活动,促进各个年龄段幼儿都得到发展。跨区域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提高了幼儿的交际面,也让幼儿掌握了更多与人交往的技巧。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开展大带小区域游戏活动,以更好地满足幼儿语言与行为上的互动需求,实现各个年龄段幼儿的优势互补,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区域活动、课程游戏化的基础理念在于"自由、无拘无束",幼儿是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中的"主人",根据幼儿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是幼儿教师的首要任务,幼儿教师需要认识到,在过于程序化、制度化的空间中,幼儿的成长会被抑制,创造性的培养也无从谈起,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才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宋奕宜.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现状与推进对策研究[J].科技风,2020(30):155-156.
[2]陈娴.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开展现状与对策[J].学苑教育,2015(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