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李卫连
[导读] 情境创设教学是一种独特并且应用广泛的教育模式,其要求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及人文政治相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思维的抽象性和自主思考学习技能,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将数学教学内容渗透进生活案例,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增长知识两方面获得提高,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天堂镇内中小学   李卫连

摘要:情境创设教学是一种独特并且应用广泛的教育模式,其要求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及人文政治相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思维的抽象性和自主思考学习技能,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将数学教学内容渗透进生活案例,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增长知识两方面获得提高,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字:情境创设;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
        一、前言
        新课改的推进下,对小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情境创设在小数数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情境创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对于教学质量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目前我校情境创设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中,要合理的进行情境创设,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第一,应用情境创设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情境创设设计可以采用游戏活动、生活场景等方式进行模拟,教师在情境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有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情感体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意识,对事物的好坏开始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因此在情境创设中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充分拉进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良性健康发展,还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第二,情境创设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的某些环节将课本中较为复杂、抽象的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知识点,使学生在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对于数学的认知能力得到扩散性的发展,并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较强,他们的思维能力正处在建设与发展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情境创设的创设,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以此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综合提高数学素养。
        三、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现状
        第一,情境创设中未设置教学目标。很多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中,没有合理的将教学情境与教学知识点紧密联系起来。比如,用视频播放的情境创设进行“吨和千克”的换算教学时,如果教师在视频播放中没有有意识的对视频内容进行取舍,学生往往在观看视频时找不到视频重点,很难将注意力放在“吨和千克”这两个的换算关系上,不仅浪费了课堂教学实时间,还未起到实际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中,需要精确设置每一步的教学目标,注意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二,教师情境创设效果不佳。效果不佳并不在于教师对于情境创设的不重视,而是教师采用了错误的教学方法进行情境创设,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部分教师认为情境创设仅是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将课本知识点展示出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但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正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学习中对于他们而言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实际的环境下感知数学问题,如果仅仅依靠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不仅难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学生难以对数学知识点读通读透,从而较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严重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情境创设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的应用策略
        4.1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情境创设
        通过融入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事物可以使学生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将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现实中实际的事物,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体现着数学知识的运用,合理的运用实际生活可以直观的让学生理解知识点。比如,在讲解几何面积知识点时,由于课本文字与图画的局限性,学生起初难以培养完善的画面感,因此,可以拿相同图形的物品进行实际感受,圆锥形物品可以拿圆锥形的帽子演示或者用纸片做成相似的图形进行展示,在进行图形面积对比是,可以拿生活常见的物品比如书本、纸笔进行比较,或者,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日常生活中买水果的情境,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小组贩卖的水果分别是葡萄、西瓜、山竹, 葡萄每斤 7.2 元,西瓜每斤 2.1 元,山竹每斤 14.9 元,让学生计算在每个摊位上买水果各三斤需要花费多少元?通过在课堂中模拟买水果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买水果的整个过程,并且对要付的钱数进行精准计算,学生很快算出:7.2×3+2.1×3+14.9×3=72.6 (元)。通过将生活情境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能够使数学课堂氛围 活跃起来,将原本较为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促使学生在学 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找到其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 活问题,有效地提升课堂学习质量与效率教师将生活中学生实际接触的东西引进数学教学中,学生可以直观的理解教学知识点,深刻的掌握知识点的运用。
        4.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情景创设
        智能化技术的引用可以改变枯燥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率。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软件的时候将精美的图片、视频插入到其中,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的专注度;在现代技术的应用下,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取丰富的教学材料,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提升教学效率。
        4.3以课本知识为基础,进行教学情景设计
        课本内容是学生获取一切知识的基础,每个年纪的课本教材都涵盖了本学期的所有的知识点,并详细的设置了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严格按照课本内容进行,在创设情境时,也要以课本为主要出发点,以课本为中心发散性的向外拓展,再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情境创设,从而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例如在学习 《小数乘法》的过程中可以创设这样一个与学生生活兴趣相关的情境导入课题: 大家喜欢放风筝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放风筝吧。引入到这里,似乎和数学知识没有关系,接下来就得需要教师建立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的关系: 多媒体出示多种类型风筝的图片,下面标好价格,一只风筝的价格是4.5元,买三只风筝需要花多少钱? 这就成功的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 学问题去解决,而且运用设置问题情境与生活情境相互结合的方式使数学问题变得简答易懂。
        4.4在素质教育基础上进行情景创设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课堂知识,不仅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而且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较大的阻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对于教师的技能与思维方面要求较多,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不断的完善教学方案与教学质量,从而改变现阶段我校小学数学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一次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我校的小学教育提供长久的助力。
参考文献
[1]王会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2].考试周刊,2018(23).
[2]朱逢博.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运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