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中职英语教师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张威
[导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明确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英语学习活动具有由低到高的层次性,是相对宏观的学习途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提出,明确了落实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指明了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方向,是我国英语课程发展史上的重要举措。

大连市技师学院 张威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概念,明确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英语学习活动具有由低到高的层次性,是相对宏观的学习途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提出,明确了落实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指明了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方向,是我国英语课程发展史上的重要举措。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发展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核心素养,认识文化多样性,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理解思维差异,增强国际理解,强调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播,充分体现了英语教学目标导向: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中职英语课程标准;跨文化理解
        2017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正式提出“英语学习活动观”(the activity-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learning)理念。这是一种方法论,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活动”,它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2020年3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由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四个方面构成。 跨文化理解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中外优秀文化,拓宽国际视野,形成对外国文化的正确认识,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刻认知,及对中外企业文化的客观了解,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理解多元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播。由此,确定了跨文化理解的课程目标是:能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能了解中外文化及中外企业文化;能进行基本的跨文化交流;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播。
        一、学习理解---了解中外文化
        在课程实施过程当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师应深刻领会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根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目的明确、操作性强、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开展活动导向教学,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同伴互助、合作学习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与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空间和资源,在真实和自然的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全面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社会、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一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Culture is a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 belief, art, morals, law, custom,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E. B. Tylor)语言受文化的影响,每一句都是文化的影射,而中职英语强调的是学生职场沟通能力的培养,不同的国家在其文化背景影响下,与人沟通交际有不同的方式与礼仪,交际语言中时刻都有文化存在的影子。高教社出版的《中职英语基础教程》,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有意识地将文化知识融进了教材,加入了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个人爱好等语言实例,充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这样的语言实例几乎在每个单元都可以见到,特别在每一单元的补充阅读材料里,如教程一第1单元就有让学生辨识不同的见面礼在哪些国家较常用的看图思考,在本单元的阅读材料中对诸如日本、德国、葡萄牙人的不同礼仪进行了简单介绍;第4单元对美国人的各种类型的聚会做了说明。教师在课本材料中出现类似内容的时候,都要有跨文化意识,及时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对比。



        英语课程中的文化学习不单纯的是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还要兼顾中西方文化,适当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体验家国情怀,在语言交际中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但是这需要解决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元素时水平较低,储备不足的问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富含中华文化元素的教学内容,并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如中西方节日是各类英语教材中常常出现的主题,传统的英语课堂一般以听说或读写的教学课型来介绍春节、圣诞节等节日的时间、传统食物以及传统庆祝形式等,教师不妨以中国传统节日为线索,形成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校本课程。如中秋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查询资料后用英语描述中秋节的来历,用英语吟诵苏东坡的词——《明月几时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中外文化对比教学,比如,在介绍七夕节的时候,还可以与西方的情人节进行对比介绍。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会发现中国的七夕节更加浪漫,更加富有诗意,从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获得满满的自豪感。
        二、应用实践—-了解中外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形成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等,它是企业经营观念的整合,企业管理是最高层次的企业文化。中国的企业正在“走出去”,走向世界,因此需要在教学课堂中对企业文化进行渗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比如美国是多民族的移民国家,美国企业的文化特点是提倡个人主义精神,美国人敢于冒险、乐于竞争的民族性格塑造了美国企业强烈的创新意识,实用主义和物质主义并重,注重法治意识和合同契约形式,保护专利权,保护独家市场;而欧洲企业的文化特点由于犹太、基督、希腊、拉丁文化的混合,具有精神性和人文性,企业管理注重理性和科学,往往低调内敛,但充满商业激情和艺术天分;日本企业的文化来源于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灵敏的危机预警机制,强有力的逆境生存能力,资本运筹的纵横捭阖,财团的强势情报系,全球化的扩张效能,同时强调社会经营,以社为家,国家至上,集团为尊,精益生产;中国企业的文化特点讲究敬业报国,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提倡集体主义,全局观念和文化沟通。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模拟工作实践的方法,有利于企业文化精神的渗透,比如,服务类可以模拟hotel service;电商类可以模拟online service;营销类可以模拟It is the season’s sale等。
        三、迁移创新--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播
        培养文化意识最重要的是文化输出,在没有输出语境的前提下,要找到一个新的文化载体,能够让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知识达到迁移和创新,能够将年轻化和创意性融入其中。就目前来看,短视频是最符合新型文化输出的载体,从2016年出现开始,短视频用户人数呈上升趋势,年轻学生也是短视频平台的主要用户,抖音不仅在国内持续热度,在国外也十分具有市场,抖音在海外叫做Tik Tok,2017年夏季在全球多个国家上线,目前已经覆盖了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Tik Tok登上日本app store免费榜第一名;而在美国,Tik Tok成为美国月下载量最高的app,超过了美国人经常使用的Facebook和Instagram。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短视频输出的方式作为学生作业和学业评价,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跳出学业评价的范围,真正的把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综上所述,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新理念,教师要提高对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认识,拓展国际视野,扎实本土文化,夯实企业文化,以各种形式让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优秀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 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英语基础模块 1》(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5.
[4]《英语基础模块 2》(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15.
张威 大连市技师学院 张威   大连金州区 116100   1986年8月 女 辽宁铁岭 汉 本科  中级职称 教师 英语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