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思维训练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章翠平
[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界定是这样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大视野,逐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一年多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思维训练的教学实践和策略研究,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抓住语文学科的特征,灵活进行思维训练,能更好地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语言能力。

泰顺县三魁镇中心小学 章翠平    325509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界定是这样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扩大视野,逐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一年多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思维训练的教学实践和策略研究,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抓住语文学科的特征,灵活进行思维训练,能更好地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语言能力。
关键词:思维;策略;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经过一年多的课堂实践,同时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思维训练中大部分学生不积极、不主动,这一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从以下方面探究并作了改进。
        1.让学生认识课前自主探究的重要性
        从语文课程标准角度谈重要性: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句话强调了课前自主探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课前的自主探究不仅有助于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自主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既可以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是一个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过程。学生课前探究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或成败,对语文教学来说更是如此。所以,让学生意识到课前自主探究的重要性是养成学生自我学习的必要前提。
        2.为学生的课前自主探究学习创造条件
        (1)争取家长支持。有一少部分家长他们自己平时没事会去玩牌,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就不用说去督促孩子的学习了。学生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又缺乏自觉性。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家访的机会反复向家长说明当今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要求,让他们明白课前的探究和课后收集资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项重要途径,使家长在行动上对孩子的学习给予支持和肯定,为我们更好的在语文中开展课堂思维训练创造必要的条件。
        (2)课前检查、交流形式要灵活多样。除了课前十分钟的展示外,也可结合有关的语文思维活动来进行。如:召开课前自学调查会、检查课后读书笔记或书面总结学习方法等等,并及时公布结果,总结经验,予以表扬,找出不足,加以改进,以促进课外延伸环节的进一步开展。通过此类检查、交流,来督促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并使学生能在小组活动中发现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同时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学习信息,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思维训练的自觉性大有裨益。



        3.多渠道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兴趣的培养
        当学生明白了课前自主探究的目的,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后,老师就应该点燃学生自主学习和收集信息的热情,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适当地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自学兴趣非常有效的手段。
        (1)利用课前10分钟,展示自主探究的内容
        开展课前十分钟展示竞赛。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把课前搜集的资料和导学案,利用课前十分钟进行展示,并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对这篇课文的内容或中心或人物或情节等方面的理解。再由全班学生进行评分,每天评出一名优胜者,每半个学期进行一次总决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奖励。此活动一出,立刻赢得了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一些平时不太喜爱学习的学生也纷纷活动起来,读课文、谈感想、小组交流,课堂氛围空前高涨。
        (2)开展每周“优美一段”积累本展示评比。
        我还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每天课后延伸并在笔记上必需做好摘记:或摘录文中要点、或摘录名言警句、或摘录精彩片段。在开展每周“优美一段”积累活动。除了不定期进行检查外,老师还可以每半学期进行一次积累本评比。评比的内容包括书写、内容、质量、笔记的数量等方面进行评比展示。这样一来,学生课后自主探究的兴趣提高了,同时也积累了习作素材,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4.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
        首先是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思维方式。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好事,但如果一个人对所学知识没有一定的目的性的话,也并非是好事。别林斯基就曾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坏。”更何况我们的学生有学业负担,课外挤时间自学已经很不容易,如果教师不加指导,学生只能盲目摸索。可以说,学生能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至关重要。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对学法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5.重视督促检查,组织交流
        在学生认识到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后,通过教研组组织的各类活动,了解了一些学习方法的同时,对于课前自主探究的督促、检查,组织好学生在小组之间的交流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产生的作用有时比教师的指导更大。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对一个问题的答案表述往往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回答很得体,有的回答具有灵性,有的回答富有智慧……这些答案之中,可能有些说法是不可取,甚至是远离问题核心的,但是你要知道语文课是一个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思维的发展有他的延展性。
        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教学相互展示的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生动、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教给学生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及时、合理的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性。以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