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中职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张晗
[导读] 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教育是促进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效果的有效手段,因此对中职美术教学而言,为了能够向国家输送更多的美术专业人才,需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思想政治,建立课程思政的美术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针对课程思政在中职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做了简要分析。

重庆市酉阳职业教育中心   张晗

摘要: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教育是促进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效果的有效手段,因此对中职美术教学而言,为了能够向国家输送更多的美术专业人才,需在开展美术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思想政治,建立课程思政的美术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针对课程思政在中职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职美术;实践
        前言:课程思政指的就是结合学科和思想政治,让学生在经过学科教育之后明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进而为之付出努力,这样可显著提升人才培养效果。对中职院校而言,其是我国基础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因此建立课程思政的人才培养模式十分重要。
        一、课程思政概述
        课程思政充分结合了学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可有效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实现对人才的综合性培养。教育是课程思政的本质,立德树人是其最终目的,通过课程思政可培养出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才,有利于人才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更有利于教学改革[1]。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课程思政获得了广泛重视,但其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需对课程思政能否为中职教育带来推进作用予以讨论,以此真正发挥课程思政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
        二、课程思政在中职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一)在美术作品赏析中应用课程思政
        美术作品赏析时美术教学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审美水平,让学生了解更多艺术形式,以及艺术作品的主题、创作背景、表现方法等,因此在美术作品赏析中应用课程思政是中职美术教育开展课程思政实践的关键步骤。比如在上公共艺术教学中就应用了课程思政的模式,以其教学内容的第1单元《美术与人生》为例,可带领学生共同欣赏了徐悲鸿的名画《逆风》,共同探究徐悲鸿创作这幅绘画作品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徐悲鸿的创作意图,进而总结出徐悲鸿希望通过画中的,六只小麻雀向人们传递不惧风险、奋起前行的爱国精神,透过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这幅画为很多在苦难中的军民带来了前进动力[2]。当这篇绘画作品的赏析结束以后,学生不仅对其艺术表现形式有了更多了解,同时也了解了我国当时正经历的苦难,以及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这样既达到了美术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学生也将因此更加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并且在今后面对困难时会勇敢面对,进而努力开创自己的美好人生。
        (二)在分析传统建筑中应用课程思政
        为了更好地将课程思政应用到中职美术教育教学当中,作为美术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才能提供有效的引导,并如何与学生共同针对教学内容展开讨论与交流,进而形成一股共同探索、共同挖掘的合力,最终利用美术教学完成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培养,达到充分发挥课程思政作用的目的。传统建筑是最能体现艺术气息的建筑形式,因此可以将传统建筑分析与课程思政结合在一起。


比如教师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就可带领学生共同欣赏我国历代的传统建筑,以土家族的吊脚楼为例,师生对土家族吊脚楼多建在悬崖峭壁之上的形式做分析,总结吊脚楼的各种特性,如木质、实用等,土家族吊脚楼是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经过反复实践所获得的成果,更是当地宝贵的精神财富。土家族吊脚楼就地取材,善于利用地形地势,居民们彼此互帮互助、友好协作,这体现了我国以和为贵、不畏艰难的基本精神理念。而这些理念正是学生在进入幼儿教育岗位后应传递给孩子们的,学生通过学习懂得了什么是“和”和什么是勇于面对眼前的困难,也懂得了什么是大胆创新等作为未来的灵魂工程师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通过分析传统建筑不仅让学生懂得了创新,更对其道德素质进行了有效培养,因此当学生真正走入教学岗位以后还会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三)在标志设计中应用课程思政
        标志设计也是为了培养相关领域的基础应用型人才,作为中职院校开展标志设计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探究标志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情感,让学生在从事相关工作时能够将情感渗透到其设计过程当中,这样其设计出来的作品才更容易和人达成共鸣[3]。通过结合课程思政课可有效达成这一目的,比如可以在开展标志设计过程中和学生共同赏析一些经典的作品,例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让学生在欣赏中分析红色印章、汉字风格等在该标识中的作用,并探究带标志透露的信息和传递出来的各种情感。另外北京奥运会标志蕴含了极其深刻的传统文化,通过赏析该标志也可引导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展开探究,进而利用传统文化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还可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设计标志的比赛,如第二十二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重庆市级选拔活动中,要求以砥砺前行-疫情防控为主题设计标志,学生设计标志不仅能充分利用学习到的信息技术,助力信息素养提升,还能通过调研、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到各行各业的抗疫人士及故事,为他们设计一个统一、可识别的标志,通过标志让大家更多的关注到抗疫人士,提高执行抗疫任务的效率,将这些力量化为春雨滋润学生们的心房。 
        (四)在课后延伸中应用课程思政
        对中职美术教育教学而言,课后延伸指的并不是简单的课后作业,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过程中进行探究,挖掘美术内涵,并学会将当前所掌握的美术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因此应用课程思政也要重视其在课后延伸中的作用,另外课后延伸的形式也不应被限制在作业上,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书画展,让学生在参观之后结合自身收获自行设计或讲述个人感受,进而更好地将课程实证渗透在美术教学当中。
        结束语:综上所述,对中职美术教学而言,探究课程思政的应用方式是推动教学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相关教师对此要提高重视,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美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毛瑜.关于在中职美术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6(10):65-68.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5(1):31-34.
[3]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21(7):10-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