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南宁文化特色,促进校园剧发展——以南宁市中山路小学中山戏剧社为例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张宝方
[导读] 校园剧是指在校园中的舞台喜剧以及一系列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校园剧对推动我国戏剧发展、深化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教育体系对于戏剧的重视,一些学校开始创办特色教育班,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校园特色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南宁市中山路小学   张宝方

摘要:校园剧是指在校园中的舞台喜剧以及一系列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校园剧对推动我国戏剧发展、深化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教育体系对于戏剧的重视,一些学校开始创办特色教育班,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校园特色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以校园剧为研究对象,结合南宁市中山路小学中山戏剧社的具体经验,提出立足南宁文化特色促进校园剧发展,为校园特色文化的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南宁文化  校园剧
        现代教育的培养形式和类型是多样的,既有普通的文化课班级,也有艺术、体育特长生班级。校园剧在培养艺术特长生的过程当中发挥着十分特殊的作用,一方面校园剧可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另一方面校园剧可以有效地传播文化理念,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学校校园特色文化《以南宁城市记忆构筑校园特色文化的实践与探究》的创新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校园剧文化的研究,提出总结经验和策略,推动校园剧的发展。
        一、结合语言肢体,激发表演欲望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难以保持专注,借助校园剧教学活动,教师应当设法以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浓厚的校园剧表演来鼓励学生参与到其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表演欲望,提升艺术素养。
        1、夸张肢体动作,生动角色形象
        根据中山戏剧社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我们经常会做一些表情和动作示范,再让学生来表演喜怒哀乐。比如起床到刷牙等一系类动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去创编动作,通过夸张化再一一演示给全体学生看。有些学生的行为举止当中透露出一种滑稽,让别人眼前一亮,不时传来阵阵笑声,总的大部分学生创编的动作都具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不仅没有脱离主题,还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不同性格特点的人的表情和动作,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表演欲,大大激发全体学生的兴趣。
        2、模仿说话方式,丰富角色语言
        同时,我们都知道语言对于角色的表现有很大的作用,一个人的性格特点除了从肢体语言体现,更多的是从他说话的方式中体现出来,为此我们大力加强戏剧社学生角色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2018年结合环保和南宁文化创作的校园剧《三只小猪》,里面有猪妈妈、三只不同性格的小猪、狼和其他小动物的角色。猪妈妈的贤惠、猪老大的单纯、目光短浅,猪老二的目光短浅、不懂找原因,老三聪明、肯干、有自己的想法,大灰狼的狡猾等等,角色的性格特点大部分都体现在各自语言上。戏剧社的成员都根据这些角色的特点模仿他们说话的方式,猪老三的低调、聪明、肯干,说话方式很肯定,不是自己想要的就不要,学生们每天都照着镜子去练习嘴型,特别是结合自己的特点加入一些元素,使得角色语言更丰富,各个角色更加形象化,大大提高学生们的表演欲望。
        二、借助多种手段,丰富艺术内涵
        校园剧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艺术化形式的内容之所以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震撼心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艺术作品与艺术化形式的内容容易触碰到人内心的思想情感,艺术作品体现的也正是内心情感和思想。校园剧教学策略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教学工作与艺术相结合具有合理性,事实证明校园剧策略结合艺术内容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在校园剧策略下,音乐、美术、视频、绘画等等各种各样的艺术化表现形式的内容都可以运用到其中。在舞台表演当中,音乐可以陶冶情操,舞蹈可以充实画面,一系列的艺术内容丰富学生思想情感,获得积极的体验。教师是校园剧活动的设计者,是校园剧的导演,教师应当主动探索形式内容的可用之处,并在教学活动当中运用音乐、舞蹈、美术等手段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我们可以发现,在校园剧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借鉴一些演唱会、舞台剧等形式的节目,将多个艺术门类的内容结合起来,以音乐促进表演、舞蹈活动的开展,以舞蹈表演更好地让学感受音乐的魅力。学生在舞台上伴随着音乐的旋律,投入到表演当中,自觉地从内心当中产生一种对于校园剧的热爱,这也就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艺术课程。如2017年结合唐诗三百首和赞美南宁的古诗创编的校园剧《唐诗里的智慧》,唐代张继的著名七绝《枫桥夜泊》配80年代的流行歌曲《涛声依旧》、孟郊离开家的典故配《游子吟》忧伤的背景音乐、古诗《广西南宁》配悠扬的《长歌行》的音乐等5种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融合说唱、舞蹈。特别是一段忧伤的音乐对孟郊离开家的感情发展变化进行了铺垫,一段激昂的音乐把这个剧推向高潮推动情节发展,让人情怀落地,使得整个剧更加丰富饱满。
        三、立足南宁地域,创编校园戏剧
        南宁市中山路小学中山戏剧社以学校独特的地理文化资源为着眼点,理清历史文化脉络,充分挖掘南宁的历史文化和人们内心深处的城市记忆,多层次、有针对性地将这些不可多得和复制的资源进行外显物化,传承地域传统文化,立足本土特色创编成校园戏剧,使其在传承和创新中开新花。戏剧社的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艺术素养,更重要的是更了解南宁这座城市,进而爱上这座城市。
        2016年改编自南宁四大小吃之一老友粉故事的校园剧《老友粉》,剧中老友粉的酸辣鲜香引出的老友情以及成员们的出色演绎,让观众们情怀落地,感动满满,恨不得马上跑去中山路吃上一碗最正宗的老友粉,感受老友情。2020年创编的《我们的根》也是融合老友粉的情和学校门口有着百年树龄的大榕树的特点进行创编,跌宕起伏的情境带领不同行业的人们一起寻找自己的根,坚守自己的初心。除此以外,我们还结合母亲河邕江的生态环境创编了《美丽南宁我们的家》《邕江外来入侵物种》的剧本;结合朋友圈最火的南宁好天气南宁蓝创编了环保剧《迟到的小燕子》和《空气的秘密》。这些都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去拾掇、发掘南宁文化,延续了城市记忆,并使其发挥教育功能的剧本,使我们的学生更了解南宁和热爱这座城市,也是对南宁城市文化的一种认同。
        四、凸显南宁文化,屡次荣获殊荣
        学生们经过不断的训练和努力,把这些融合南宁历史、地域文化资源、着力整合社区、社会资源,传承地域传统文化,立足本土特色的校园剧,圆满的呈现在南宁市民的眼前,屡获殊荣。学生们也使自己从小就能与自己所在的城市接地气,智慧也因为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和见识连接起来,也拓展了自己演唱、表演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现在,戏剧社毕业的学生讲过的故事我们仍在讲下去,而他们的经历也成了故事,岁月老了,听故事的人成了讲故事的人,讲故事的人成了故事里的人,而中山戏剧社依旧在演绎着南宁的故事。
        传统是源,创新是流,校园剧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推动教学工作改革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今后的校园剧教学,更要立足南宁地域文化特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指导,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细萍.浅谈小学校园剧的创演[J].学习方法报:教研版.2011(1227).
[2]武艺.浅议儿童剧的功能以及艺术类职业院校送剧到校园的积极意义[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3]李燕.浅谈童话剧中蕴含的五“美”元素[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