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祖辈家长育儿科学性,协同实现幼有善育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林丛丽
[导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是学校教育工作中重要的教育资源,家庭是学校的重要合作伙伴,而中国家庭中祖辈对家庭教育的介入,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祖辈家长成了幼儿教师日常沟通的主要对象,要让祖辈家长成为家园共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必须开拓和创新其参与幼儿园管理和活动的途径,以促进家园共同进步,助推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

深圳市光明区明安幼儿园 林丛丽   518107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是学校教育工作中重要的教育资源,家庭是学校的重要合作伙伴,而中国家庭中祖辈对家庭教育的介入,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祖辈家长成了幼儿教师日常沟通的主要对象,要让祖辈家长成为家园共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必须开拓和创新其参与幼儿园管理和活动的途径,以促进家园共同进步,助推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祖辈家长  隔代教育  家园合作
        一、什么是祖辈教育?
        祖辈教育,也被成为“隔代教育”。与父母对子女进行的亲子教育不同,隔代教育是在祖辈家长与孙辈之间进行的,是祖辈对孙辈在成长阶段发生影响的过程,也是祖辈与孙辈之间的一种双向互动。根据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祖辈教养在不同家庭中的力度也是不一样的。在有的家庭中,三代人住在一起,祖辈仅承担家庭的生活照料工作,并不担负教育的责任;有的祖辈在家庭中协助父辈承担一定的教育任务但不负主要责任;也有的祖辈,在幼儿的教育中负主要责任。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年轻的一代基于一些现实因素,对孩子的抚养与教育任务不得不交由祖辈家长,祖辈教育逐渐成为城市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本文以深圳市光明区明安幼儿园为例,所述的是祖辈与孙辈生活在一起,并对孙辈担负一定教育责任的祖辈家长。
        二、祖辈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幼儿在家庭中的生活经历、形成的行为习惯等对其一生都具有重要作用。祖辈教育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家庭教养方式,他们直接和幼儿接触,对幼儿将产生直接影响。
        正面影响:一是祖辈家长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获得更多来自家庭的关爱,在爱的滋养下成长,培养幼儿的家庭意识;二是祖辈家长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丰富经验,对孩子在不同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处理,是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和处理孩子教育问题的宝贵财富;三是祖辈对孙辈更为有耐心和包容,“隔代亲”有利于两代人建立融洽的感情;四是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年轻父母为生计奔波,退休父母协助教养孩子,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家庭分工较为合理化。
        负面影响:一是祖辈大多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教育观念相对而言较为落后,欠缺科学性;二是祖辈家长对幼儿年龄、生理特点不过了解,可能会忽视孩子的天性,错失孩子学习发展的关键期,对孩子的探索性及创造性行为不能进行有效引导,甚至为了其他因素而加以干涉和阻止。三是容易溺爱,不注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包办代替幼儿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利于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三、家园共育中提高祖辈教育能力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压力剧增,养育孩子各方面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城市的快节奏和生活压力,让当下大部分的年轻人放弃了生育二胎的念头。当下大多数的家庭结构呈现出典型的“4+2”模式,即四个祖辈和两个父母围着一个孩子转,把全部的精力和疼爱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据《新闻周刊》2004年报道中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祖辈长大的。根据每日接送幼儿的数据统计,60%以上为祖辈家长。由此可见,孩子一天内接触最多的就是祖辈和老师,所以祖辈的育儿观念和方法,将对幼儿产生直接影响。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他说:“一切教育都是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它不断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那么,如何充分发挥祖辈教育的优势,让祖辈家长践行杜威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让祖辈家长有能力捕捉到生活中的一次次教育机会,把转瞬即逝的具有教育价值的事情,融会贯通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是值得我们深究的一件大事,让越来越多的祖辈家长谙熟科学育儿的理念,让他们成为家园共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在教育孩子这件伟大的事情上,同心同行,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四、家园共育中祖辈家长工作存在的问题
        1.祖辈家长与老师沟通存在障碍。一是祖辈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不够。在大多数祖辈家长的认知里,幼儿园的责任是照看孩子,他们更多的是关心孩子的饮食和生活,沟通内容不够全面;二是大多数老师与家长沟通时处于权威地位,祖辈家长被动地接受信息,较少有机会与老师处于平等的位置交流;三是老师与祖辈家长的沟通缺乏技巧,这也是产生沟通障碍的重要原因,教师缺少语言表达技巧,或者不注重交流的时间和当下的氛围,这些都对沟通效果造成直接影响。
        2.部分工作无法得到祖辈家长的理解。很多祖辈家长整天忙于家务和接送孩子,无暇顾及幼儿园布置的教育任务,导致家园合作的效率偏低。由于祖辈家长无法理解开展某些活动时需要幼儿及家长配合完成的过程性工作,被误认为是幼儿园推卸责任,间接影响活动的正常开展。



        3.家园合作的模式单一。老师与祖辈家长的互动仅停留在接送孩子期间,未能进行深入交流。另外,祖辈家长在参加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较低,在活动中也跟老师保持距离,被动服从活动安排,使活动的体验感和效果较差。
        五、优化祖辈家长参与家园共育的方式和策略
        1.开设祖辈学堂,树立正确的教养理念
        因祖辈家长的思想观念陈旧,知识老化,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沿袭老一套,针对祖辈家长的一些认知误区,我们以开设祖辈学堂的形式,结合中老年人的特点,定期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和专家,利用表演法、游戏法、情景式、故事法等,以生动、巧妙、具有说服力的方式,向祖辈家长传播科学的教养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养理念,不断提升祖辈教养质量。
        2.畅通与祖辈沟通的渠道,在交流中促进理解与支持
        我们要畅通各种形式多样的沟通渠道,如日常交流、上门访谈、提前约谈、线上解疑答惑、园长接待日、祖辈教育咨询台等,在交流中,面对不同性格、职业、文化水平的祖辈家长,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交流中加深理解和支持,实现有效沟通。
        3.传递“生活即教育”理念,保持家园共育的一致性
        很多祖辈家长把生活和教育完全割裂开来,他们认为幼儿在园的吃喝拉撒睡等生活环节不需要教育,只需要老师把幼儿照顾好就可以了。因此,要适时适度地向祖辈家长宣传“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例如,饮食习惯不仅关系到幼儿的健康与营养,还关系到幼儿的自理和独立能力。教师可根据祖辈家长的教养实例,设立“教您一招”宣传板报,帮助家长掌握“养中有教、教中有养”的正确观念与方法,保持家园共育的一致性。
        4.开展祖辈沙龙研讨,拓展教育视野
        为了使沙龙研讨取得实效,在开展活动前需谋划本次沙龙研讨的主题,如饮食习惯、孩子性格、孩子间的矛盾冲突等,通过祖辈家长间的讨论、辩论,在意见交流后形成处理此类事件的新方法,为祖辈家长群体交流育儿经验与困惑搭建平台,拓宽教育视野。
        5.利用教育实例,分享教育方法
        教师通过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教育实例,向祖辈家长传授培养幼儿独立性的具体操作方法,这样能有效避免家长只在观念上到位、在方法上不到位的问题。针对祖辈家长易溺爱幼儿、对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包干代替的问题,教师要鼓励祖辈家长对幼儿实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尽管幼儿做得不是那么好,也要坚持让幼儿自己动手做事。教师要向家长传授方法及经验,在幼儿觉得自己无法完成某项事情的时候,通过启发,让幼儿“试一试”“想一想”,不要代替幼儿动手动脑,视幼儿为成长的主人,家园共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6.鼓励积极参与,在合作中促进共同成长
        合作伙伴关系的价值取向,即重视家长的参与,以及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承担孩子的教养责任。对于祖辈家长来说,只有积极主动参与,亲历其境,才能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积极配合。为拓宽家园合作的途径,一是健全制度和组织,让祖辈家长也参与到幼儿园管理中来,成立祖辈家委会、祖辈护卫队等,让祖辈家长也为幼儿园的发展筹谋划策,为幼儿的安全保驾护航;二是合理利用祖辈家长资源,创新家园共育新举措。幼儿园可邀请有相关经验或学识背景的祖辈家长来园开展助教、体验活动,如邀请擅长跳舞的奶奶来园协助教学,请老中医爷爷来园带领孩子们学习神奇的中草药,邀请有革命背景的爷爷来园讲述革命传统故事,让孩子们了解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革命精神;邀请富有种植经验的婆婆来园协助管理班级种植角,一起照顾花花草草等;这些体验式的活动能进一步增进家园间的了解,促进双方共同进步。三是举办关爱祖辈日。在特定的传统节日,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祖辈的关心和关爱。祖辈家长积极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可进一步与祖辈家长群体联合做好育儿工作。
        祖辈对家庭教育的介入,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虽然在祖辈教养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教育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要寻找教育孩子的平衡点。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需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祖辈家长作为家庭的重要一员,作为协助家庭教育的重要帮手以及家园共育的重要纽带,我们应不断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优化和拓宽祖辈家长群体参与幼儿园管理及活动的途径,让祖辈家长成为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使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季旭萍.让祖辈家长成为家园合作的驱动力——浅析幼儿园祖辈家长工作的方式和策略
[2]杨洁.应对祖辈教养负面因素幼儿园补偿教育探析——以常州市机关幼儿园为例
[3]李洪曾.祖辈主要教养人的特点与隔代教育
[4]庞怪.爱之有道,助力幼儿健康成长——浅谈祖辈教育对幼儿的影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