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研学旅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6月   作者:梁敏
[导读] 爱国情感已经逐渐成为当今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目标。并且很多学校也在设计研学旅行的活动中也融入了爱国教育,旨在能够砸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但是由于学校组织研学旅行活动的经验较少,无法创造性地融合爱国教育,为此在今后的研学旅行过程中,应当以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为切入点,对旅行设计进行改革,实现爱国教育的目的。

单位:鹤壁市湘江小学   梁敏   邮编:458030

摘要:爱国情感已经逐渐成为当今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目标。并且很多学校也在设计研学旅行的活动中也融入了爱国教育,旨在能够砸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但是由于学校组织研学旅行活动的经验较少,无法创造性地融合爱国教育,为此在今后的研学旅行过程中,应当以激发学生爱国情感为切入点,对旅行设计进行改革,实现爱国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研学旅行;学生;爱国情感
        引言:在现代教育体制下,爱国教育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教学思想,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可全面突出学科教学的教书、育人价值,使得工具性作用与人文性作用统一起来,便于学生真正实现全面进步。为此,学校语文教师便要积极利用研学旅行来培养与优化学生的爱国情感,以便切实推进学生的现实发展,让学生终身受益。
        一、研学旅行实践现状分析
        首先,研学旅行的活动内容较为空泛,针对性不强。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一些学校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其中就包括研学旅行。从开展的实践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和教师的认可和喜欢,但是其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是不能回避和忽视的,其中一些研学旅行活动在内容方面比较的空泛,缺少一定的针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活动的内容比较单一,选择性不高。其二,活动时间比较有限,不能带给学生完美的体验。
        其次,研学旅行活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学生的人身安全难以充分保障。在教育阶段,学校经常会组织中高年级的学生参与到研学旅行当中,但是学校生的年龄普遍较小,认知能力比较有限,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安全防护意识方面都比较薄弱,令家长和教师存在学生安全方面的担忧。如果研学旅行过程中的安全保障落实不到位,在学生的衣食住行方面都可能存在安全问题,学生家长很难放心的将自己的孩子交到学校的手中,参与研学旅行。
        二、利用研学旅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重要性分析
        研学旅行是指学校根据本地资源,学校特色与师生特点所组织了集体化、团队性的研究性旅行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近自然、走入社会,不断加深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的感受,切实丰富学生的社会性经验,便于学生真正实现学习进步。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面临丰富的语言交流、自主与合作学习活动,而且还能通过研学体验形成良好的公共道德,是发展学生爱国教育的好方法。因此,学校语文教师要积极利用研学旅行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学生接触的特别少。文化基础主要强调各个领域的文化知识和一些必备技能;自主发展则是希望学生能自我管理、自律性较强;社会参与是要求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能够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国家栋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势在必得,同时也是关键。学生在文化基础这一方面表现的较好,但是剩余二者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所以,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前提下,特别是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这两方面。要让学生提升自身的价值,提高自己的生存技能,在实践过程中和创造过程中找到自我,在研学旅行中能真正使学生有所收获。



        三、优化研学旅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策略探讨
        (一)以研学旅行培养学生自发爱国情感
        培养学生自觉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语文爱国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研学旅行所特有的一种素养要求,是保证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切实优化学生爱国教育的基本素养要求。因此,在研学旅行中,教师要积极丰富师生、生生沟通与交往活动,全面优化学生的爱国情感,保证爱国教育可以对学生的现实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就如在一次关于探寻本地红色资源的研学旅行中,教师就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将自己在研学旅行中的有关爱国教育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为此,教师引入了跨学科教学理念,即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记录研学旅行的经过,如写生、拍照或者是写日记等等,但是最终学生要以口语演讲的形式来呈现自己在本次研学旅行中的见闻,以充满感情、精确、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二)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研学旅行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提前公布教学任务,学生需要围绕这一爱国主义精神主题来开展探究活动。所以在为学生设置了教学任务以后,教师要对研究过程加以监督,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也可以确保研学旅行的有效性。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要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以及学习上的优势,在所有人的帮助下,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研学旅行的最终目的地是学生探究知识的重要地点,此时可以进行详细的讨论,通过共同协作,开展合作学习,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进行有效研讨。研学旅行中,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有所不同,想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也不一样。研学旅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让学生有了真实的学习体验,这样获得的知识更深刻,爱国教育意义得以充分体现。
        (三)有效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和旅游资源
        学校带领学生参与到研学旅行当中,一定要充分的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和旅游资源,挖掘本地的特色,注重文化的传承,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物,对学生的触动越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研学旅行的育人功能。学校的研学旅行的目的地选择方面,一定要慎重,尽量选择一些风景宜人、文化底蕴浓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或者具有地域标志性的建筑所在地,这样的地方,不仅能体现出了本地的文化特色,同时也更能激发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情怀,对他们的爱国教育更富成效。有效的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和旅游资源,对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教学,不管是对国家的未来建设,还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都是有益的。
        结束语
        在教育过程中,依照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论教学,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研学旅游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创新式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到一些具有教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比较有特色的地方,让学生学习和领略爱国教育的重要性,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将课堂所学和实践见闻相融合,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东晖,许国威,张玉梅.依托红色乡土资源开发研学课程的实践研究[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06):187-189.
[2]陈慧芳.融入“家国情怀”的研学旅行开发与实践探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23):74-76.
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利用研学旅行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研究》(课题编号:JCJYB19260638)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